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贼眉鼠眼
这一生唯一能让李钦载兴起好斗心思的事,除非是自己和妻儿家小缺衣少食,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受到严重的挑战。
不缺吃不缺穿的,何必斗得你死我活?
安安静静享受吃穿不愁的日子不好吗?
第二天下午,一骑快马赶到了甘井庄,骑士来自长安国公府。
见到李钦载后,骑士交给他一封李勣的亲笔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弘壁”。
李钦载看一眼后便明白了,这是李勣给新出生的曾孙取的名字。
李钦载虽然有出息,但在家族里终究只是小辈,竟然连给自己儿子取名字的资格都没有,大堆的长辈排在他前面呢。
李勣便当仁不让地担负起给曾孙取名的殊荣。
“弘壁”二字有点深奥,李钦载不太明白,作为甘井庄德高望重且才华盖世的先生,他又不好意思请教别人,偏偏李勣的亲笔信里只有这两个字,任何解释典故出处都没有。
干的这叫啥事!
钻进书房翻阅各种书籍,也没找到关于弘壁二字的解释。
李钦载有点烦躁了,考虑要不要为了这俩字回一趟长安城,揪着李勣的胡子恶狠狠地问他,你是不是在挑衅我的智商?
后果不敢想象,李钦载只能在脑海里动动念头,很快便放弃这个作死的打算。
回到后院卧房,崔婕头缠一块白巾,在床榻上坐月子,怀里的婴儿正闭着眼啜奶,小小的鼻子发出嗯嗯啊啊的音节,模样很享受。
李钦载进门,崔婕竟看也不看他,只是垂头用柔情万种的眼神盯着正在吃奶的娃儿。
啧,有了儿子忘了夫君,也不想想若当初夫君不卖力耕耘,娃儿从哪里来?
一屁股坐在崔婕身旁,李钦载伸手捏了捏婴儿粉嫩的脸颊,娃儿顿时不满地皱起了眉。
“还敢不高兴,信不信明日便叫你闻鸡起舞,顺便背诵九九乘法表?”李钦载挑眉。
崔婕白了他一眼:“夫君越来越有出息了,连刚出生的娃儿都跟他计较。”
第八百八十三章 国宝名之
立威要趁早,婴儿时期就得让他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威严。
扪心自问,李钦载的两个儿子里,他其实对荞儿更宠溺一些。
或许是荞儿幼时母亲亡故,他吃了太多苦,李钦载对他有亏欠,无论在吃穿还是教育方面,都不自觉地想要弥补他,一直在努力消除他的童年阴影。
眼前这个正在吃奶的小子就不必那么客气了。
出生就是侯府嫡子,亲爹是县侯,将来或许还会是国公甚至封王,亲娘是世家千金,眼都没睁便被天子赐正五品勋官上骑都尉,而且将来注定要继承李钦载的爵位和家产……
这样的出身,李钦载都嫉妒了。
凭啥?出生后啥都不用干,就白得了爵位和家产,才出生几天,府里的宋管事和下人们已自动称呼他为“小侯爷”。
这岂止是赢在起跑线上,简直都不用起跑,人家生下来已经在终点,冷笑着看那些在跑道上拼命奔跑的人。
气不气?
“明日便去给我蹲马步,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边吃奶边练,敢有懈怠,打断他的腿!”李钦载气愤地道。
说不清为啥气愤,或许他自己前世也曾是在跑道上拼命奔跑,仍被旁人不停超越的庸碌一员吧。
崔婕大怒,挥拳便打算给他一记,又怕惊动了怀里正在吃奶的娃儿,只好恶狠狠地瞪着他:“夫君魔怔了?他是你儿子,不是仇人!”
“富贵人家的孩子更要付出比旁人千百倍的努力,真混吃等死当个祸害不成?我的出身也不俗,当年还不是……”
话到此处,李钦载黯然闭嘴。
自己的当年……就不提了,至少没啥出息的地方,虽然是替别人背锅。
怒极的崔婕噗嗤一声笑了:“夫君继续说呀,你当年如何?难道不小心成了祸害?”
李钦载悻悻地道:“往事不必提了,总之,就不能让这小子活得太安逸!”
说着李钦载从怀里掏出李勣的亲笔信,递给崔婕。
“爷爷给孩子取的名,夫人觉得如何?”
崔婕接过,看了一眼后顿时大赞:“好名字,爷爷腹有韬略,亦有文采。”
李钦载欲言又止,有心想问问这名字究竟有何典故,但终究被盛名所累,才华盖世的李景初,总不能在婆娘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是个文盲的缺陷吧。
“不错,确实是好名字,”李钦载满眼欣慰地点头赞许:“咱李家不愧是文武双全的将门之家,而且将这种文化基因完美地遗传下来了。”
见崔婕张嘴欲言,李钦载思路敏捷且机智地赶在她开口前先发制人。
“夫人,为夫我考考你,爷爷所取‘弘壁’二字,典自何处?”李钦载微笑问道,这一刻戏精附身,仿佛成了课堂上的权威先生,一双带有压迫感的眼睛紧紧盯着她,以高傲的姿态评判她的学识。
一孕傻三年,崔婕果然上当,不假思索地道:“‘弘壁’者,国器也。《尚书》载曰,周康王即位,继承八件国宝,分别是赤刀,大训,弘壁,琬琰,河图等,这‘弘壁’便是国宝之一。”
崔婕嫣然一笑,道:“看来爷爷对咱们儿子期望甚重,竟以国宝名之……”
伸出手指逗了逗儿子的下巴,崔婕怜爱地道:“弘壁,弘壁……可不要辜负曾祖的期望呀。”
李钦载恍然,这年头不仅文化人委婉,老杀才……抄刀剁人的武将文化水平也不低,看看人家取名这矫情劲儿……
“夫人果然学识不凡,已有为夫的三成功力了。”李钦载镇定地夸奖道,表情管理非常自然。
崔婕白了他一眼,傲娇地哼了一声。
“弘壁,李弘壁……不错,好名字!”李钦载喃喃念道。
伸手逗了逗娃儿的下巴,李钦载笑道:“有名字了,要不要劈个叉庆祝一下?”
