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忽悠啊
如果不尽快喝掉,血腥味则会引来强大的捕猎者。
虽然猎物不多,但老巫蛮还是拿着石刀,给每个人都分了一些,妇人没有嫌弃这种鼠兔的皮毛太小,熟练的用草木灰进行涂抹。
外出狩猎的蛮人寻到了老巫蛮,从前白鹿祭灵会告诉他们往哪个方向会有收获。
所以他们希望老巫蛮也能向黄天求取答案。
这便是原始的占卜。
老巫蛮知道捕猎的困难,对着他们安慰,告诉他们有神灵的庇佑,明日再出门,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蛮人们只能抱着这样的希望。
老巫蛮将吃剩下的骨头,放入篝火中灼烧,虔诚的祈祷,希望自然可以给他有所提示。
如果裂纹指向的方向,便是明日可以收获的方向。
黄天并没有教过其这种占卜的方式,因为黄天也不会。
而且老巫蛮沟通的神灵也不是黄天,他沟通的是这片大地的原始意识。
黄天感受着大地灵性在篝火中指引,将火焰打出漩涡来,白骨被烧得发黄,霹雳怕啦的声音响起。
骨头的裂文指向了东边的方向。
老巫蛮放下心来,将骨头取出,用碳在骨头背后做下标记,画了一个狩猎的符号,因猎而卜。
这是最早的史书。
黄天暗暗道:“这老头会得还挺多。”
夜里梦巳继续在外面捕食,最近它已经成长了不少,但气息也阴森古怪了。
黄天为其仔细查验,却又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只好作罢,开始研究其他。
黄天对之前老巫蛮占卜时候沟通的这方天地的天地意志,十分感兴趣。
毕竟黄天还是作为地灵出身的,虽然这具化身是捏出来的,并没有多少大地亲和,但依然能有股亲切的感应。
那是“一山有一山之灵,一水有一水之灵”的感觉。
灵不是神,但具有一部分神的性质,没有具体的人格意识,平时分散并不凝聚,只在特定的时候出现。
比如黄天献祭获取合法身份的时候,便有天地意志吸收祭祀品的灵性。
黄天虽然不着急炼化这些权柄,但是也可以沟通这些“灵”。
沟通灵的话,最常见的就是符箓,黄天想到了天庭敕封山神土地城隍的敕命金符。
如果是这样的话……
黄天看看自己盘坐的这块断崖巨石,因为崖壁上绘制了自己的形象,记录了事迹,又有部落人在此生活栖息,渐渐有了一些灵性。
“倒是便宜你了。”
黄天开始沟通天地,引导此地灵性,最后凝聚,汇聚,只见着一道神性凭空出现,神性扭曲,变成符文。
最后被黄天打进了这块断崖之中。
如此这块给蛮人遮风避雨的断崖巨石,便成了“神”。
只是意识懵懂。
由于黄天将这里的大地意志拘在一处,气运也开始往这边汇聚。
包括地气啊,生机什么的。
当然只是稍微改善风水的程度,而且过程缓慢。
要形成地灵宝穴,不知道多年后,要诞生出如黄天这般精灵,或许要等个万八千年,这块大石头,才会忽然崩开,崩出个精灵神祇来。
第二日,狩猎蛮人按照占卜的指引方向朝东而去。
而各种泥巴加干草捏成的东西,在篝火边烘烤晾干一晚上,已经定了形。
一大清早,顾不得吃东西,也顾不得祭祀,老巫蛮就前来查看这些泥块。
先是用手掰开来,发觉变硬了许多,虽然也能掰开,但需要一些力气了。
再仔细观察一番,发现有气泡的,有孔洞容易掰开,没有干草相连的,也容易掰开。
而没有起泡的,有草连着的便没有那么容易掰开……
鸟儿一点一点堆叠这些泥巴,筑出一个完整的巢穴来,最后变成可以容纳它身子的巢穴。
那么自己也可以一点一点堆叠,一点一点垒出一个大的“人巢”来。
老巫蛮手舞足蹈,在黄天面前如同羊癫疯一般,但又十分的虔诚。
黄天觉得这可能是最早期的“跳大神”,但是自己没有证据。
老巫蛮手舞足蹈之后,便将喜欢玩泥巴的那些个小孩叫来,让他们想办法挖来泥巴,割来干草,要开始学习堆砌人巢。
娃娃们很快去快乐的玩泥巴。
而老巫蛮则发现最近移植在周边的植物,原本都有些不适应,甚至要枯萎,现在却十分健康了。
这些都是部落之民之前挖来的会开花的植物,花瓣可以用来供奉黄天,便省去了采集的时间。
