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贼眉鼠眼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次终于将高句丽灭国了,李勣也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桩功绩,以灭国之功完美收场谢幕,彪炳青史千载。
李钦载心中一动,突然道:“爷爷,东征高句丽之战,孙儿请缨随军。”
李勣呵呵一笑:“你虽然不太算贪生怕死之辈,但更算不上什么英雄好汉,对刀兵杀伐之事向来能避则避,这次为何主动请缨?”
李钦载舔了舔干枯的嘴唇,低声道:“孙儿想亲眼见证爷爷立此不世之功,这个理由够吗?”
李勣沉默片刻,突然大笑起来:“好,好!我李家儿郎是好样儿的!不怂!”
李钦载此刻无比庆幸自己在东征之前,一时兴起造出了地雷,给大唐灭国之战多添了几分胜率。
李治走在前面,扭头不见了李钦载,于是转身朝他招了招手。
李钦载上前,李治笑道:“朕还没问你呢,为何突然造出此物?”
李钦载摸了摸鼻子,苦笑道:“臣的犬子说快过年了,庄子里没动静,不够热闹,臣于是造个地雷,给他来一记猛的,吓尿他……”
话没说完,屁股又被狠狠踹了一脚,不用回头就知道凶手是李勣。
“天子垂问,给老夫正经回话!”李勣在身后喝道。
李钦载只好正色道:“陛下即将东征,臣为陛下所忧所思,夜不能寐,幸得上天垂怜,一道灵光注入臣的天灵盖,臣瞬间顿悟,遂造出了此物,助王师所向披靡,扫平高句丽!”
李治沉默了一阵,叹息道:“虽然明知是糊弄朕的鬼话,但不得不说,这番鬼话其实还是比较中听的,朕就当是真的吧。”
第九百四十章 天生的杀才
对大唐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地雷是个新奇物事。
无论是古怪的造型,还是传说中巨大的威力,都让君臣感到惊奇。
此刻一颗地雷就捧在李钦载手中,昨日李钦载知道此物必然会引起轰动,于是多造了几颗。
李治和老将们隔得老远,禁卫如临大敌组成人墙,将李治他们拦在数丈之外。
这是李钦载的强烈要求,毕竟手里的是触发式地雷,一不小心碰一下,大唐天子和老将们集体往登极乐,偌大的帝国莫名其妙团灭,旁边的高句丽和吐蕃还不得乐疯了。
隔得太远,李治看不清李钦载手上地雷的模样,不由有些着急,踮起脚喊道:“景初,近点儿,让朕好好看看……”
莫名有种逛青楼时隔着帘子看花魁的气质,李治年轻时显然没有表面上那么老实。
李钦载不敢动,地雷的爆炸范围大约两丈方圆,再近就危险了。
于是李钦载摇摇头,捧着地雷往前走,李家的部曲们为他在前方开道。
李治和老将们也在人墙外跟着他走,李治有些心急,老将们却大多不以为然。
这群老杀才见惯了生死,对李钦载和部曲们如临大敌的样子颇为不屑,不过是个小铁盒子,就算炸开了能咋?要不要如此夸张?
仍如昨日试验的操作流程,李钦载来到庄子一片无人又宽阔的地带,埋好地雷后松了口气,然后往后退,退回人墙内与李治站在一起。
刘阿四又牵了一只羊,这次负责用青草吸引羊儿踩雷的角色换成了他,李钦载的身份尊贵,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犯险。
在众人的屏息静气之下,羊儿慢悠悠地朝刘阿四走去,羊蹄儿恰好踩上埋雷的位置,于是,轰的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硝烟弥漫。
数丈方圆内,羊儿死得稀碎,漫天血雨和内脏扑簌而下。
李治和老将们勃然变色,禁卫们更是紧张得拔刀出鞘,执盾牌将李治团团围在中心。
许久之后,硝烟散尽,再看李治脸色苍白,表情明显受惊。
李治以前也是见过世面的,李钦载曾经造过大炮仗,李治也听过声响儿,但这一次造出的地雷,声响之巨大,绝非当初的炮仗能比。
老将们的神情更凝重。
李治惊于地雷的威力,而老将们,则更看重地雷的隐蔽击敌的恐怖能力。
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只要敌人一脚踩上,便是进了鬼门关。
用这种方式狙击敌人,天下谁人能避?
