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森外
让我写完整?
老娘如果能把这么好的曲子续写完整,还坐在这里?
早就开个工作室自己去玩了!
不过罗芸可是见过世面的人,对于大伙的起哄一面笑语盈盈,嘴里打着哈哈,一面目光却瞄向正在自己工作间里埋头干活的俞冬青。
要写完整?
找他呀……
方劲松注意到罗芸的目光,看她不时瞄向俞冬青,却会错意,以为是想叫板对方。
要知道前几天俞冬青也写了一首爆款配乐《小刀会序曲》!
他也很想听听俞冬青对此的评价,于是笑着对俞冬青说道:“俞哥,你觉得芸姐这首《The Final Countdown》怎么样?”
“嗯?”俞冬青抬起头看着他,漫不经心来了句:“还……可以吧?”
“还可以?”方劲松很明显对俞冬青的话有些不满:“那和你那首《小刀会序曲》相比哪个好?”
“这?”俞冬青有些为难。
真不好说。
两首配乐前者来自瑞典的一支著名乐队,属于摇滚乐,曾高踞全球二十六个国家的冠军位置;而《小刀会序曲》是《小刀会组曲》中的一首,是中国民族舞剧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就好像顶级西餐和满汉全席,你说哪个好吃?
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认为芸姐的《The Final Countdown》要稍高一筹。”看到俞冬青没回答,方劲松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这首配乐明显属于摇滚风格,而且融合硬式摇滚与华丽金属!”
方劲松这话一出,立刻有人附和。
“方哥分析的对!还是芸姐厉害!”
“芸姐威武!”
……
……
俞冬青听着笑了笑,没再理会他们,依旧忙自己的工作,
等这些人散去,俞冬青突然接到一条微信,是罗芸发来的。
“这帮小丑,看的让人恶心,故意借着这首配乐捧我踩你,哪知道这都是你写的呀。”
俞冬青想了想,回复了一条:
“也不能这么说吧?方劲松刚才对这首配乐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他?是有点才华,可惜格局不够大,难成大器!也就做个锦业唱片的御用文人罢了。”
呵?罗芸看人挺准的。
“好了不说他们,俞哥说正事。”
“什么正事?”
“我得了名声,在锦业这几年还没像今天这么开心过,今晚我请你。”
“不用了吧?中午你不是要请大伙吗?”俞冬青有点惊讶。
“还要单独谢你!今天是周末,我们去簋街的胡大饭馆吃麻辣小龙虾!”
“不好意思,今晚我有聚会。”俞冬青微笑着回了句。
“哎呦……佳人有约?”
“不是,几个老朋友说好要聚聚。”
“那好吧……改日,你可不准再推辞。”
“到时候再说。”
“不是到时候再说,是一定!”
“好吧……一定!”
昨天下午接到好哥们刘益民的电话,说晚上去他那里聚聚,除了他还有杜辉和张扬。
刘益民以及其余两人他们都是燕师大的同学,刘益民和俞冬青还是一个班,学的是数学。
九十年代末校园民谣火爆,他们也组织了一个乐队叫青芒履乐队,在燕师大小有名气,只不过毕业以后就各奔东西。
在原来的时空里,俞冬青出道之后一路走红,和几个铁哥们关系都淡了许多。但在这时空,由于俞冬青不温不火反倒几个哥们关系融洽,每个月都要聚上那么一次。
再说俞冬青下了班,坐上地铁先回到家,还没进屋又听到客厅里传来悠扬的钢琴声,看来明媚在教女儿弹钢琴,不过不是《小星星变奏曲》而是《胡桃夹子》
此曲由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改编芭蕾音乐剧《胡桃夹子》而作讲的是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
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热情如火的创作风格中带有别的钢琴独奏曲罕见的戏剧张力,《胡桃夹子》一跃成为当时乃至现在备受儿童喜爱的音乐曲。
俞冬青进去先和明媚打了个招呼,自然免不了抱着女儿亲热一番,最后才抱歉道今晚刘益民他们几个要聚聚,所以麻烦你带下彤彤。
明媚自然知道姐夫这几个好哥们也就没多说什么只是嘱咐少喝点酒。
“你放心,我绝对少喝酒。”
俞冬青赶忙答应,然后安慰有点不高兴的宝贝女儿,直到说明天带她去动物园玩,小姑娘这才高兴起来。
“小姨,你明天也和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不好嘛?”俞彤彤赶忙拉着明媚的手撒娇道。
“行……行……反正明天我也没事,就陪我们的彤彤!”明媚捧着俞彤彤的小脸蛋狠狠亲了一口,惹得小姑娘咯咯笑个不停。
俞冬青赶忙回到卧室换了一身衣服就要出门。
“姐夫,你就穿这一身?”看着俞冬青穿着白色圆领衫,碎花大裤头外带一双人字拖,明媚微皱眉头。
“都是哥们聚会,有啥好讲究的?再说穿这一身凉快。”俞冬青赶紧开门,他的心早就飞到嗨皮的地方。
“对了,明媚一会你开车带彤彤出去吃饭,钥匙就在客厅茶几上。”俞冬青隔着门喊道。
“那你怎么去?”