观察这些花的生长,叫老巫蛮似乎有些灵感,但又没有点透……
他没有看见,除却这些花在生长,周边还有一些小苗儿,也是新生发芽的。
原来蛮人收集来的许多浆果,野果,都是会有种子的,蛮人吃完果肉,吐掉种子,种子落在地上,若得了机缘造化便会发芽。
有些甚至被蛮人吃进肚子,再拉了出来,在掩埋排泄物的地方,一样容易长出苗来。
这都不需要蛮人们主动收集种子,收集苗木,只需驻扎的时间长了,周边自然会生长出这些东西。
但等着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点破这些来,可能还需要一些仔细的观察。
这就需要时间的沉淀,一代一代的学习,传承,并且加以应用了。
许多情况都是逼出来的,比如捕猎捕不到,只能想办法增加采集食物的数量,如此发现问题,才会解决问题。
第257章 四季时序,天地供养
狩猎是大事,祭祀也是大事。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今日的部落蛮民,狩猎到了一头野猪,一头鹿。
但是受伤的也多,有被野猪顶伤的,被鹿后腿踹伤的,有在奔跑的时候摔伤的,这些伤势在狩猎的时候,总是被血气激发所压制下去。
但到了现在,这种痛苦便如慢慢返回了过来。
纵然他们眼神是凶狠而坚硬,如同顶级的捕猎者一般自己舔舐伤口,默默用草木灰涂抹在上面。
老巫蛮将草药捣碎,用叶子给他们敷药。
随后一群蛮人围着猎物,开始分解。
妇女们带着孩童唱着狩猎胜利归来的洞歌。
这种歌曲和之前立下部落时候唱的洞歌又不一样,舒缓,悠长,不那么苍凉,像是呼唤,像是哼鸣。
歌声抚慰了伤员的疼痛,令他们从狩猎的紧张神情中轻松下来。
一股淡淡的自豪感,一种淡淡的大家庭的归属感,还有责任感,从狩猎战士们身上生起。
等待他们回来的,是亲人,是家人。
黄天聆听着洞歌,念起伏羲做琴,创出五音来,而五音最开始是为了治疗,是一种能量。
在众人的歌声之中,黄天也跟着慢慢附和起来。
众多蛮人第一次听见黄天的声音,事实上,黄天之前哪怕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也没有用语言和他们交流过。
歌声带着淡淡的神力,赐福的力量,将他们的伤口清理,镇抚了伤痛。
声音穿透了黑暗,到了很远的地方。
黄天借此,对五音之道略有领悟。
而这边分解了猎物的蛮人们,单独将头颅斩下,祭祀黄天。
一个鹿头,一个猪头。
这便是三牲祭祀的源头,牺牲血食。
黄天虽然不吃这些东西,但鹿和猪,都是大地之上,具有灵性的生灵。
这股灵性,现在通过祭祀,要来滋补黄天这具化身。
思考了一阵,黄天没有享用这些血食,只接受了这些灵性,只是花费了些心思,将其中夹杂的野兽被捕猎杀死之时产生的怨气,血煞浊气分离出来。
九洲也有三牲祭祀,是最宏大的祭祀之一。
但三牲祭祀,背后代表的是“礼法”。
以礼祭之则正,非礼则邪。
这里的蛮人,明显是没有“礼”这个概念的。
所以这种祭祀本质上,依然是属于“邪祭”。
但黄天还是接受了,因为礼这个东西,是文明之中慢慢衍生的。
失去了灵性的兽首,眼膜开始变得黄白起来。
部落蛮民欢呼起来,因为这代表神灵对他们狩猎这个行为的赞同。
再一个他们也认为,黄天之前给出了可以捕猎到猎物的占卜,如今给的祭祀,属于“报酬”,如果黄天不收,他们便会惴惴不安。
如今黄天收了礼,那么他们便会认为“卜”这个事情,是正常的,以后遇大事必卜,必占。
老巫蛮将祭祀之肉分配,将心脏分配给了最为勇敢的两个勇士,将其他的内脏分配给了部落的妇女还有孩子,因为部落人看来内脏富有营养。
肉食捕猎者,都是先吃内脏。
然后剩下的肉,一部分直接烤着一起吃,一些要烟熏烤干,做为过冬的粮食,至于皮毛,油脂,也都被妥善处理。
吃饱的蛮人围着一起,团着篝火,用自己的语言,讨论着狩猎时候发生的事情,老巫蛮也说出了自己要筑人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