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91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产品和配套的农业技术相结合,打造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效果比致富经更好,让人热心沸腾。

  这就相当于时下农资行业最热衷的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现场会,只不过嘉禾把它搬到了网上。

  互联网+农业,嘉禾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

  在他印象里,田间三会也是起源于天禾种业天玉1号,最好的品种遇到了好的营销方式,才让天玉1号在几年间称霸全国。

  如今,嘉禾又将它升级了。

  还是其它企业难以模仿的方式,国内只有一个惠农网,也没有嘉禾覆盖面如此之广的农业资源,想模仿也模仿不了。

  刘德树想起了郭阳自信的笑容,赞不绝口。

  “还真是一个厉害的年轻人!彻底颠覆传统化学农药或许不是他的戏言……”

  庄尘也意识到了五亩换大奔的巨大价值。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内的新农人也在频繁冒头,当这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嘉禾能走到哪一步?

  庄尘蹙眉道:“就这么看着全王生物发展壮大吗?澳新农已经在交割了,还有马克西姆-阿甘,这些投资的经营压力也不小。”

  “知道我为什么频繁和郭阳示好吗?”刘德树呵呵的问道。

  庄尘讶然,“为什么?”

  刘德树沉声道:“因为利益。”

  他站了起来,庄尘给倒了杯水,刘德树才说了起来。

  “全王在国内已经不存在阻碍,它最大的问题是出海,收购陶氏的部分业务是其中一环,但远不够。

  六大巨头都有上百年底蕴,渠道遍布全球一百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

  仿制药四小龙,其二已经是中化的囊中之物,剩下两个不会出售。

  你说,全王出海又快又好的方式是什么?”

  庄尘思考了一会儿,才慢慢捋了起来。

  “嘉禾有海外渠道,但底蕴远不够,有海外业务的也都是浅尝辄止。

  但涉及到种子和农药,尤其是农药,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产品登记,不登记不能在当地销售。

  有些登记简单,有些登记很难,每一个产品登记都需要付出几百万美元的成本。

  所以将国内农药出口虽多,但大都是卖给了中间代理人,也就是六大巨头,以及仿制药四小龙。”

  想到这里,庄尘心中了然,“刘总是想通过收购澳新农和马克西姆-阿甘,来做嘉禾的海外代理人!”

  “说对了一半。”刘德树哈哈笑道:“嘉禾的那位掌门人野心不小,这代理人的身份也不好拿。”

  “合则两利!”

  “理是这个理。”刘德树说:“但嘉禾即使同意,也是两条腿走路。”

第433章 突如其来的大单

  “植物源农药异军突起!”

  “植物源农药+天敌昆虫: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的最佳解决方案!”

  “笑料不断,植物源农药令人啼笑皆非的研发过程。”

  “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范例--蓉城石亭村的千亩稻田绣球农场!”

  “农药界的国产当红炸子鸡,抢占外资农药巨头高端市场份额!”

  五亩换大奔更新后,由于其研发过程的故事性,营造了轻松逗乐子的气氛,这让这一期视频的传播很快。

  五亩换大奔的受众大都是农业从业者,计划从事农业的人,或者对农业有兴趣的人群。

  往期的视频虽说质量也不错,但很难出圈。

  然而,这一期有关植物源农药的内容,因为带上了欢乐、农旅等元素,让很多人愿意分享、转发。

  在层层递进之下,视频的播放量一路走高,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

  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的概念也不断地发酵,其安全生态的理念备受推崇。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用更安全的产品呢?

  一两周的时间里,生物农药的热度都不减,与陶氏杜邦合并、孟山都与化工集团等企业竞购先正达,共同构成了近期农化领域的三大热点。

  由于环保组织的传播,全王生物植物源农药的名声都传到了国外。

  蔚来微博上有人转载了海外媒体的一些报道。

  有环保界人士认为植物源农药或许是解决美利坚‘转基因变异杂草和害虫’的一个方向。

  还别说,这种观点得到了不少海外人士的认同,认为值得尝试。

  植物源农药概念虽火,但产品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赢得市场。

  一直以来,全王的重点都是出口型中大型基地和种植大户。

  这个群体可以也乐于和厂家对接,对价格也不敏感,更注重农残等品质指标的特点,让速杀、青刈、新叶在这一领域硕果颇丰。

  除此之外,就是嘉禾自有的制种基地、种植基地等等。

  这两者占据了去年农药板块12.86亿元营收的绝大部分。

  但在国内,普通的大田作物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18亿亩耕地红线,90%以上都是大田粮食作物。

