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贼眉鼠眼
那种学了个半吊子晃荡的文人往往倨傲难驯,天老大他老二,在李钦载的学堂里,坚决要将这种人彻底掐死在摇篮中,掐不死也要活埋。
有敬畏心的人,才会懂得谦逊低调。
忍着宿醉的痛苦,李钦载摇摇晃晃走进课室。
所有弟子同时起身,朝李钦载长揖行礼。
李钦载揉着太阳穴,叹息了一声,指了指堂下的学子们,道:“我今日贵体抱恙,所以心情不大好,无论师兄还是师弟,你们最好不要惹我。”
众弟子悚然一惊,包括小混账们在内,纷纷噤若寒蝉,一脸凝重地坐直了身子。
国子监的学子们更是瑟瑟发抖。
昨日虐待完师弟们后,小混账们还是好心地将学堂里大大小小的规矩告诉了萌新们。
总而言之,学堂里根本没规矩,李先生就是规矩,而且规矩随着先生的心情而随时变化,运气不好惹到他了,十记鞭子是基本操作。
一位喜怒无常,赏罚也无常的老师,怎能不教人畏惧惊怖?
今日不授课,李钦载要抽查国子监学子们明算学问的程度,以后才好因材施教。
九九歌不必背,能进国子监的学子,毫无悬念的必须比那群权贵家的蠢货基础扎实多了。
大唐数字和运算符号暂时不教,李钦载随便点了一个人,先从最简单的两位数加减法问起,然后问到三位数,四位数,最后是乘除法。
令李钦载欣喜的是,果然不愧是国子监的学子,基础知识扎实多了,李钦载一直问到三位数的综合运算题时,才将学子们难住。
这已经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了,基本与荞儿的所学程度相当。
重要的是,基础打得牢靠,以后教他们更多的数学物理知识将事半功倍,省心又省力。
欣喜之余,李钦载又瞥了一眼一个个面露蠢相的小混账们,嫌弃地叹了口气……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步登天
老师对学生是偏心的,对学霸和对学渣完全两种态度,这是人之常情,孔子说的“有教无类”大约是教育界的一种理想状态。
随着国子监学子的入学,这个和尚班的平衡终于被打破了。
这个班终于有了优等生和学渣之分,以前荞儿虽然是学霸,可他毕竟是李钦载的儿子。
在他们潜移默化的认知里,先生那么厉害,儿子厉害是天经地义,所以荞儿这个学霸并未引起小混账们的任何嫉妒。
国子监学子来了以后,李钦载清楚地看到李素节他们明显有了压力。
李钦载在堂上一道道题目测考,国子监学子们的回答充满了自信,就算遇到不会的题,他们也会从容不迫地行礼,不卑不亢地告诉李钦载,这题涉及到的知识他们不会。
如果先生讲解授业,他们一定会。
不会就是不会,因为无知而来求学,不然他们来干啥?
这下连李钦载都情不自禁朝小混账们投去同情的目光。
求学态度端正,智商似乎也比他们高,小混账们除了有个超然的高贵出身,还剩下啥?
了解了国子监学子的大概程度后,李钦载宣布下课。
李素节没精打采跟在李钦载身后,一直跟到前堂。
李钦载停下脚步,转身叹道:“要不你们还是找个厂上班吧……”
李素节一愣:“啥厂?”
李钦载也一愣,随即回过神,刚才老师的角色太入戏了,这群混账哪怕是真的智障,回到家也是人五人六的少主人,智商低一点并不影响他们横行霸道。
“先生,或许弟子真的不适合学先生的学问……”李素节神情低落地道。
“有句话很残忍,但我还是要说实话,是的,你们确实不适合,你们的生活太优渥,已经失去了求知的欲望,人没有求知的欲望,任何学问都很难学会。”
李素节沉默片刻,又道:“国子监的师弟们都有求知欲吗?”
