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第295章

作者:森外

“你去看看,上热搜啦。”

就这屁大的事情上了热搜?

俞冬青挂掉电话,打开网页,果然“俞冬青要重拍《调音师》”冲上热搜!

这纯粹是造谣!

俞冬青又好气又好笑。

可没想到许多人都相信,俞冬青的电话响个不停,有问要不要投资,有推荐演员的,连老丈人明翰文最后也问此事。

您老凑什么热闹啊。

明翰文告诉他,说他几个朋友无意间看了这部短片,觉得很意思,只不过影片时间太短,里面许多情节没有展开觉得不过瘾。

“冬青,我觉得挺有意思,你反正一天闲着没事就拍拍嘛。”明翰文在电话里说道。

我一天闲的没事?!

俞冬青很是无语,不过好像最近确实也没什么事。

也没写歌,也没和几个哥们出去演唱。

老丈人也要建议拍,俞冬青想了想就打电话给明媚,看她有没有这个意思。

“我重新给你写剧本,你拍怎么样?”

“我也想啊,可是我现在没时间。”明媚回答道:“我正在忙着拍另一部电影没时间啊,姐夫,你就自己拍嘛,如果需要的话,等我圣诞节放假回来的话,客串个角色。”

难道真让自己拍?

第366章 会不会成注水猪肉?

其实这部微电影印度导演翻拍过,成本也不算高,大约450万美元也就人民币3000万左右。

在印度本土票房也不高,只有1500万美元。据说当时从引进到国内上映也就一个月时间,根本没来得及宣传,同期上映的有《反贪风暴4》和《雷霆沙赞》这样的中外商业大片,业内并不看好。

但出乎意料的是却非常受欢迎,票房高达3.2亿人民币。在中国票房属于第3高印度电影,仅次于阿米尔汗神作,《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

虽然是根据原来的微电影改变,但是剧情扑朔迷离,反转再反转,让观众大呼过瘾。艺术性也不差,曾经获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

在原来那个时空,俞冬青曾经刷了好几遍这部电影。

俞冬青琢磨着,如果自己重拍,成本估计不会有这么高,如果借着微电影这股东风,宣传得当票房或许还能更高。

要不就试试?

拍电影是件很麻烦的事,俞冬青一个人不可能单打独斗,首先要有一位优秀的制片人,自己可以省去好多力气。

他想到了李万。

李万曾经做过《老师,您好》以及明媚拍的《少年的你》等影片的制片人,在圈内也是资深人士,和俞冬青算是朋友,找他合作也比较愉快。

其实,李万早先已经打电话给俞冬青,问过他是否重拍《调音师》,他可以做制片人,俞冬青当时没打算拍也就婉拒。

当俞冬青打电话过去给李万时候,对方笑道:“我就知道你要重拍!你就写剧本、好好拍,至于影片立项、筹备剧组、拉投资……乱七八糟的事情都交给我!”

“我先声明一点啊,演员的事我说了算!还有具体拍摄过程你也不能插手!

“行,行,我知道,我绝对不干涉你拍片中任何事情,行了吧?”

“还有,资金你也不用找了,由我的工作室全部投资。”俞冬青又补充了句。

没想到李万不同意。

“那可不行,我的工作室多少也要投资点……你吃肉要让我喝点汤吧?”

“瞧你说的,你就不担心投资亏了,血本无归?”俞冬青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

李万在电话里哈哈大笑:“亏?你都不怕我怕啥?如果血亏,我也认了!”

呵?

当然选择俞冬青剧本还没写出,无法进行成本预算,投资的事情暂且放到后面。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写剧本。

“冬青,你要抓紧时间啊,我现在就去给你筹备剧组,咱们争取在春节黄金档上演!”

卧槽!

连剧本还没有,你小子就琢磨什么开始上演了?

双方又在电话里商量了一些细节,具体合作协议当然由双方工作室正式签署。

俞冬青准备重拍那部《调音师》了,不再是微电影而是一部商业大片!

这个消息在两家工作室的官方微博上同时发布,顿时引起网友们的关注。

毕竟那部微电影的精彩程度许多人都有目共睹。

有人纷纷叫好,希望能拍出比那部微电影更好看的片子,让大家过过瘾,但也有人担心。

此电影以悬疑惊悚为主,但微电影已经把整个故事情节交代的非常清楚,如果重拍是不是会不会拍成注水猪肉?

