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蜀山小半仙
……
昨晚,跟幽灵联系之后,孟严明立即跟牛马两兄弟开了个会。
当孟严明说出银行两字,牛马二人同样茅塞顿开,想到了关键。
于是,三人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并立即联系了朱刚,希望朱刚帮忙引荐,让白中天帮忙。
朱刚早就想帮三人做点什么了,三人对他有大恩,上次来不及招待,三人就走,本就让他心有愧疚。
如今有机会,且还是随手就能帮的,二话不说同意,并在昨晚联系了白中天。
有朱刚当中间人,事件自然顺利。
不就是查看交易记录嘛,不说白中天,就算是白建,也能轻松完成这件事。
于是乎,双方约定,今天下午,茶楼见面。
顺带一提,白中天、白建,昨天在西康,今天一早,就会回衡水县。
但碍于路途比较远,中午时分才能到,所以约在下午。
否则,如此简单的小事儿,根本不需要等那么长时间。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三点,孟严明独自离开安全屋,朝约好的茶楼而去。
至于牛海、马强,则是原地等候。
原因无它,牛马二人毕竟是警察,哪怕如今偷偷来到衡水县,并无人知晓。但为了安全考虑,还是能不露面、就不露面。
来到茶楼,进入包厢,里面已经坐着个人,不是白中天,而是白建。
开什么玩笑?这点小事儿,难道还要让白中天亲自跑一趟?
见孟严明来了,白建露出憨笑:“你好,我是白建”
孟严明也笑道:“孟严明”
简单寒暄,白建立马拿出一块优盘,然后递给孟严明。
孟严明很自然接过,并表示感谢。
原本吧,事情办完,两人就该找个理由,各自离去,毕竟不熟,帮忙也是看在朱刚面子上。
但孟严明发现,面前的憨厚少年,似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始终笑眯眯盯着他,貌似有话要说。
于是,他试探着问道:“白兄弟,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
白建腼腆一笑:“孟大哥,不瞒你说,尽管我年纪还小,但作为我父亲唯一的儿子,以后是要继承家业的。
所以,自从到银行上班以来,一直很努力,就想着做出点成绩,快快成长。
可是难啊!
我太年轻,不够成熟,能力也不够强,混了快一年,一点成绩都没有。
哎!”
孟严明什么人?他猜测,这小子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寻求帮助。
有了猜测,又不禁好奇:“我有什么地方,能帮到他的?”
都是明白人,既然猜测对方话里有话,孟严明准备验证一下。
再说,跟白家打好关系,绝没有坏处。
所以,他摆出一副老哥哥姿态:“白兄弟不要气馁。
谁说你不够成熟、能力不够强的?
我看呐,你只是缺少机会。
我相信,只要机会合适,你定能做出一番成绩”
“真的吗?”
“当然”
随即,白建脸上,再次露出憨厚的笑:“孟大哥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现在正好有个机会”
第245章 :大戏前奏
“果然”
一听这话,孟严明瞬间确认,他的猜测没错,对面这白家小子,想让他帮忙。
也不犹豫,他面露好奇:“哦,什么机会?”
白建那张憨厚的脸上,露出肃穆之色,义正言辞:“银行作为金融中转站,具备监管职责。
就拿衡水县来说,每年大额交易,都需要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合规合法。
但很多时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某些违法交易,我们是很难发现的。
而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哪怕发现点异常,也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无奈叹息。
这不,最近我发现几家挂牌公司很奇怪,判断有问题。
但,无凭无据,连上报的资格都没有,这让我难受,总觉得愧对自己的岗位,没有尽到职责”
听到这里,孟严明算是彻底明白了,暗自思索:“看来,他的意思,是希望我帮他调查调查,那几家挂牌公司。
事情本身倒是没什么,跟我的任务并不冲突。
本来,拿到银行交易记录,多半也是会查查的,属于顺水人情”
见孟严明低眉沉思,白建试探着问道:“孟大哥,你怎么了?”
闻言,孟严明微微一笑:“哦,没什么”
接着,话风一转:“我突然想起,我刚好有个朋友,擅长调查。
并且,巧的是,我那朋友,如今就在衡水县。
如果白兄弟信得过,要不,关于那几家挂牌公司,我让他帮着查查?”
“真的可以吗?”
“举手之劳”
“那就太感谢孟大哥了、、、、”
……
下午五点左右,孟严明回到安全屋,并把事情给牛马两兄弟,简单说了下。
接着,三人便围在笔记本电脑前,一起查看起资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衡水县去年一年的大额交易,看的三人暗自心惊,数额之大,完全不符合常理。
其中,白建口中那几家挂牌公司,便是其中佼佼者。
看到这里,三人顿时明白,为什么白建,要拜托他们调查这几家公司了。交易数额太大,还是挂牌的,明显有问题。
顺带一提,三人中,两个警察、一个线人,对其中猫腻,自然比一般人懂,这才一眼就能看出问题。
当然了,银行内部人员,其实大多数,也能看出问题。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了:“既然银行内部人员能看出问题,为何不去查?都是瞎子吗?”
实话说,很多事看似荒唐,但仔细一想,情理之中。
要知道,这些账目,明面上合规合法,完全符合监管标准,这是其一。
其二,都是人,别把所有人都当圣人,都有自己的顾忌。
假设你是银行普通职员,发现有个公司有问题。
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上报,并花大量时间、精力调查。
第二,假装无事发生。
先说第一个选择。
你上报,上面多半不会理你,甚至斥责你。毕竟,人家表面合规合法,你没事儿找事儿干嘛?
好吧,哪怕上面让你查,你怎么查?就不怕惹祸上身?
退一万步说,哪怕你最后查出结果,并成功解决了问题,你能有什么好处?多半还会结仇。
实话说,单位里,没人喜欢死心眼、不懂权衡的愣头青,大家只会远离。
而第二个选择,这就很好。
你无事,生活依旧平静、祥和,没人找你麻烦。
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不尽责,而是自保与理智。
举个例子,一个保安,难道要指望别人,遇到持枪歹徒,还上去刚?
别闹,都是打工的,拿着三五千工资,玩儿什么命啊!
总之,我想说的是,有时候,看待问题需要客观,无论是公职、还是私职,需要分情况。
毕竟,作为一名普通百姓,首先做的,是保全自己、还有家人。
为国为民、大公无私,那是大人物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等小民,量力而行即可。
言归正传。
整个晚上,三人都在研究资料,最后圈定23个目标,准备一一调查。
这23家公司,都是属于那种明显有问题,且问题不小的。
三人相信,等调查完毕,一定能发现点什么。
到时候,顺藤摸瓜,找出目标,指日可待。
有了明确调查方向,三人都很高兴,准备明天就开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