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63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事实上,湿地内嘉禾生态也一直坚持在用无人机飞播牧草和树种,只是存活上听天由命。

  西湖湿地也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

  但普通人不懂这些,甚至当地村民也不懂,说好的投300亿到敦煌西湖湿地,那钱呢?

  钱不来,那有些人怎么赚钱。

  所以,就免不了有人煽风点火。

  郭阳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儿,牛虎林的人不能动,但苜禾只在贵省有开展石漠化治理,应该可以分点人来。

  再招聘点当地人和团队,请导师帮个忙,东和农机再弄点机械来协助,这事应该可以先做起来。

  在心底把这事记下来,郭阳向众人说道:“走吧。”

  黑河流域的真正源头是祁连山核心区的八一冰川,也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水源地。

  走近那里,像城墙一样的巨大冰体横隔在天与地之间,冰川像瀑布一样从高山上垂下。

  郭阳站在冰川面前,心里那种震撼难以用言语形容清楚。

  但他知道这里不仅有冰川,也曾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天然生态博物馆’。

  现在虽然遭受了灾难,但他来,就是想利用植物拯救消融中的冰川。

  于是,在用无人机飞了一下周遭的情况后,郭阳就带队向一处看似寸草不生的流石滩走去。

  高山流石滩是一种地貌,仅出现在陆地上的高山冰缘带中。

  冰缘带是陆地上分布最高的自然植被带,位于稠密连片的草甸、灌丛之上,又在高山雪线之下,是一片接近荒芜的地带,其中充斥着岩块与碎石。

  流石滩在祁连山中很常见。

  走了近一个小时,郭阳等人才来到八一冰川另一侧雪山脚下的流石滩。

  接下来还需逆流而上,爬到山壁脚下。

  冰缘带环境严酷,夜间严寒,白日强辐射,昼夜温差大,以及终年不止的狂风,使得大多数生物都无法存活,因而植被稀少。

  只有少数拥有特殊本领的动植物,才能适应这里的恶劣环境,在此安家落户。

  众人在山脚下歇了会儿,吃了点东西补充体力,又各自喝了芜菁沙棘,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

  还别说,芜菁沙棘的效果很明显,喝了没一会儿,身体就缓过来不少。

  连存劝道:“老板,要不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几个吧,你和罗修在这里歇一会儿。”

  郭阳仰望那几乎通天的一大片石滩,说实话心里有点发怵,但种子搜集队的众人都面色平常。

  想来爬这种山,对他们来说稀疏平常。

  之前的一段路,郭阳就在种子商店上模拟过培育植物,已经有了不少成果。

  这山他可以不爬。

  然而,看着身旁连存、戴飞、杜晓、陈明杰沧桑皲裂的肌肤,郭阳没有胆怯之理。

  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要寻找更多、更美、更罕见的高山植被,不去勇攀高峰,怎么可以呢?

  “走吧,我没问题。”

  流石滩石如其名,除了少数大石头,大部分碎石会像水一样哗哗往下流。

  脚下去还没稳住就开始打滑,后脚还没跟上,前脚就开始往下溜,还是在高高的斜坡上往下溜,让人心惊胆战。

  然而,时不时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高山塔黄、梭砂贝母、紫堇等大小植物,却向他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第419章 返程;新的种子

  “哪儿有植物啊?”

  “我怎么没看到。”

  “戴风,你那眼睛是怎么长的,这么一个黑漆漆的玩意你都能看到。”

  “还真是神奇。”

  在这无边寂寥的山上,郭阳和罗修的声音时不时的响起,种子搜集队的几人则总是言简意赅。

  此刻,郭阳、罗修跟在戴风的身旁,三人就这么直接趴在碎石上。

  万年的日晒风吹把流石滩上的碎石打磨出一层黑亮润泽的包浆。

  但仔细观察,石块间隐藏着几片几乎同样光泽质地的叶片。

  “囊距紫堇,这是一种藏药。”戴风说道,其全身都裹在厚厚的衣服里,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也就三人一直凑得近才能听清他说的什么。

  “可以治疗瘟疫。”

  郭阳同样趴在流石滩上,这样节省体力,也更安全,而此时他的心神却沉入了种子商店。

  在一番试验后,最终选择了放过这株植物。

  因为不具备人工种植的可能性。

  观察了一阵,三人又继续向前,而连存、杜晓、陈明杰三人早已爬到更前面去了。

  这片流石滩以往种子搜集队也没来过,所以连存几人已经把这当成了上班,这就是他们上班时的状态。

  甚至为了照顾他们在后面观察,连存还刻意在一些难以发现和珍贵的植物附近留了标志。

  “高山大戟,也是种中药,可治治疮痈肿毒、手足皲裂。”

  “雪地虎儿草…光缘虎耳草…苞叶雪莲。”

  “大花红景天,只是现在枯萎了。”

  随着海拔的上升,植被越来越稀少,但有些植物却频繁的出现。

  当又出现一丛丛生草本时,戴风讶然的说道:“又出现了一株斑花黄堇,看来这片流石滩很少有人来啊!”