马凯就是抱着这样的疑惑。

马凯是一个职业影评人,一个自媒体从业者,他的影评专栏非常受欢迎,上百万的粉丝是影视圈里的大V。

他非常喜欢看俞冬青拍的那部微电影《调音师》,为此还专门写了好几篇影评,从结果、细节解析这部电影,点击量挺高。

现在听到俞冬青决定重拍这部电影,高兴之余,也提出自己的忧虑:将一部只有13分钟的微电影现在拉长到两个小时左右,不论结构、剧情都要重新设计,会不会出现注水嫌疑?

毕竟,俞冬青只是一位著名的歌手音乐人,优秀的编剧,但只拍过两部微电影根本没有执导商业电影的经验!

马凯在自己的微博上还@过俞冬青。

不过俞冬青没理会。

此时的俞冬青正在自己办公室里和李万在讨论剧本的事。

国庆节刚过,俞冬青就打电话李万,说剧本已经写好,到自己的办公室来商量商量。

“这么快?”李万感到非常惊讶:“我还以为你至少需要十天半月吧?”

“你不是说要在春节黄金档上演吗?我可是整个假期没日没夜的写,没休息啊。”俞冬青开起玩笑来。

“辛苦,辛苦。”李万听了大受感动。

哪里知道,俞冬青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写好而已,情节上基本没动,只不过本土化以及修改了一些不太符合国内现实的内容。

故事就发生在燕京。

现在,李万就坐在沙发上专心看着剧本。

很厚,十多页纸页将近四万字,李万足足用了两个小时才看了一遍。

俞冬青悠闲喝着茶。

“怎么样?提提意见。”俞冬青看对方放下剧本,笑着问道。

李万却说道:“说实在冬青,当时和你们签署了协议后我很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你写的剧本成了注水猪肉。”李万倒也很坦诚:“就如那个叫马凯的自媒体人说的那样。”

“你说马凯?他曾经@过我,我没理他。”俞冬青微微一笑:“那你现在认为呢?”

“改动幅度非常大,除来影片的创意基本相同,但故事几乎是全新的!”李万有些激动。

“内容扩充了,但情节的悬疑色彩并没有冲淡,里面竟有这么多的翻转情节!还多了些黑色幽默和对人性的探讨……商业性并没有冲淡原来微电影中的艺术性!”

“剧本确定下来,那我们就可以继续下一步喽?”俞冬青又说道。

“好!我去做预算,对了,演员的事特别是主演赶紧落实,片酬牵扯到整个影片的成本。”李万提醒了句。

“女主我已经确定,就是出演《少年的你》那个叶晓敏。”

“她?演技是不错,可以出演这部片的女一号李萌。”李万立刻同意,突然他想到什么:“冬青,那个煤老板是不是找过你?你该不会让他投资吧?我说过的,我的工作室也要投资的!”

“是找过我。”俞冬青就把张龙文找他情况简单说了一遍:“我只答应让叶晓敏出演女一号。”

“那就好!男一号你也抓紧,搞定这两个主演,其余的就好说。”

女一号已经确定,现在就是寻找男一号的演员。

第367章 就你长的这模样,竟然还是演员?!

自从俞冬青网上公开海选主要演员,前来试镜的人挺多,特别是男一号,但是有名气的演员并不多。

因为,剧组给出的片酬并不高。

按照俞冬青的意思,整个影片成本不要超过2000万,那么整个演员片酬这部分不会超过800万。

作为女一号的叶晓敏,片酬给240万,按照这个价码请男一号,别说请不来一线演员,连二线演员也没几个愿意来。

俞冬青试镜了好几个圈内也算有稍有名气的男演员,但都不满意。

其他几位主要演员都确定下,张扬也自告奋勇出演了个重要的配角,在电影中饰演剧中的过期明星而转行成的房地产老板,剧中是大腹便便的样子很符合他的形象和气质。

现在唯独是男一号没有确定下来。

这天,俞冬青在在自己的工作室又试镜了两个男演员但依旧感到失望,休息期间就回自己的办公室喝茶,看别人表演也累啊。

杨柳走了进来。

看他这样子,轻轻说道“俞老师,实在不行还是让小西主演吧?”

俞冬青摇摇头:“我说过,小西的形象和气质不符合剧中人物,他气质有些孤傲,我需要的是有点幽默感的演员,再说了,年龄也偏小。”

杨柳听了点点头,不再说话。

她一直想让顾小西饰演男主,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但俞冬青不答应,不过让赵雅雯出演女二,电影中那个傻白甜的角色。

角色挑演员而不是演员定角色。

“杨柳,你忙你的去吧,我没事。”俞冬青又说道。

“好的。”杨柳退了出去,轻轻关上办公室的门。

俞冬青端茶杯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