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武圣 第282章

作者:夜南听风

  哪怕能够通过五脏六腑的淬炼,壮大内天地来弥补一部分,但损失终究是损失了。

  那些六七十岁的六腑境高手,尽管看上去也能保持年轻时的样貌,和三十来岁的孟丹云等人没什么差别,元罡力量皆没太多损耗,但实际上最本质的精气却已有了很大的差别,不再旺盛,从活跃变得迟滞,这些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内里是在亏空的。

  便如不通武艺的凡俗众人,也许有的人天生体壮,到了六七十岁仍很有力气,能和二三十岁的壮年汉子较劲,可一旦摔伤、跌伤或者发病,很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

  这就是精元的内损。

  而武道的淬体之法,一步一个台阶,自外而内,练成五脏六腑后,就极大程度的壮大了自身的气血和根基,并且可以做到长久不饮不食,更大幅度的降低了精元外泄。

  最后一步迈入洗髓,更进一步剔除自身杂质,练就武体,洗髓伐毛,降住白虎,封闭一切身躯和外天地相连的通道,仅剩下唯一的玄关,至此即成无漏武体。

  无漏武体一成。

  宗师便可轻易活到一百五十岁以上,并且寿尽身死之前,都不会再有衰朽。

  这正因为如此,宗师和六腑境比起来才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差距,哪怕很多风云榜高手,都能比及一些才突破不久的稍弱宗师,但论起实际地位,依然不在一档。

  毕竟再弱的宗师,也是五十岁前突破到洗髓境,待得百岁之后,再怎么都能练成圆满武体,练就武道领域,达到付景元、冯弘升那样的层次,并且不会因年龄而衰弱。

  也许。

  风云榜前三诸如夏玉娥、华云笙这些存在,实力几乎能比及付景元等人,但他们的巅峰期没有那么的长久,他们达到那一步时年纪都不小了,尤其是华云笙,今年已近百岁,也没有太多时间能够维持巅峰,往后是会慢慢衰弱的。

  像很多五脏、六腑境的人物,为何在没有更进一步的希望后,都会退到小地方去开枝散叶,不辞辛劳的建立一族,他们大多也是为了能够在自己衰弱之后安度晚年。

  但宗师们却不需要。

  他们可以横行一世,直至寿尽坐化那一刻,才会衰朽下去。

  “我尚未打破玄关,修成无漏之体,寿数之长久就已经足以比及换血境,不知我到了洗髓境之后,再锁住自身精元不失,未来能够存活多少岁月?”

  陈牧仰头看去,看到的是光秃秃的岩壁,但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山川,望向天穹。

  尽管他的年纪才仅有三十来岁,但他终究是两世为人,他无法接受像天妖门那种为了延长寿命而化作妖物一样的邪法,可谁会不愿意活得更久呢。

  何况。

  纵是万年老妖,也会化作尘埃,千年王朝,也会归为尘土。

  倘若将武道修炼至尽头,真的能够触及到‘不朽’,那么他将不倚外物,持刀前行,堂堂正正的走出这条武道至高之路!

  “呼。”

  陈牧缓缓平复了一下呼吸。

  实际上在这封闭的山穴中,呼吸之间吞吐的也不是气息,而是天地元炁。

  他并未急迫,闭上眼睛缓慢的调整着自身状态,平复自身心境,正如练就玉骨则冲击五脏毫无障碍,练成无垢之体,冲击洗髓也当是轻而易举,只不过玉骨还有很多人能够练成,而无垢之体则并不存在于各种典籍之上,属于一个仅存在于设想中的境界。

  只是陈牧已将这个设想化为了现实。

  就这样陈牧闭目调息,直至周身气血一一抚平,体内元罡缭绕交汇,心灵似与肉体彻底合而为一之际,他的视野忽然一空,但见自己仿佛一下子跃升至另一个世界。

  目光所及之处,天地之间一片昏暗,仅有一条斜斜向上的阶梯,呈现在他的视线之中,在那阶梯的尽头,则是一团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玄光。

  似是一扇门,又似是一个关卡,又似乎就是这一片世界揉缩的那一点。

  打破它。

  冲出去。

  就是另一片天地。

  “这就是天地玄关……”

  陈牧仰望着那阶梯尽头的那一点玄光,不需思考,心中便已自然明晰。

  所谓玄关,既是存在于肉体上,又存在于精神上,是肉体、精神以及‘外天地’三者相交的一点,玄之又玄,而他眼前所看到的,便是玄关中的‘心关’。

  要彻底打破玄关,便要同时破开‘心关’、‘体关’以及‘天地关’,无论从哪一点开始都是一样的,唯有一鼓作气,三关皆破,才能终成宗师。

  陈牧本以为自己会由体关开始,没想到只是调整心境,便先一步看到了心关。

  “从心关开始么,也可以。”

  陈牧心神平静,到此之时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退缩和自我怀疑,踏步便登上了那一道阶梯,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去,走向那阶梯尽头的玄光。

  这一个个阶梯,看似仿若台阶,但实际上却堆砌着他至今为止所修的全部武道。

  踏、踏、踏、

  每登上一个阶梯,陈牧便看到了无数自己记忆中的画面,那是他苦修的‘磨皮’,是他苦熬的‘练肉’,是他修炼的虎魔锻骨拳,是他修炼的金玉磨皮法。

  每一步踏过,都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向他的心中点问。

  有悔否?