  “斑花黄堇很珍贵吗?”

  “还行,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一味珍贵的中藏药药材。”

  戴风再次趴了下来,说:“斑花黄堇有个特点,随着海拔的上升,其植株高度和分布数量都会有所上升,这点和其它植物相反。

  而且其是以种群式点状分布,群落中往往还会有风毛菊、景天、虎耳草、大黄等属的伴生种。”

  郭阳瞧了一眼附近,隐约能看到不少植物的踪迹。

  顿时,他又趴了下来。

  结果这次发现种子商店居然显示斑花黄堇具备人工种植的可能性。

  能人工种植就意味着可以相对大规模的推广,也就有更多可能性。

  想到这里,郭阳说道:“弄一节根茎出来。”

  戴风讶然了会儿,爬了一路,遇到的植物不少,但这还是老板第一次看对了眼。

  他也没有多说,默默的干起了活。

  大多数流石滩上的植物根茎都很深很长,斑花黄堇是例外,但其是簇生棒状肉质须根,取几根须根也不会让其死亡。

  不一会儿,戴风就弄好了,然后又继续往前。

  远远的,郭阳就看见了上方不远处插了一面小小的旗帜,这代表的是珍贵的植物。

  但郭阳什么都没看到,等走近了后,才看到了乱石堆中几片不起眼的枯萎叶子。

  “水母雪兔子。”

  “还真有。”

  这是郭阳此行的目标之一。

  其是天山雪莲的近亲,通常被称为“XZ雪莲”。

  雪莲在武侠小说中是一种充满神奇色彩的圣药。

  传说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能起死回生,无论受了多重的伤,只要一经服用,即能起死回生。

  现实中,雪莲的生长缓慢,虽不用上千年,但至少4~5年才能开花结果。

  花谢以后植株就会枯萎。

  其功效也没有那么悬乎,主要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高山不适症。

  在一些牧区,三五块钱就能从牧民手中买到,但就算这么廉价也导致水母雪兔子几近濒危。

  郭阳盯上水母雪兔子,也是因为其发达的根茎。

  作为多年生植物,水母雪兔子代表的是高山流石滩植物独有的进化策略和方式。

  其黑褐色的根茎非常粗壮,以抵抗流石滩上强风的袭击和大雪的覆盖;

  根块茎上着生着发达的根系,不但能抓紧地表,也可以穿透碎石而伸展到比较松软的泥层中吸收珍贵的养分和水分;

  叶片枯萎后,叶柄并不脱落而是存留在根状茎的基部,层层的枯萎叶梗纤维有利于植株保温。

  最奇特的是它的花序,头状花序上裹着厚实的被毛,其作用就像人穿的羽绒,这些毛具有良好的聚热升温作用。

  另外,水母雪兔子的厚实被毛结构对可见光范围内的辐照的反射百分比较高。

  这种种特性,如果换在一种更高大的植物上,就是一种极佳的保护冰川雪地的植物。

  按照惯例,郭阳依然收取了一部分根茎,然后又用碎石给其恢复原貌。

  找到了雪兔子,郭阳估摸着就差两类植物了,他抬头向上看了看,发现连存三人都停了下来。

  应该是找到了剩余所需要的植物。

  果然,没爬一会儿,郭阳就又看到了一株全身暗红色的柱状植物:塔黄,高山上的‘温室植物’。

  塔黄也是一种藏药,可治目赤头痛。

  同时也是优良的牧草,是高山冰缘带的群落构建物种,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可防风固沙,可为其他物种创造和改良微环境,是高山冰缘带最重要的植物之一。

  也是郭阳计划中打算大规模推广的植物之一,但塔黄的繁殖方式一般为昆虫传粉。

  所以怎么快速繁殖,还需要再细致研究一下。

  今天这一路其实碰到了不少的高山塔黄,但都没有这一株来的这么粗壮和高大,而且这里海拔更高,搜集的塔黄也更优质。

上一篇:我的99次完美狩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