李钦载想了想,道:“或许有,但也不纯粹。他们是国子监明算科的学子,明年要参加科考的,如果要定义他们的话,大概是功利心促成了他们的求知欲,为了个人的前程,他们也必须勤奋用功。”
李素节神情陷入迷茫。
他突然不知道以后的人生该怎么办,他是皇子,不存在所谓个人前程。
将来再长大一些,他便会被封到地方之藩,在偌大的王府里混吃等死度过这一生。
就连在这里求学,他都找不到动力了,因为永远有比他厉害的人,先生的学问传世,其实并不需要他担负什么责任,也担负不起。
似乎看出李素节所想,李钦载拍了拍他的肩,道:“你们一生注定富贵,学问对你们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如果不是打从心底里真心喜欢这门学问,真不如转身离去,莫浪费大好时光。”
李素节咬住嘴唇,垂头不语。
李钦载叹道:“还记得当初你们刚来时,我用冰块取火,你们欢呼雀跃,惊为天人,后来我弄出了火药,做了个炮仗,你们吓得抱头鼠窜,但也是激动兴奋。”
“求学的过程绝大部分时候是枯燥无味的,但学成以后,冰块取火的瞬间,炮仗爆炸的瞬间,却是激动人心的。这才是学问的魅力所在。”
“你们若已失去了对学问的求取之心,不再激动于它改变世界的每一个瞬间,不如转身归去,因为你们与这门学问的缘分已尽。”
李素节浑身微颤,仍咬牙不语。
原本在先生门下求学的日子是非常快乐的,这里如同世外桃源,没有阴谋算计,没有利益纠葛,只有无忧无虑的生活,就连先生的鞭子抽在身上,也能感受到很纯粹的师生情感。
然而今日国子监学子的表现,终于让李素节感到自卑了。
说来好笑,堂堂皇子贵胄,竟在寒门出身的学子面前自卑了。
可他确实自卑了,这里没有身份贵贱,一旦失去了出身这层最大的倚仗,他发现自己根本一无是处。
李钦载按住他的肩,认真地道:“是去是留,你自己想清楚,没人能对你的人生负责,先生也不行。”
“如果决定要走,你尽管安心离去,你我毕竟有过一段师生缘分,以后你若遇艰困,我不会袖手旁观,在我眼里,你仍是我的门下弟子,不过是不小心迷路了,离群了。”
李素节眼眶一红,哽咽道:“能拜入先生门下,是弟子此生最大的幸事。”
李钦载揉了揉他的头,笑了:“瓜怂,你挨鞭子的时候可没这么感动过。”
……
国子监学子来了以后,连李钦载这么不上心的人都隐隐察觉,小混账和国子监学子之间形成了两个团体。
两个团体的性质很复杂,学霸和学渣,以及权贵纨绔和寒门子弟。
从身份上论,小混账们可以用鼻孔俯视国子监学子。
但从学问程度上论,国子监学子甚至都懒得俯视这群学渣,纯粹浪费他们求学的时间精力。
唯一一个地位超然的人,是荞儿。
国子监学子们也认识了荞儿,更知道他是先生的儿子,而且在明算一道上的学问程度并不比他们低。
亲眼见到小混账们平日讨好逢迎荞儿的可耻模样,国子监学子们也不傻,纷纷有样学样,尽其所能哄荞儿开心。
荞儿宛如一个脚踏多船的渣男,对各方势力的逢迎讨好来者不拒,每天没心没肺地游刃于两个团体之间。
一个四十多人的班级,居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期间还上演各种联吴抗曹,联魏抗蜀等等一系列权谋小算计。
有人的地方,果然就是江湖。
……
太极宫。
百骑司长安副掌事宋森恭敬地站在承香殿内,宋森的旁边还站在一个人,一脸莫名又敬畏,神情惴惴不安地垂头屏息,大气都不敢喘。
不知过了多久,李治终于从殿后的屏风内缓缓走出来,神情淡然地朝宋森一瞥。
“何事?”李治开门见山问道。
百骑司直属皇家,宋森几乎等同于天家奴仆,李治对他可没什么好客气的。
宋森当即拜倒,顺手拽了拽旁边那人的袖子,旁边那人顿时惊觉,急忙伏地而拜,颤声道:“小人,……臣,拜见陛下。”
李治皱眉:“这是何人?进宫前没学过礼仪么?”
宋森垂头道:“陛下,此人名叫狄仁杰,晋阳人士,显庆三年明经科进士第三十四名,得工部尚书阎立本所荐,放并州都督府任法曹。”
李治一呆:“法曹?”
特么的宋森这货是不是有病?法曹才几品官,竟敢带进宫见朕,朕是异兽园的猢狲吗?买张门票就能见?
终究是治下的官吏,当着狄仁杰的面,李治不便失态,于是忍住心中不悦,语气清冷道:“带他见朕所为何故?”
宋森不慌不忙道:“陛下恕罪,臣非僭越,多日前,李县伯曾对臣有过请托,让帮忙臣寻找一位名叫狄仁杰的人……”
“李县伯还估摸此人可能是科举进士,臣应了此事,遣百骑司寻找,查阅历年进士名录后,在并州找到了狄仁杰。”
李治露出奇异之色:“李景初让你找的人?”
再次望向狄仁杰,李治的目光顿时不一样了,充满了探究和好奇。
宋森低声道:“李县伯学问通天,又为大唐立过不世之功,他看重的人才,必然有不凡之处,找到狄仁杰后,臣以为应先将他带给陛下过目。”
一旁的狄仁杰已吓得瑟瑟发抖。
数日前一群穿着绛色官袍的人来到并州都督府,问明了他的名字官职后,二话不说架起他就走。
一路颠簸赶路来到长安,还没缓过气来,就被宋森带进了太极宫。
都督府法曹不过是个刚入品的八品小官,见并州都督都战战兢兢,何曾想到居然一步登天,懵懵懂懂被带进皇宫,见到了大唐天子。
狄家祖坟岂止是冒青烟,简直冒冷汗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未来宰相
李治认真地打量狄仁杰。
原本满腹的不悦,化作了对狄仁杰的好奇,只因他是李钦载要找的人才。
如今的狄仁杰大约三十岁出头,容貌算不得英俊,只能说端正,略带几分微微的肉感,这点肉感让他的气质变得颇为憨厚,令人心生好感。
仔细打量过后,李治好奇道:“狄仁杰?你认识李景初吗?”
狄仁杰从并州来长安这一路上,多少听百骑司的人透露过一些,于是垂头恭敬地道:“回陛下,臣并不认识他,但臣听说过他,他是英国公之孙,为大唐立过许多功劳,是陛下颇为看重的功臣之一。”
李治点头,又道:“李景初认识你吗?”
狄仁杰一脸茫然地道:“臣……不知他是否认识我。”
李治乐了:“这就怪了,你与他并无来往,甚至素不相识,他是如何知道你这个人的?”
这个问题狄仁杰当然无法回答,茫然地与李治两两对视,无语凝噎。
上一篇:神诡世界:我靠挂机苟长生!
下一篇:日月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