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森外
“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哎呦……冬青,挺应景嘛,简直就成大作家了。”张扬听了开起玩笑。
“是啊,冬青。”杜辉也合上书,看着坐在对面窗边的俞冬青:“感觉好像是一本小说的开头。”
没错。
是一本小说的开头。
原来那个时空里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描写的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俞冬青当然不会说这些,只是说在网上看过的一本小说的开头,觉得很惊艳就记下来。
“我以为是你写的呢。”张扬说道。
“我可没那个本事。”
“你不是写了本童话《绿野仙踪》吗?”张扬反问。
的确是。
那还是前年的事,夏云星的老爸也就是盛世图书老总夏春秋让他根据所讲的故事写的,一度成为年度少儿文学的畅销书。
本来还有一本《功夫熊猫》,但俞冬青迟迟不动笔,夏春秋也拿他没办法。
几人正聊着,突然听到刘益民喊了声:“哥们!快到冯沛的老家了!”
“益民,我来开。”俞冬青说道。
他去过冯沛的老家,路比较熟。
两人换了位置,俞冬青开车离开省道,拐进一条县道继续向大山里驶去,又走了大约十来分钟,俞冬青指着前面那座山坳:“翻过去就到了冯沛的老家了。”
路是水泥路虽然有些窄,但房车能勉强开过去,俞冬青也开的也比较慢,主要是安全,现在雪越下越大,漫天风雪,视野很不好。
“快看,梁上站着一个人!”张扬指着窗外说道。
俞冬青仔细看了看,果然在梁上站着一个男人。
“是冯沛!”俞冬青看着风雪中模模糊糊的身影,喊道。
果然,梁上的男人也看到在风雪中行驶的房车,挥了挥手臂,沿着水泥路朝下走来。
果然是冯沛,穿着一件蓝色羽绒服身上都是雪。
俞冬青在他身边停下车,赶紧让他上来。
“这么冷的天,你站在梁上也不怕冻感冒?”俞冬青问道。
冯沛拍了拍身上的雪,笑道:“我怕你们找不到路,估摸着时间出来接你们,没想到你们来的迟。”
“主要是雪太大不敢开快,你们这雪可真大。”
“倒春寒嘛……往常春天也没这么大雪的。”
车辆启动继续行走,翻过山梁就看到一个小村庄——冯沛的老家后沟村到了。
冯沛的家就在村边,俞冬青直接开车到院子里。听到外面汽车声,窑洞门开了,冯沛的父母笑呵呵出来迎接。
俞冬青他们下了车赶紧招呼,提着从银川买来的大大小小礼品跟着进了窑洞。
外面冷,但窑洞里很暖和,里面是一张大炕,炕上还摆着一张桌子。
“来,上炕,上炕。”冯沛的老爸裹着秦北人最常见的白色毛巾,笑着招呼。
众人也不客气,脱掉外套和鞋子,上了炕,围坐在桌子周围。
没过多长时间,冯沛的老妈就端来一盘盘菜。
包头肉、油泼老豆腐、麻辣羊蹄、鸡蛋耙漏粉……全部都是秦北风味的特色美食,当然少不了酒——一十年西风。
几人赶了大半天路,也饿了,看见这么多好吃的,也就不客气,大口吃菜大口吃肉,好不快活。
吃完饭,大家都闲聊起来。
“冬青,我在网上看了你们昨天晚上在音乐节上的演出,那首《高级动物》简直绝了。”
“网上开骂的可不少。”张扬笑道。
“当初冬青写出这首歌,给我们看的时候,我们估计就会有不少争议。”刘益民也插话进来。
“不过我们经过讨论,决定还是唱这首歌。”
“呵呵,如果不发表出来,简直就是摇滚的一大损失,歌词写的实在太好。”
是啊,真好。
在那个时空,俞冬青看到这段歌词也是不由得震撼,看到在红馆表演的那段视频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时候窦唯还年轻,一身西装,翩翩美男子。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众人又聊起别的,各自的生活,上学时候糗事,一直到半夜才各自回去睡觉。
俞冬青他们自然还是睡在车上。
第二天早上雪虽然小了,但天气依旧阴霾,北方呼呼的吹着,乡村的道路被大雪封盖,冯沛本来想带着他们去附近景点转转,看这样子道路不行,也没法去。
“哥们,没法子,就这条件。”冯沛表示歉意。
“没事,反正我们也是闲着来逛逛。”杜辉说着,突然提起想到冯沛教书的学校看看。