“好霸道!”李勣震惊捋须,道:“若用于战场,只需事先埋设,敌军无可避也……”
说着李勣扭头情不自禁地看了李钦载一眼。
从火药到三眼铳,再到眼前的地雷,出手就是要人命的犀利武器,这孙子难不成是雷公转世?
君臣众人上前,踩着满地的血迹和内脏,见地雷爆炸的坑大约两丈方圆,坑内仍散发着硝烟,周围的土地都仿佛被铲平了一片。
李治再次倒吸一口凉气:“就这么个小铁盒子,竟让方圆两丈内人畜无生,厉害!”
李钦载低声道:“眼下地雷还只是试验品,不算太完善,若在地雷火药里掺入一些尖锐的铁片,爆炸后波及的范围可能更广,方圆五丈内的敌人都倒了大霉……”
四周一片寂静,李钦载说完察觉不对劲,扭头一看,李治和老将们目光复杂地盯着他。
李钦载无辜地道:“为何都这么看着我?我说错了什么吗?”
良久,李治扭头对李勣叹道:“英公啊,您这孙儿是个天生的杀才,公当倍加教育,莫使他走了邪路,否则便是我大唐的灾星了。”
李钦载:“……”
你特么礼貌吗?
李勣大以为然,捋须点头道:“陛下放心,老臣盯着这小杀才呢,敢走歪路,必打断他的狗腿。”
李钦载黯然叹息,现在的君臣都不说人话了吗?我在为大唐立功,你们却说我是杀才……
转念回忆了一下自己这几年发明的东西,嗯,好像“杀才”这个尊称也不算过分,莫名还有些贴切……
无妨,在场的包括李治在内,他们杀的人都不少,严格说来,“杀才”算是褒义词。
老将中久未出声的契苾何力站出来,沉声道:“此物若用于高句丽,更有定乾坤之妙用。”
“高句丽多山地,道狭难行,行军艰难,我大军压境,若能促成战略包围,将敌军往北部多山地带挤压,再事先在北部布置数千地雷,左右各设一伏兵,敌军断无生望矣。”
苏定方站出来点头道:“不错,若将此物事先埋设于敌军必经之地,而我大军步步压近,便等于是将敌军逼入死巷子里,除了挨揍,别无他法,只要地雷数量够多,就算无人防守,敌军断然走不出去。”
“陛下,若有足够的地雷,大唐这次东征高句丽已无悬念,高句丽必亡!”
李治神情欣喜地望向李勣。
李勣是他内定的东征主帅,他的意见很重要。
李勣捋须沉吟半晌,缓缓道:“看来陛下与老臣商议的平东战略需要修改一下,朝廷尚在筹备粮草军械,此事不急,待老臣与兵部和将军们商议,再向陛下献平东策。”
李治欢欣点头:“一切仰仗英公了。”
李勣微笑道:“有了地雷一物,我大唐这次东征当如狮子搏兔,摧枯拉朽,大唐胜局定矣。”
说着李勣扭头望向李钦载,见李钦载呆呆出神,这副模样若换在以前,必然是欠抽的,可今日不知为何,李勣却觉得这孙子连发呆都如此之帅。
充满怜爱地朝李钦载后脑勺抽了一记,李钦载身形一个趔趄,被抽醒了。
李勣宠溺地道:“没事多回长安,回府里看看你爹娘,陪老夫种种花……嗯,老夫失言了,种花大可不必,陪老夫晒晒太阳便可。”
李钦载咧了咧嘴:“孙儿喜欢种花……”
“算了,你还是别回来了,甘井庄挺好的,山清水秀,随便祸害。”
李治和诸位老将们一起咂了咂嘴,温馨的祖孙叙情画面,两句对话后,画面全崩了?
