作者:牛油果
江舟回过神来,看着他的神情暗笑,如他所愿恭维了一句:“梅大人果然是难得的俊才,看来再过不久,大儒在望了。”
梅清臣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线:“呵呵呵,不敢不敢。”
舒服了……
江舟又说道:“再过不久,便是秋闱之日,梅大人是科举的前辈,江某想问问,可有什么法子,能不经县、郡、州的院试,直接考解试?”
梅清臣一怔:“怎么?江大人难道想赴今年解试?”
“这是何苦?江大人得陛下亲赐同秀衣郎出身,虽不是进士,却已官至五品,即便高中一甲前三,最多也不过是封个从六品罢了。”
他以为江舟是对自己的“出身”太低不满,想要在今年的科举中搏个功名。
不止是他,一旁的林疏疏也是这么认为的。
有些不满地道:“没看出来,你这家伙还真是个官迷?”
鄙视链是无处不在的。
大稷文官看不起任何“文盲”,仙门修士也一样看不起他们这些追逐功名俗利的“鹰犬”。
江舟笑道:“我确是有心去试试,虽然我才疏学浅,但是苦读多年,也想趁此机会,试试自己的斤两。”
事实自然不是。
他只是为“钟馗”打听的。
秋闱在即,他又恰恰在这时找到了李通达的下落,这是最好的机会。
若是可以,他不想再等三年。
夜长梦多,谁知道三年之年,李通达的尸体还能不能保鲜?
不过他却不能说出来。
只好用自己做幌子。
江舟说着,又“腼腆”一笑:“不过此前的院试,却是错过了时机,若是待来年再逐一去考,未免耗时,如今秋闱将近,便想着看看有没有法子,能省了许多麻烦。”
“……”
除了曲轻罗很少见地翻了个白眼。
其他人也没什么想法。
江舟这样也是人之常情,走捷径嘛。
科举之试,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即便真的有才,从县试一步步考上来,也真未必能考过。
多少俊杰,只三道院试,便蹉跎十数年甚至大半生。
不过曲轻罗却是最了解江舟之人。
在她看来,江舟的“才华”是她生平仅见。
区区院试,又算得了什么?
倒是她这难得一见的儿女之态,让其他人一时看呆了。
梅清臣也是晃了晃神,才借着沉吟思索掩饰过来。
半晌才道:“寻常人要想不经院试,直接赴解试,是千难万难。”
“不过,若是江大人你,倒不是没有可能。”
江舟忙道:“还请指教?”
梅清臣抚须道:“本来科举为天下至公之选,人人皆应遵循成例,不过这天下事谁又说得清楚?未免野有遗贤,也非无破例之法,”
“我朝便有恩荫、举荐两法。”
“这恩荫嘛,自然是凭先代功勋荫及,或是出身名门高第,自有名额荫补,”
“至于举荐,就要有当朝三品以上大员,或是当世大儒,亲为举荐,便可免去三道院试了。”
“江大人若想赴今岁解试,何不求一求东阳先生?”
梅清臣说着,一瞬不瞬地盯着江舟看。
无论是恩荫,还是举荐,那都不是那么轻易的。
不是至亲之人,也无法恩荫。
而举荐之法,也是要冒着不小的风险。
首先是于名望有损,其次这被举荐之人若出了半点差错,连带举荐他的人都是要受到波及的。
若是江舟真的去求李东阳,而李东阳也肯为他破这个例,便证明江舟在这位当朝太宰心里,那绝对是亲儿子一般的待遇了。
“原来如此……”
江舟接下来却没有什么表示,也没有说会不会去求李东阳。
但他心中算是有个底了。
他认识的大儒虽然不多,但以他如今的身份,找一两个肯为他举荐的,应该不算难吧?
“多谢梅大人相告,那个……这前那桩掠童案,除却监天司外,江都阴司恐怕也有牵扯,江某还要赶去查探,就不送梅大人了。”
“??”
梅清臣一脸懵。
你怎么过河拆桥呢?还拆得这么快?
话才说完就赶人,用完了就扔,那还罢了。
你能不能别吓本官!
江都阴司!?
随江舟上不浊峰的那些巡妖卫早就押着丹华真君回肃靖司,还引起不小的动静。
梅清臣对不浊峰上发生的事自然早已了解。
知道江舟说过这句话。
不过……
你还真要去?!
那不是场面话么!
第512章 关门阻路
南、阳两州阴世交界之处,一座鬼关耸立。
两个身着大红官衣的城隍一上一下,峙立相视。
鬼关城头处,是江都城隍。
下方一片灰惨惨雾气绵延百里,点点惨绿鬼火于其中闪烁不定。
为首便是南州城隍柳权。
他得江舟之令,率领麾下十万鬼兵,本欲长驱直入阳州阴世地界。
却不想那江都城隍竟紧闭关门,任由他苦劝喝骂,就是不肯开关放他过去。
“老儿,你可要想清楚,今日阻我,会是什么后果?”
江都城隍面目冷淡,闻言双眼眯起:“柳老儿,我看要想清楚的是你。”
“各地城隍,皆有职司辖地,无上敕不得越雷池一步,你带着这么多人,到我鬼门关下,莫非是想叩关不成?,你怕不是失心疯了?”
柳权气得胡子上卷,抬着盯着江都城隍,目泛寒光:“老儿,本神上次跟你说的话,你是聋了听不见?还是老糊涂了记不住好言?”
“你知不知道你在与何人作对?”
江都城隍目光微微闪动,似有犹豫之色。
他自然记得,之前柳权已经和他提过几次。
这个柳权,以前不过是一个偏远州界的城隍罢了,虽然位业与他相当,实质却是天差地远。
二人这间虽有交情,却是以他为尊。
柳权这老儿在他面前可从来没敢大声说过话。
如今不仅说话底气粗得很,竟还敢接二连三地率领鬼兵来叩关。
更令他心惊的是,南州城隍司近来的发展速度,简直可以说是膨胀。
十万阴兵,就算是他江都城隍司,也很难凑得出来。
这柳老儿竟轻而易举就能拉出来。
而且看这股气息,还不是简单的阴兵。
如此强盛之兵,祂也只在阴世寥寥几个大鬼王麾下见过几分。
但与眼前阴兵相比,却是凶煞有余,神威难及。
放到人间,那就是朝廷正规军与民间乌合之众的差别。
这一切的变化,似乎都跟柳权嘴里时常挂着的“少师”有关。
有关柳权嘴里的这位“少师”,祂虽听在耳中,心中却仍是存疑。
因为柳权说的太过耸人听闻,令人难以置信。
这天地间除了人皇能敕封神灵,还有谁有这本事?
不,这已经不是本不本事了。
这是天地所赋予的权柄。
是人道与天地的感应,是大势所向。
本非人力可及。
江都城隍相信那位“少师”应当是大有来头的,否则也不可能让柳权甘为其驱使。
但对于柳权所说的一些夸张、耸人听闻之事,祂更倾向于,柳权是在替其主子张目吹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