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烤饺
胸水不但混浊,探头一直探查到第六肋都仍然有胸腔积液,这就属于大量胸腔积液了,情况比想像得更严重。
沈利芬看到医生一直默声不响,心里越发紧张了,“陈医生,我儿子这是什么情况,严重吗?”
陈棋一边收拾机器,一边回答道:“挺严重的,我有一个猜测,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行,听您的,您说做什么检查就什么检查。”
“我们出去说,这个需要你们家属同意才能进行。”
病房里。
小孩的奶奶一听就急了:
“什么?你说要拿这么长的针管,往我孙儿的胸口刺进去?这不是要把他给刺死了吗?不行不行。”
小孩外婆也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我们宝宝才2个月不到,哪受得了这个苦啊,随古宁咯,这要出人命的。”
陈棋也是无语了,解释道:
“我不是拿针刺他,我是要将针头送到胸腔积液的地方,将胸水抽出来化验一下,只有我们知道了里面是啥性质的积液,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呀。”
“不行不行,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么治病的。”
“就是,听听都吓死人。”
家属们七嘴八舌连连反对,就连盖院长也拿不准了。
“陈棋,抽胸水在成人那儿也是比较痛苦的事情,这个小婴儿这么瘦小,加上生命体征也不稳定,这样抽胸水会不会太危险了?”
外科主任鲁越也劝道:“就是,这么小,你让我来动手做胸穿我也不敢呀,对了,你刚刚B超有什么判断?”
陈棋毫不迟疑地回道:
“我判断应该是乳糜胸可能性很大,因为胸水里充满了点状回声,再加上患儿出现症状时日龄<28天,入院时年龄<2个月,配合大量胸腔积液的出现,这都符合先天性乳糜胸的诊断。”
“什么?”
“乳糜胸?”
嘶~~~~
病房里,从盖院长到一干科主任,全部都是倒吸一口冷气,而后面跟着的小医生们则是一脸迷茫?然后互相问旁边的同事,啥叫乳糜胸?
鲁越欲言又止,“陈,陈院长,乳糜胸可不得了呀,这,这……”
姚青桔也变了脸色,看向病床上的小婴儿也是喃喃自语:“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办?”
乳糜胸随着后来诊疗技术的发展,在胸外科还是经常能碰到,但在80年代,绝对属于罕见病,小医生没听说过也是正常。
这么形容吧,乳糜胸发生以后可以引起胸腔内乳糜液积聚于胸腔内,对心脏和肺产生压迫,会产生如呼吸困难等情况,影响心肺的功能。
另外,由于大量的乳糜丢失会造成人体的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以及感染症状等情况,所以在2000年以前,成人乳糜胸的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达到80%以上。
至于说新生儿、小婴儿的乳糜胸,在85年更是一个重点难题。
第一个是诊断困难,缺乏相关仪器;
第二个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缺药,更缺少诊疗指南,连台最简单的呼吸机都没有,医生碰到只能束手无册。
第三个新生儿、婴儿的手术技巧需要更高,一般的普通外科医生根本就吃不消,所以哪怕诊断出来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如果从概率上讲,新生儿的死亡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所以当陈棋说出小病人可能是乳糜胸的时候,那些老资格的医生都震惊的原因了。
因为这预示着小孩的救治几乎是无解的,除非是转到沪市或首都的儿童医院还有救治可能,至少越中地区肯定不行。
但在没有专业救护车的前提下,要花一天时间转院哪会有那么容易,有可能半路人直接就没了。
沈利芬一看病房里的医生都神色紧张,便晓得这个乳糜胸绝对不是啥好病,很可能就要了她孩子的性命。
关键时刻,为母则刚。
她看着病床上的儿子呼吸声都是费力的“酷几酷几”,知道现在已经是危急时刻了,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犹豫了,便一咬牙说道:
“好,陈医生,我相信你,你说要做穿刺就做吧。”
小孩外婆一听急了:“你这死孩子,这怎么能说扎就扎呀?万一把宝宝扎死了可咋办?”
“妈,宝宝再不治就真来不及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要试试,否则我对不起伟民,我要救我们的儿子。”
孩子奶奶又准备嚎了,旁边的爷爷不干了:
“嚎什么嚎?你是医生还是他们是医生?不懂就听医生的,医生还能害我们不成?”
孩子爷爷又转向陈棋,诚恳地说道:“医生,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来,我们都同意!”
沈利芬也擦干眼泪:“陈医生,你是神医,我孩子的命就交到你手上了。”
陈棋听了心里感慨,心想现在的病人可真是通情达礼,同时也是冥冥之中让小婴儿能最快诊断,最快治疗,最快救得一命。
盖院长想劝几句,但劝阻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这陈棋是他请来的,现在诊断有了新思路,难道就因为怕风险而不做了?
“陈棋,既然你有了决断,就按你的想法来,出任何意外都我来负责!”