第九百四十一章 新差事
李钦载的猜测没错,发明了地雷后,朝廷君臣原定的平东战略或许要全盘改变了。
地雷出现在这个年代,最大的妙用就是防不胜防。
它可以埋设在任何地点,任何道路上,只要数量足够,便可形成一片人为的修罗场,进入雷场有死无生,哪怕是数万敌军,也足以将他们困死。
除了杀伤之外,地雷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在战场上对敌军造成难以消除的心理威慑。
比如前方有人触雷,炸死了一片,后方的人只会感到无尽的恐惧,这种恐惧在人数众多的军队中是很容易蔓延和放大的。
一旦恐惧超出了心理承受极限,敌军夜里发生营啸都很正常,军心士气更是一落千丈,战力急速下降,唐军对付起来简直刀切豆腐般简单。
至于敌军如何排雷,李钦载早有预测。
军中若要排雷,只能选择驱使战马,高句丽多山地形,以及其国如今的贫瘠状态,注定高句丽军中的战马数量不会太多。
若是用将士组成敢死队排雷,效果不大且不说,这种方法更容易令军中将士产生恐惧心理,雷还没排完,军中便已哗变了。
李治和老将们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对敌军排雷根本毫不担心。
再说,唐军战略既成,大军步步挤压高句丽军的生存空间,他们哪里有时间排雷。
李治今日亲眼目睹了地雷的威力,对此物无比重视,认真查看了爆炸的半径范围后,李治抬头望着李钦载。
“景初,此物制造过程可复杂?”
李钦载立马乖巧地从怀里掏出几张图纸,双手奉上:“地雷的制造秘方在此,臣愿献于陛下。”
李治满意地笑了,这货显然是个懂事的。
这时候就不必假模假样谦让了,万一这货真不给了呢。
于是不客气地接过图纸秘方,李治看也不看便收入怀里,反正看也看不懂,重要的是秘方在手。
“懂事!回头给朕送点牛肉来,宫里的牛肉吃完了。”李治附在他耳边悄声道:“你家庄子上的牛最近有不幸崴脚的吧?朕告诉你,必须崴,知道吗?”
李钦载茫然眨眼,啥逻辑?懂事的人不应该被赏赐点啥吗?为何还要自己搭上牛肉?所以,懂事之后还要更懂事,才对得起皇恩浩荡?
你倒是给点儿恩呀。
“陛下,制造地雷的过程并不复杂,召集铁匠制模,打造几样精巧零件便是,只要人手足够的话,两三个月内,地雷可供军用。”
指了指村东头的渭水方向,李钦载又道:“臣曾经造出了水压机,陛下不妨令匠人仿造,此物用来制模和打造模具,可事半功倍。”
李治眼睛一亮:“朕都差点忘了水压机,不错,朕可下旨在渭水便选址造几座作坊,令匠人全力量产地雷,争取不耽误大军东征。”
“对了,朕好像记得曾经任尔为火器局少监,景初莫不是忘了自己还有这个官职了?这几年没见你过问火器局的事宜,嗯?”
李钦载眼皮一跳,急忙道:“陛下,臣……只想做个教书先生呀。量产地雷的事,还请陛下另任贤能。”
李治望着李勣苦笑道:“英公看看,您这孙儿明明有一身本事,就是性子太懒了,别人一生求官而不得,他倒好,不拿官职当回事儿,凡事能躲则躲,拉磨的驴都没他这么难使唤……”
李勣不慌不忙地道:“陛下所言甚是,要不……老臣这就打死他?”
李钦载无辜受惊,愕然看着李勣。
这特么的,有必要这么狠吗?自己难道不是亲生的,是战乱时期李勣从外面捡回来的孤儿?
李治哈哈大笑:“英公莫闹,这等人才怎能打死,朕还要重用他呢。”
说着李治看着李钦载,道:“躲是躲不了的,每年白拿朝廷的俸禄,心里不愧疚吗?”
上一篇:神诡世界:我靠挂机苟长生!
下一篇:日月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