“你这个教授,是不是上课的瘾犯了?”张扬听了大笑,不过还是同意。
冯沛教书的初中在镇上,距离他们村不算远,大家也没开车就这么说说笑笑向学校方向走去。
进了校园,正是下课时间,学生在外面在嬉戏打闹,看到冯沛和个中年男人过来,立刻变得规规矩矩,一个个“冯校长、冯校长”问好。
“看学校教学楼就有两栋,但学生不多啊。”张扬发现一个问题,随口问道。
第380章 来一场校园演唱会
冯沛笑道:“这教学楼是十年前修的,那时候学生还比较多,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到县城去读书,所以好多教室就空了,没办法,还在这里上学的好多都是父母打工,爷爷奶奶照顾,有一定经济能力的都转到县城上学,毕竟那里的教学质量高,老师配备齐全,最起码有人上音乐课吧。”
“不会吧?竟然不上音乐课?”杜辉听到感到诧异。
“去年分来一个,没呆多长时间就走了,条件不好而且工资不高,没有上升空间,你说咋能留住人?”说到最后,冯沛也叹了口气。
“冯沛,你可以教教嘛。”张扬开起玩笑。
“我一个人也不可能将所有班级的音乐课都带上吧?毕竟校长杂事很多。”
这倒也是。
几人边走边聊来到学校后面的操场,面积倒挺大,竟然中间部分竟然铺着塑胶。篮球场、足球场一应俱全,最前面还有一个主席台。
“冯沛,你们学校的硬件设施不错嘛。”俞冬青说道。
“这几年,国家对乡村教育投入不少,花大力气改善设施,可问题是,学生却没了,哎……“冯沛叹口气。
主席台上,有两个老师正搭着梯子拆掉主席台前挂着的横幅,旁边几个学生在帮忙。
“刚举办了活动?”刘益民随口问道。
“嗨……县上组织了一个活动,邀请我们市几个挺有名气的民歌歌手开展民歌进校园活动,本来明天轮到我们学校,结果天气太冷取消了。”冯沛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
张扬突然想到什么:“哥们,我有个好主意,反正这天也没法到处逛,干脆我们就在这学校里举办一场演出怎么样?活跃校园文艺生活!”
张扬只是说说,没想到冯沛倒挺赞成。
“可以啊,学校也没啥文艺活动,没老师啥都搞不起来。明天是周末,他们不来你们搞!!”
大家当然没有什么异议,反正大家闲着,给孩子搞一场免费演出也挺有意义。
车上乐器都齐全,只需要个舞台和麦克风播音器就行。
还是杜辉想得多点,他问道:“冯沛,我们唱歌无所谓,但你让乐队进校园,你不向县上文教局报备下?”
“报备?算了吧?我担心这一报备,你不是给领导出难题吗?批吧?担心安全什么,会不会出事?不批吧?这也算是活跃校园生活吧?
所以,干脆不说最好。”
“呵呵……果然还是体制内的人,深得其精髓。”大伙听了笑起来。
有了目标,大家都忙碌起来。
中午回到冯沛家吃中午饭,俞冬青他们四个商量明天要演出的歌曲,冯沛又到学校召开校领导短会,说了自己的想法。
班子成员听了一个个目瞪口呆。
那个几个唱民歌的不来了,结果来了个唱民谣的?
乐队是大名鼎鼎的青芒履,不是什么野鸡乐队,又是校长的同学,这来历当很正经。
只是,县文教局会同意吗?
出了事故怎么办?
不过看到冯沛一副执着的样子,大家也没多说啥。
反正出了事,由正头顶着呗。
当然还有个问题。原来民歌进校园活动,是人家歌手自带的音响功放,可青芒履乐队刚从银川过来,乐器都有但没有音响功放!
“就用咱们学校自己的!”冯沛立刻做出决定。
“冯校长,咱们学校那玩意都是老土,音质比较差,能行吗?人家可都是专业的!”办公室主任问道。
冯沛听了沉思了下:“我打电话问问。”
冯沛出了办公室,拨通俞冬青的电话说明情况,俞冬青笑着说没关系,至于学生们爱听,大家开心就好。
“想当初我们在学校也用的音响功放也是破烂货,大家不照样听得津津有味吗?”俞冬青回答道。
“那好,我们就去准备!”
冯沛在学校组织人员布置会场,俞冬青他们当然也不会闲着,虽然只是一场面对学生的演出,但也要好好准备。
首先选歌,然后进行排练,地方就选择冯沛家的院子里,四人将乐搬下车,就在院子里练习起来。
天气虽然有些冷,不过大伙排练的还挺认真,乐器和歌声很快吸引了村里的小孩,都跑过来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