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贼眉鼠眼
不愧是领兵的大将军,以前下令屠城劫掠的事情没少干,在他的道德底线里,糟蹋异国妇女算消遣,与道德无关。
李钦载步步逼问:“被吐谷浑的妇女糟蹋算不算丢脸?”
李勣一惊,如此厚颜无耻的问题,他是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沉思片刻,李勣缓缓道:“也不算丢脸,但老夫若是你,肯定不好意思活着,拔刀自刎方为最好的归宿。”
李钦载点头,现在大概明白了李勣的道德底线了。
总之,不要跟敌人妥协,男女关系上混乱一点没关系,无论是糟蹋还是被糟蹋,都能接受。
“此去吐谷浑凶险万分,你要好好保重自己。”李勣难得地露出担忧之色。
“爷爷放心,孙儿是大唐使节,通常没人敢谋害我的,只要孙儿不主动犯贱。”
“老夫担心的就是你主动犯贱……”李勣忧虑地道:“吐蕃和吐谷浑的国主对大唐皆是阳奉阴违,每年朝贺上表说得真诚,实际上却频频寇边,对两国的国主你都应保持警惕。”
“他们不是什么睦邻,准确的说,他们是未翻脸的敌人,不要以为大唐使节就没人敢杀你,战事当头,人命如草芥,使节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钦载严肃起来:“爷爷,孙儿会想办法自保的。”
李勣又道:“陛下要你调停两国战事不过是拖延之策,你的主要任务是把战事拖延下去,不能让吐蕃轻易占领吐谷浑全境。”
“待到江南淮南两道的粮食筹齐,大唐王师便可出兵吐谷浑,那时你的任务便算完成了,你莫真以为是去调停战争的,以你的分量,根本不可能调停。”
李钦载翻了个白眼:“孙儿又不傻,不过孙儿走后,还请爷爷在后方多多奔走,尽快筹齐粮食,孙儿在吐谷浑多待一天,便多了一天的危险……”
深情地看着李勣,李钦载道:“李家子孙不少,但孙儿是最有出息的那一个,若夭折于异国他乡,不仅是李家的莫大损失,也是大唐社稷的莫大损失……”
李勣叹了口气:“若论厚颜无耻,李家确实无人能及你,滚吧,好好跟妻儿告个别,莫在老夫面前碍眼。”
李钦载只好告退,临出门前回头看了看李勣,见李勣面无表情地翻书,仿佛孙儿身赴龙潭虎穴不过是一件很寻常的事。
大丈夫博功名,不必惺惺儿女之态。
直到李钦载离开,李勣才放下手中的书本,沉沉地叹了口气。
一瞬间,老态毕露,眼眶已红。
年纪老了吧,愈发承受不起亲人的生离死别。
书房的门突然推开,李钦载去而复返,竟跳了进来。
“哈哈,我就知道爷爷舍不得我,哭了吧!”
“滚!”李勣恼羞成怒,抄起桌案上的白玉镇纸扔了过去。
……
与崔婕和荞儿的道别更是难舍难分,伤感不已。
在崔婕和荞儿担心的眼神下,李钦载指天发誓,又把自家祖宗十八代拉出来遛了一圈,勉强才让崔婕止了哭泣,又安抚荞儿睡下。
第二天一早,宫里便来了人,正式宣念了圣旨,并将一千右卫精锐禁军交给李钦载,由李钦载统领指挥。
进后院拜别李勣,崔婕和荞儿将他送到城门外,依依不舍地温存许久,李钦载这才狠心转身离去,崔婕和荞儿站在城门外,直到队伍消失不见,才抹着眼泪回城。
长安城渐远,李钦载骑在马上,心情有些低落。
如果能安享太平,谁愿千里奔波,远赴凶险之地?
队伍浩荡,徐徐西行。
李家两百名部曲,右卫一千禁军,还有多余空出来的一百多匹战马用来装载辎重粮水,这些便是这支队伍的全部。
离开长安两个多时辰后,李钦载的心情才终于平复了一些。
紧跟在他身旁的是刘阿四和老魏,右卫一千禁军则由一名都尉统领。
都尉大约三十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颌下一缕青须随风拂动,五官平凡但透出些许凶悍之气。
李钦载朝他拱手:“还未请教……”
都尉急忙抱拳回礼:“末将果毅都尉孙从东,洛阳人士,隶属右卫,曾值卫太极宫禁,奉旨随李县伯出使吐谷浑。”
第五百零三章 斥候先行
这年头的武将几乎是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
面容刚毅,皮肤黝黑,颌下黑须,孔武有力。
还有个共同点,他们的眼神都很清正,透着几分凶悍和忠诚,听到上官发话往往第一时间下意识直起身子,“服从军令”四个字仿佛已刻入了他们的骨子里。
眼前的孙从东就是如此。
李钦载咧嘴笑了笑:“幸会幸会,出宫之前陛下都跟你交代了吧?”
孙从东一愣:“交代啥?”
李钦载也一愣:“保护我啊,我是国朝栋梁,此去吐谷浑,一根毫毛都不能伤到,宁可出使失败,也不能损我半分,陛下没跟你说吗?”
孙从东想了想,断然道:“没有。”
接着孙从东又补充道:“李县伯恕罪,此行吐谷浑,宁可身死殉国,亦绝不能出使失败。”
李钦载叹了口气,好吧,又是个死心眼儿,毫无乐趣可言。
“孙都尉,你要搞清楚一件事,出使成败不关你的事,你和将士们唯一的任务是保护我,明白吗?”
