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97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于是,他更少参与具体事务的管理,一门心思的放在了生态治理和育种上。

  经历了和大领导的密谈后,红旗河工程实际上已进入了秘密的技术攻关中。

  在回来没多久,郭阳也参与了几次技术验证。

  包括通过祁连圆柏、冷杉等深根系植保改善水源涵养,减少工程生态破坏,抗旱固沙植物验证等等。

  祁连山国家公园、荒漠公园、敦煌湿地等项目的进展也极快。

  因为除了嘉禾,国家也出手了,投入了不少资金参与环境治理,同时采购的也是嘉禾植物品种,弥补了人力的不足。

  从自然能量积累的速度上,郭阳就能感受到个中变化。

  如果以前是涓涓细流,现在就是奔腾大海,一个月的积累能比得上以往大半年。

  但要说近期嘉禾最引人瞩目的成就,还是要数生物能源林彻底成了。

  历经五年,第一批文冠果和麻风树果都逐渐进入丰产期。

  专注于生物柴油的麻风果,其在南方的平均亩产量正式突破3000斤!

  一亩至少0.5吨生物柴油!

  如果忽略人工,每吨油的生产成本只有四五百元!

  成本低出天际。

  在应对能源危机上,具有绝对的战略性作用。

  同样的,文冠果的潜力不比麻风树低,在经济价值上更是超出许多。

  至此,这个秋天还没过,能源林就彻底站起来了,种植面积一天一个变化。

  同时,郭阳不仅享受到了能源林带来的狂欢,还体会到了生为人父的喜悦。

  第一眼看到那个小小的身影,躺在襁褓之中,皱巴巴的脸蛋,紧闭双眼,那一瞬间,嘴角不自觉上扬。

  “你好呀,郭芃野小宝贝。”

  “噗呲……”林可青看着郭阳铁汉柔情的模样,笑了出来。

  “现在好了,是个男孩,以后你没事就可以打娃了,但看这个样子你可能会下不了手啊!”

  刚出生的小孩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郭阳逗了一会儿就将小孩交给了月嫂。

  “辛苦你了。”郭阳笑道:“我看这孩子,以后一定是个听话的,可能没有打的机会。”

  林可青笑:“名字里可带着个‘野’字呢。”

  郭阳说:“这是田野的野,取自诗经‘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寓意充满生机的田野,和撒野可没关系。”

  “男孩子嘛,还是野点好。”

  “……”

  郭阳扭头看了看睡得香甜的郭芃野,嗯,应该不是个皮孩子。

  ——

  转眼又过了两月,北半球的农作物大部分都完成了收获。

  是一个丰年。

  即使陷入颓靡的美利坚农业,在今年也走了出来。

  然而,迎接美利坚农场主的并不是财富,而是雪上加霜的价格战!

  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牧草,只要是土地上出产的作物,都陷入了严重的供应过剩之中。

  农产品的价格一步步下跌。

  其实,只是多了一个变数而已,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了粮食全面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力出口。

  最大的消费市场没了,同时还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供应不过剩才是怪事。

  于是乎,生物能源再次重出江湖,北美、南美、欧洲都忙着推动用粮食加工生物燃料。

  即使国内,也进一步放开了有关限制。

  欧佩克成员为了应对挑战,也突然加大了原油的开采和供应,让原油降价,美帝又开始在中东挑事。

  郭阳略微有点慌,蝴蝶效应煽动的翅膀,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

  还好如今的嘉禾也够大够强,背后还站着一个巨人。

  到了12月末时,阿三的甘蔗再次进入丰收期,产量又一次超出预计,全球白糖价格应声大跌。

  澳大利亚、巴西、国内都有大量的制糖厂陷入深度亏损之中!

  惨烈!

  在此机会下,嘉禾糖业趁势在国内外发起了新一轮并购,农场和制糖企业都纷纷收入囊中。

  在嘉禾之外,国粮屯河的并购也堪称凶猛。

  郭阳估计宁高宁很可能也得到了高层的指示。

  因为在现目前面对来自阿三的重压之下,敢于逆势收购的企业都是勇士。

  以往的糖周期很可能失效了,陷入深度亏损的糖企股东迫不及待的想出售股份,这让收购极其轻松。

  嘉禾糖业和国粮屯河都在急速扩大之中。

  2013年初,南宁,武鸣。

  南宁糖业东江公司,同样迎来了一场大丰收。

  “天糖1号测产10吨!”