“我骑小踏板……”
俞冬青坐电梯下了楼,到楼房后面的停车棚,为了喝酒也就不开车,骑上小踏板就出了小区大门,他要去的地方是三里屯。
骑着小摩托,穿梭街道上哼着小曲,俞冬青感觉自己快乐的就像一只小小鸟。
今天撸串喝啤酒的地方就在刘益民开的酒吧后院。
刘益民的酒吧名字叫十里桃花,据说是因为酒吧后院有一棵桃树,每年春天还会开花。
从呼家楼到三里屯,骑小踏板也就是二十分钟的路程,他赶到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找到位于街道中部的十里桃花小酒馆。
第009章 十里桃花小酒馆
俞冬青停好小踏板推门进去,里面光线有点暗,吧台酒架上的各色酒瓶令人眼花缭乱,桌椅摆放在绰约的灯光下,吧台上、墙壁上零零散散地挂着一些老物件,凭添了许多文化感。
刘益民开的是一家民谣酒吧,别看他络腮胡子,夏天喜欢穿黑色圆领衫,脖子上还挂着拇指粗细的金项链,手腕上两串佛珠,看上去怎么都像个黑涩会。
其实在四人中,他是最文青的,特别喜欢中国古代诗词,《十里桃花》这个名字同样是是受到明朝诗人李至清写的《虞山别受之短歌》中的“幽期不为春风殢,十里桃花千里泪。”否则不会在这里开一家不太赚钱的民谣酒吧。
但是,今天俞冬青却发现里面人还不少。
“生意不错嘛。”俞冬青冲着吧台里正在忙碌的刘益民招呼道。
“还凑合吧,最近瓢虫乐队一直在这里驻唱。”
俞冬青听刘益民提到过这个乐队的名字,说的是走民谣路线,不过什么流行、摇滚也唱,路子很杂,在帝都的地下乐队里还小有名气。
他转过头看了看,只见酒吧歌台上坐着四个年轻人正在调试乐器看来演唱会马上开始。
不过他不关心这事。
“张扬他们呢?”俞冬青又问道。
“在后院,你先过去,我安排一下马上过来。”
俞冬青从从后门出去,看到院子里亮着灯,在那棵桃树下架着烧烤炉,一个穿着白衬衣打着领带梳着大背头的男人,挽着袖子正在炭炉上烤着羊肉串,院子里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正是好友张扬,他是物理系的。
和刘益民是土生土长的帝都人不同,他老家在东北哈尔滨,毕业后回到老家教了两年书后就辞职,提着一把吉他重新闯荡帝都,转战于后海、三里屯的各个酒吧。
晃荡了一年看自己在唱歌道路上无望,转而就教人弹吉他,最后办培训班,到后来开了一家琴行,又办了个乐器培训中心,找了个帝都姑娘,现在房子车子一应俱全算是事业有成。
张扬看到俞冬青来,赶忙喊他过来搭手。俞冬青进被屋洗干净手后帮忙穿羊腰子,发现没见杜辉,就问道。
“杜辉呢?还没来?”
“早来呢,正在打电话,喽……在那。”张扬的嘴朝院子东北角努了努,俞冬青这才发现在围墙边上黑暗处站在一个人。
“这家伙,焕发第二春。”张扬低声说道。
杜辉和他的前妻,他们都是大学同学,不同于俞冬青他们大学毕业后就进入社会,杜辉学的是经济,一直读书,到央财拿到经济学博士,后来又留校任教,前年又获得副教授职称,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方面的学术文章。
还时不时被人请去讲座,外快也捞了不少,事业上可是一帆风顺。
但婚姻上不太顺利,五年前和妻子因感情不和离婚,听说现在和学校一个女大学生关系暧昧。
杜辉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温文儒雅,穿着T恤西裤,身材保持的挺好,不像刘益民和张扬已经发福,听说在学校里很受女生喜欢。
不过这都是个人私事,就是好哥们也不好多说。
这时候杜辉打完电话,洗手后也帮起忙来,看到俞冬青还关心问起他女儿的事。
“现在还是你老丈人帮忙接送?”
“嗯。”
“那你们的关系?”
“还是那样,老头子不想见我,周末都是明媚把孩子送来送去,有时候也帮带带。”俞冬青实话实说。
“冬青,你这个小姨子对你不错嘛。”杜辉的语气中有点暧昧。
“废话,俗话说的好,小姨子半个屁股是姐夫嘛……”张扬插话进来。
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