孙从东愣了一下,然后思考此行的任务,却不得不承认,此行他的任务果然只是保护李钦载,出使的事与他无关。
孙从东只好颓然抱拳:“是。”
李钦载有点不放心,冷不丁问道:“我和你爹掉进河里,你会救谁?”
孙从东朝他笑了笑:“末将麾下一千将士,无论多少人掉进河里,都能同时救上来,排名不分先后。”
李钦载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无法反驳。
兄弟多真的了不起,千古未解的难题都让你安排得妥妥的。
以后若自家婆娘拿这个问题问自己,李钦载可以参考孙从东的答案。
使节的仪仗与寻常官员不同,有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旌节”。
按唐制,使节代天子出使异国,应配双旌双节。
所谓“旌”,是指旌旗,双旌包括代表天子使节的龙旗,和表明使节个人身份的门旗。
而“节”,则是一根半丈长的节杖,杖上饰以金铜叶片,以红绸裹之。
流传后世的“苏武牧羊”图,苏武手执一根缀满叶片的木杖,那根木杖便称作“节”。
执旌节而使,才是名正言顺的使节,纵是敌军见此旌节,亦不敢轻犯轻辱,更不敢动刀兵,这是战场上的大忌。
而这个旌节,不仅仅代表使节的身份,同时还有调度本国边境军队的权力,可以算作调兵虎符,这也是使节的权力之一。
唐朝中后期所谓的“节度使”,顾名思义,便是以节为凭,统领一方军政的意思。
李钦载也被李治赐下了旌节,由部曲们在他身后高举,一行人浩浩荡荡西行。
日落时分,队伍才离开长安不到百里,李钦载当即下令驻营。
夜幕下,营帐扎好后,部曲和禁军们埋锅造饭,李钦载却拿出羊皮地图研究。
吐谷浑是山川和沙漠荒原并存的贫瘠地带,地理不算太好,但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
李钦载此次出使,首先要到达凉州,因为凉州有大唐的驻兵,从凉州过去数百里便是吐谷浑境内。
现在李钦载最担心的是,自己这个大唐使节还没到凉州,吐谷浑的可汗就先给吐蕃跪了。
若那位可汗跪得太快,李钦载此行便没有多大的意义,唯一能做的是在凉州召集兵马,对吐蕃采取守势,严防吐蕃进犯大唐国土。
而以李钦载一行人的脚程,从长安出发到凉州,至少需要十余天。
十多天里,能发生的变数实在太多了,战场形势瞬间万变,吐蕃若真占领了吐谷浑全境,李钦载这个大唐使节就陷入了被动。
刘阿四将烤好的羊腿捧到李钦载面前,手艺有点差,膻味太重了,李钦载此时也没心情讲究精致,没滋没味地吃了几口后,命部曲叫来了孙从东。
“天亮以后,必须派出斥候,分三路打探。一是凉州,统计大唐驻兵的情况,告诉凉州刺史,长安已派出了使节,让他乖乖听话,在使节到来之前不可轻率动刀兵。”
“二是吐谷浑,打探两国交战情况,但愿那位吐谷浑可汗能争点气,不要跪得太快,若有可能,斥候可面见吐谷浑可汗,告诉他,大唐使节已在路上,奉旨调停两国之战,让他多坚持一下。”
“三是远赴吐蕃,乔装入境,打探吐蕃的出兵情况,包括援兵,粮草,国内对这次出兵的舆论等等。”
李钦载严肃地颁下军令,孙从东二话不说抱拳遵令。
“另外咱们路经的所有城池,都派人面见统兵将领,各地折冲府,城池守军等,都要统计兵员和粮食,上报于我。”
孙从东犹豫了一下,道:“李县伯,沿途各地守军和折冲府也要调动吗?”
李钦载扯了扯嘴角,道:“这话说的,我是大唐使节,陛下还授我临机专断之权,各地守军当然在我的节制之下,若吐蕃进犯大唐,他们都得为捍卫国土而战。”
孙从东抱拳凛然道:“遵令!”
李钦载揉了揉脸颊,疲惫地叹了口气。
最大的问题还是粮食,若大唐粮食充足,吐蕃与吐谷浑之战根本不叫事儿。
以李治和朝臣们的脾气,出兵干就完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把吐谷浑纳入大唐国土,给那位不争气的可汗赏个官儿,这才是利益最大化。
“三眼铳都会用吗?”李钦载突然问道。
孙从东点头:“会用,早从年初开始,右卫便调拨了一部分营队,专门练习三眼铳,练了整整一年,不说多么专精,战场上肯定怂不了。”
“末将和麾下一千袍泽皆能熟练用三眼铳,枪法都还不错,十有八中的,已然是右卫军中佼佼者了。”
李钦载稍微放心,道:“若遇敌情,先用三眼铳阻敌,通常不是万人骑兵冲锋,应该冲不破三眼铳的火力网,切记不可轻易主动冲锋,那是扬短避长。”
孙从东又应了。
李钦载将手里膻味较重的羊腿递给他,笑道:“赏你羊腿吃,跟着我只要听话,每天都有肉吃。”
孙从东感激地接过羊腿,不客气地狠狠咬了一口。
李钦载起身朝刘阿四的屁股踹了一脚,道:“让开,我亲自烤羊腿,啥破手艺,烤出来的东西狗都不吃。”
第五百零四章 途中遭遇战
出差也是要有排场的,在生活质量方面,李钦载从来不会委屈自己。
一千多人马,空出来一百余匹战马,这些战马有一小半都是满载李钦载的个人物品,从奢侈的淡水,到精致的美食,就连卫生纸都单独装了一个马兜子。
五少郎精致惯了,用别的擦屁股他咳嗽。
上一篇:神诡世界:我靠挂机苟长生!
下一篇:日月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