  “含糖率18%!”

  对东江公司总经理兰志鸿来说,这可能是近期最好的消息。

  天糖1号今年虽然只种了几千亩,但产量和含糖量都远超以往的新台糖22号。

  相比阿三的甘蔗产量也不落下风,在有关税和进口配额的保护下,并不虚来自阿三的进口糖。

  所以,东江公司今年虽然也亏损严重,却找到了应对的办法。

  而在不远处的一个村子里,向天山再一次来到了姜毅的沃柑果园,亲眼见证了其沃柑的销售过程。

  2009年种植,2012年便卖出了每亩7万元的高效益!80亩地一共收入了560万元!

  让负责拍摄和录制的五亩换大奔小组都感到‘羡慕嫉妒恨’。

  暴利啊!

  在这个橘花飘香的季节里,市面上只有从贮藏库中拿出来的普通脐橙。

  与它们相比,沃柑在品质上有明显优势。

  怀着复杂的心情完成剪辑和制作后,姜毅的农创故事上传到了五亩换大奔。

  标题也很朴素:亩产值7万元的沃柑。

  但效果却很炸裂,一经上传后,关注的粉丝就收到了推送消息,有人只看了个标题,就被吸引住了。

  如今已是德农农资分公司的副总武朝平就是其中之一。

  他现在正在一个小县城的茶馆里,桌上摆着笔记本电脑,还有几人和他一起出差。

  从五亩换大奔第一期开始,武朝平就每一期都会看,除了了解创业外,也是在保持行业敏感性。

  能上这个节目的都是些能人,时常就会有创新的东西出来。

  但看到这次的标题后,武朝平心里莫名一动,小声嘀咕道:“沃柑,不会是姜毅吧?!”

  恰好被他手的大区经理听到了,“姜毅?姜毅是谁?”

  武朝平笑道:“我曾经的下属,在速杀与康宽的竞争过程中,曾一起共事过两年。”

  “那可惜了,速杀现在稳居国内第一大杀虫剂的宝座,他还在的话,一年收入少不了,对了,他现在在做什么?”

  “回南宁种沃柑了,我感觉这一期五亩换大奔的主角可能是他。”

  “不会这么巧吧?”

  五亩换大奔热度虽然没有一开始高了,但也不是随便一个农户就能上的。

  “看看呗。”

  武朝平点开了笔记本电脑上的推送页面,其余几人也好奇凑拢了过来。

  只看了个标题,就纷纷发出了感叹,“卧艹,亩产值7万元,谁这么猛?”

  “武总,不会真是你以前的部下吧?”

  武朝平不确定的说道:“姜毅才回去3年多时间,不知道是不是他。”

  “那应该不可能,三年多的柑橘树,还是初挂果期,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产值。”

  话音刚落,武朝平就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还真是姜毅啊!”

第492章 水果热度;即将启动

  姜毅站在自家沃柑园的最高处,眯眼望着脚下绵延起伏的80亩果园。

  晨雾还未散尽,墨绿色的叶片间垂挂着拳头大小的果实。

  “咔嚓“一声脆响,他随手摘下一颗沃柑掰开,橙红的果肉瞬间迸出汁水。

  同村的果农老周蹲在地头抽烟,看着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忍不住咂舌:“后生仔,你这果子比黄金还金贵嘞!”

  这是武朝平笔记本上的画面。

  随后出现的文字和计算数据,才是让他咋舌,即使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五亩换大奔导演组向天山,在镜头前也倒吸了一口冷气。

  亩产6000斤,地头收购价12元/斤,亩产值7.2万元。

  80亩果园刨去成本,净利润超过300万元!

  “三年前这里还是甘蔗地。”姜毅用沾着泥土的靴尖踢了踢脚下的红壤,“我在德农的几年工资,全部都砸进了这片荒山。”

  镜头扫过连片的果园,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一片丰收景象。

上一篇:我的99次完美狩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