  这才是最大的农药市场。

  而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就是遍布全国各省区的农资供销社、农资连锁企业,以及广大乡镇上的农资店。

  在嘉禾内部,则是德农农资承担了这一角色。

  但德农农资的门店里,不只有全王的农药产品,也有其它公司的产品。

  一般农民家里最多就只有几亩地,一些甚至只有几分地、一两亩地。

  这样的小户庄稼人除了一些传统知名农药品牌,大都是不知道怎么用药的,多是靠农资店提供咨询。

  所以,农资店的推销是农药终端渠道上关键的一环。

  全王作为嫡系,有一定优势,但小农群体用药不多。

  比如南方水稻田,一家一户可能只有一两亩地,几小包药就能解决问题。

  但全王速杀在农资店的零售价很贵,一小包5ml需要12元,一亩稻田用2包,亩成本就是24元。

  小农群体对价格极为敏感,进口的康宽也只需要10元/包,其它国产的杀虫剂就更便宜了。

  凭什么你速杀卖那么贵?

  再者,康宽也是低毒农药,在防止水稻害虫上也效果极佳。

  “水稻用康宽,增产一百三。”这句广告语已经在南方部分县市开始传播。

  比普通农药贵,但能治住虫,能增产,又比速杀便宜,这就是农户选它的理由。

  不过,如今全王植物源农药从植物种植到制剂加工,都已形成规模。

  总得来说,全王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下降,现在主要是要摊派前期的研发投入。

  这两个星期里,郭阳同样走访了不少基地。

  阿魏戈壁是全王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植物原料来源,并配备了初加工厂。

  经历了前期的‘事故’后,规模化种植加工的优势开始凸显。

  云省的除虫菊、攀枝花的印楝树、乌拉特的狼毒等等也形成了体系。

  除此之外,文冠果能源林建设如火如荼,林下的常规中草药和植物也是全王的原料来源……

  当郭阳再一次回到兰市时,余秦刚好也在。

  “农药全渠道上的价格体系,全部都已梳理清楚,除了向德农等经销商让利,经销商也向下沉渠道的农资店让利,农资店降价向农民让利。”

  郭阳和余秦在茶几边相对而坐,余秦道:“终端渠道反馈很火爆,大田粮食作物这块已经撕开了口子。”

  “这一块的市场值得用数年,乃至十年以上的时间去开发,回报肯定是丰厚的。”郭阳笑道:

  “速杀也许可以去争夺一下全球第一杀虫剂的宝座。”

  他对这很有把握,原时空的康宽一直火到了2022年专利保护过期。

  在这十五年时间里,康宽曾连续10年在全球的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专利到期前,销售额直逼20亿美元。

  一直保持着全球杀虫剂市场销售额第一的位置。

  如今,从产品表现上来说,速杀稍优于康宽,拼的就是渠道了。

  “全球第一杀虫剂,果然还是老板更敢想。”

  余秦并不知道康宽原本的威名,即使知道,他也认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在海外渠道上,和六大巨头一比,全王差太多了。”

  “不只是全王,是整个嘉禾都缺底蕴。”郭阳沉吟道。

  “一下子想铺遍全球,很难。”余秦笑道:“除非嘉禾把先正达收购了。”

  “哈哈,我才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呢。”郭阳笑道:“在主要的农业大国投资建厂,向其它国家出口成品制剂,一样能赚取不菲的收益,也能让嘉禾的根基更厚实。”

  “就是时间上有点慢。”余秦说道:“三大品牌在海外的产品登记还在申请,光登记费用就是一大笔钱。”

  农药产品登记在海内外都是必走的流程。

  在全球最大农药市场:美利坚,一个产品登记的费用至少是500万美元起步。

  比如国内出口量最大的草甘膦,除了浙省新安化工、威远生化等大厂在美有办理产品登记,

  其余绝大多数厂商都是卖给了中间代理的六大巨头,后者在加工后转手倒卖的同时,也赚取了中间的丰厚收益。

  除了美利坚,欧盟,东欧乌克兰、罗马尼亚,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南亚印度等主要农药市场登记费也不低。

  全王三个主要品牌,想打开这些国家的农药市场,只是产品登记就需要投入4~5亿人民币。

  其它国家登记不难,但也要成本,也要资料数据。

  此外,还有关税问题。

  这一时期,国内原药出口的关税是6%,但加工成农药制剂出口关税就变成了9%。

上一篇:我的99次完美狩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