陈棋一听大家统一了思想,直接吩咐道:
“行,客套话咱们不说了,护士长,你马上准备清创室和穿刺包;志义,你准备穿刺术前谈话,让家属签字同意;另外几位主任,你们受累,帮我打打下手,固定住孩子。”
胸穿、骨穿、腰穿,这些检查都是有创的,虽然也会打麻药,但整个过程还是比较残忍的。
小孩因为疼痛会拼命挣扎,拼命哭喊,年纪大点的小孩会一直喊救命。一般的家长根本就不能看,看了就会眼泪哗哗,估计都想抱着小孩就跑了,不做检查了。
所以检查的时候家长都被清理了去,需要一大群医生将婴儿的两手两脚和头部都固定住。
陈棋逐层打完麻药,在孩子撕心裂肺哭喊声中,狠狠心,将一根大约6cm的穿刺针头扎进了婴儿的胸腔里。
吓得旁边几个小护士都是头皮发麻,直咽口水。
随着针头阻力感消失,陈棋知道已经到达胸水区域,于是马上接上针管,慢慢抽取里面的液体。
那一刻,盖院长、鲁主任、姚主任、葛主任等等一干大医生,还有特批的祁志义这个小医生全部都紧张地盯着针筒看。
祁志义突然喊道:“呀,是白的,乳白色的胸水。”
一般的胸水是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有病时可能呈淡黄色或淡绿色,外伤可能会产生血性胸水。
但乳糜胸的胸水不一样,硬要形容,这么说吧,跟珍珠奶茶的颜色是一模一样的。
要么是乳白色,要么是乳黄色。
如果是奶茶看起来非常诱人,但如果这是抽出来的胸水,那就非常让人头皮发麻了,这近一步证实了乳糜胸的可能。
几个老资格医生都心想,八九不离十了。
但医生看病可不能光顾着猜测,那是需要确切证据的,所以对于小医生们来说,还是有疑问的。
祈志义今天特别活跃,因为陈棋是他的同学,两人还是相好朋友,所以他心里有疑问也不藏着,直接问了出来:
“陈棋,你快看这是不是乳糜液?”
陈棋看着玻璃瓶里面的乳白色液体也不敢百分百确定。
“是不是乳糜液还是需要化验的,毕竟结核性胸水也会这样。这样,这些胸水一分为二,一部分赶紧拿到检验科做急诊生化检测,重点检查蛋白、甘油三脂含量及淋巴细胞的多少。”
祈志义这时候跟好奇宝宝一样,就想着快点出结果:
“呀,这些生化检查得大半天才能出报告了,现在有没有更简单的快速检测法?万一小宝宝今晚病情持续加重呢?”
陈棋手点了点还在病床上的小病号:
“放心吧,我刚刚已经抽了100ml的胸水,不会再压迫心肺,今晚肯定能缓下来了,至于说简单一点的检测方法嘛,还真有。”
第417章 有私心不给转院
听说陈棋还有更简单的检测方式,别说祈志义好奇了,就连盖院长、鲁主任、姚主任等老专家们都充满了好奇。
祈志义一边收拾清创包,一边问道:“啥检测方法?”
陈棋开玩笑道:
“咋都是你跟我提问的呀?这不是反了嘛。来来来,小祈同志,陈老师也要跟你提几个问题。”
祈志义一听就傻了。
他的个性有点大大咧咧,加上跟陈棋关系一直很铁,甚至陈棋的喜酒都是为数不多能喝到的同学之一。
所以他的心目中,一直没有把陈棋当作了院长,或者上级医生。
现在听到陈棋突然要向他提问,祈志义是又紧张又不爽。
要是没人在,他肯定要狂凑一顿陈棋,但现在单位领导都看着,他也不敢放肆,只能冲陈棋挥挥拳头。
但陈棋的问题他的确回答不出,只能苦着脸说道:
“陈老师饶命,别说我不知道怎么检查乳糜液了,我就连乳糜胸这个疾病都没有听说过,惭愧惭愧。”
陈棋点点头,装出领导的口吻来说道:
“小祈同志虽然学医不精,但态度还是很诚恳的,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今天陈老师就教教你!”
祈志义突然跑到陈棋身边,像卫校里打闹一样,掐着他的脖子喊道:
“快说,你说不说,不说老子就打死你!”
“我说我说,我什么都招~~~”
哈哈哈,诊疗室里众人都笑了起来,这时候陈棋顽皮的一面暴露出来,才让大家惊觉眼前这个国际双理事,不过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而己。
见陈棋准备现场讲课了,别说祈志义在仔细听了,哪怕是几个老资格的主任都竖起了耳朵。
他们是知道乳糜胸,也知道乳糜胸的预后,但具体是乳糜液怎么来的,又要怎么治疗就不大清楚了。
毕竟五六十年代的国产教材摆在那儿,病种也就那些,又不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0版最新教科书。
医学这玩意儿专科性太强,学无止境,每年都有创新研究出来,每年都会淘汰一批老旧的知识。
但只要临床上亲手经历过一次,治疗过一个,后面就会很难忘记,所以又叫“经验医学”。
陈棋指着剩下半瓶乳糜液说道:
“这个乳糜样的积液,其实是是胸部淋巴管中的淋巴液给漏出来了,大家都知道普通淋巴液是透明的,为啥这个淋巴液会呈乳白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