正在吃奶的娃儿突然咧嘴大哭起来,很不给面子,毫无征兆的哭声将李钦载吓了一跳。
崔婕推了他一把,嗔道:“你们父子真是冤家,夫君还是快走吧。”
李钦载摇摇头,现在还小,不跟他计较,再过两年他就知道啥叫父爱如山。
……
太极宫,安仁殿。
武惟良和武怀运兄弟俩毕恭毕敬地坐在殿内,对殿首坐着的武后根本不敢抬眼直视。
兄弟俩都是外放为官,各执一州刺史,回长安城说是述职,然而进城之后二人干的事跟述职没有半文钱关系,他们甚至连吏部报备都没去。
回到长安便终日醉生梦死,长安繁花似锦,令人沉迷。
大唐不是所有的城池都像长安这么繁华,事实上,大唐唯一繁华的城池只有长安,其他的城池无论是人口还是娱乐,都比长安差了许多。
这也就是为何那么多皇子成年后不肯就藩,死活赖在长安不走,那么多外放刺史来到长安后各种疾病,反正就是病重不克远行,死都要死在长安城。
武家兄弟也是如此。
久旷之身,乍入欲池,焉能思蜀?
回到长安足足四五日后,被青楼女子快掏空的武家兄弟终于进入贤者模式,然后觉得是不是该进宫拜见皇后了,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总得干点儿正事吧?
于是宿醉的兄弟二人这才进了宫,规规矩矩拜见武后,共叙亲情。
武后对兄弟二人的到来表示很欣慰,为了让今日叙亲情的形式走得更完美,她还命宫人将魏国夫人也请进了宫。
亲情当然要人多热闹才好,皇后和武家兄弟聊起来未免有点寡淡。
不多时,魏国夫人匆忙进宫。
武后是她的姨母,也是互为情敌的关系,魏国夫人虽然极得李治的宠爱,但也不敢在武后面前摆架子。
人家毕竟是皇后,拳头比较硬。
进殿后恭敬行礼,又向武家兄弟招呼。
互相见礼之后,殿内的气氛也不见多热烈,说是各怀鬼胎也不过分。
武后面无表情在殿上端坐,武家兄弟干巴巴地说着一些没营养的话,魏国夫人眼波流转,巧笑倩兮,努力让场子嗨起来。
这样的聊天方式其实很折磨人,众人在殿内坐了大半个时辰,按理说叙亲情走流程也差不多了,武后这时应该客气地宣布今日宾主尽欢,亲情感人,咱们下次再约,最后打发他们走人。
可偏偏武后仍然一动不动,没话聊也要干坐着。
皇后没说散场,武家这几位不敢散场,四人坐在殿内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尴尬中透着一股子深不可测的禅意。
第八百八十四章 亲情的味道
从天家到民间,亲戚处成仇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同的是,民间的亲戚结仇后顶多老死不相往来,逢年过节背后诅咒几句,更过分一点,半夜偷偷摸摸拔他家秧苗。
天家不一样。
天家的亲戚处成了仇人,那就真的是你死我活了,想弄死对方的心情已经不仅仅是诅咒,而是真正付诸于行动。
比如此刻的安仁殿内,武后,武惟良武怀运兄弟,还有魏国夫人,明明只有四个人,却形成了三方互为仇敌的神奇场面,比三国演义还乱。
武家兄弟和魏国夫人坐在殿内,心情很受折磨,这不是亲情原有的模样,偏偏武后没说散场,谁都不敢走。
尴尬的气氛必须有人打破,大家都是体面,纵是仇敌也应面带微笑。
许久之后,武后终于开口了。
“本宫听说,两位兄长前日拜会了本宫的母亲?”武后语气清冷地问道。
武家兄弟面色一白。
他们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武后这句话是毫无意义的闲聊。
那晚他们在荣国夫人杨氏府上饮宴大醉,对杨氏说过什么话,他们酒醒后都清楚地记得,听说将杨氏气哭了,吓得二人冷汗直冒。
今日二人主动进宫拜望武后,多少也有几分请罪的意思。
武惟良当即便面朝武后跪下了,颤声道:“臣醉酒无状,说了很多失礼的话,臣有罪。”
武后冷冷一笑,道:“都是自家人,论罪过倒是不必了,你们本是功勋之后,朝廷优待你们,本是恩荫于父辈,倒也不必沾别人的光,说起来还是很有骨气的。”
武家兄弟冷汗潸潸,这话可就阴阳怪气了。目前兄弟二人的官职都是刺史,这刺史的官职是怎么来的,他们比谁都清楚。
既沾了皇后的光,却不领皇后的情,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说不过去,难怪武后的语气如此不满。
“功宦之典,皆拜皇后所赐,臣酒后失言,万死!”武怀运脸色苍白地跪拜道。
武后淡淡地嗯了一声,突然又道:“听说你们进京述职,来长安几日了?”
又是一句诛心的话,武家兄弟愈发惶然。
上一篇:神诡世界:我靠挂机苟长生!
下一篇:日月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