  有缺否?

  有憾否?

  这一句句话语仿佛是武道对他的质问,又仿佛是内心中对自己的发问,而陈牧的答案自然是明确且肯定的。

  无悔、无缺、无憾!

  这些点问丝毫无法影响他的意志分毫,也丝毫不曾阻碍他的脚步,甚至都不能让他稍微停滞一点,他的步伐始终平缓,始终稳定,一步步向上。

  自磨皮以来,练肉、易筋、锻骨、炼脏、淬腑……每一步他都是竭尽所能,历经艰苦和辛劳,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的练到极限,自然不会对自己的武道有任何质疑。

  踏、踏、踏、

  就这样陈牧步步登阶,终于来到尽头,看向那一团玄光,好似化作一道门户。

  这扇门由八种色光组成,每一种光华以及气息,陈牧都熟悉无比,这是他所练的乾坤八相,是他所掌握的意境之能。

  这扇门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玄关无悔,一旦过去,那便再也不可更改了。

  武者虽然能一直修炼意境,就像楚景涑这些人,哪怕突破宗师,也能继续去试着练完整的‘乾坤意境’,但他们却永远不可能练成‘乾坤武体’了。

  因为以什么意境突破的玄关,就奠定了什么样的根基,此后无法再更改,正所谓玄关无悔,从这一步踏出去,就注定了往后的一切。

  踏、

  陈牧在这玄关之前,没有丝毫的停顿,一步踏出,迈入其中。

  乾坤已是当世至强的武道,他走上这条道路,自然更不会质疑自身武道,何况他的武道意志也早已到了比及宗师的层次,这一条心关对他来说,可谓毫无难度。

  越过了心关,陈牧的意识一刹那间回到体内,就感知到自身的元罡内息汹涌澎湃,已是沿着他的脊柱步步攀升而上,抵达尽头,至颅顶玄关的边缘,在那里徘徊。

  这是体关。

  陈牧心中几乎没有任何波澜,就这么调动着元罡内息,凝聚于一点,然后一冲而上,耳畔响起仿佛冰面碎裂般的声音,那一道肉体的关卡犹如纸糊一般,一股而破!

第299章 终成宗师

  心关、体关皆破。

  这一刻的陈牧只觉得一股暖流从玄关一点绽放出来,流淌遍及全身,霎时间有种说不出的受用,恍若心意与肉体已经彻底合为一体,再也不分彼此。

  陈牧知道这就是灵肉合一,在心关体关皆破之后,精神与肉体再无任何屏障,像过去意境是意境,元罡是元罡,意境乃是依靠心意精神调动的天地之力,元罡乃是肉体练就的真劲,但当灵肉合一之后,这二者将合而为一,变得不分彼此。

  调动乾坤之力,将变成一种本能,举手投足间自然会有天地之力相随,无需再耗费心力去特意控制,这样一来对于力道和威能的掌控将产生一个极大幅度的提升!

  一般来说。

  只有到了这个境地,再经历一段岁月的打磨之后,将武体练到圆满,那么即使悟不出武道领域,也能依靠登峰造极的掌控力,练就‘三尺禁域’。

  而陈牧早在六腑境的阶段,就将武道练到了这个登峰造极的境界,而今灵肉合一,对力道的掌控则更进一步,他不知道换血境那种伟力归于自身是怎样的高度,但至少以他如今对于肉体和元罡的掌控力,在洗髓宗师之中能与他相比的,恐怕也是寥寥无几了。

  尽管论起元罡和调动的天地之力份量,并没有成长多少,但以这种灵肉合一的状态,对付之前的两个自己,几乎都是不在话下,更加凝练的力道也意味着更强的威力。

  “还没结束……”

  陈牧的心绪并未沉浸在实力的变化之中。

  他知道心关、体关皆破,看似已经完成了玄关的突破,达到了灵肉合一,但实际上只是一個表象,还有最后的‘天地关’需要越过,否则的话这种状态不会长久维持下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使得破开的玄关慢慢再次封闭,从灵肉合一的境界跌落。

  唯有破开最后的天地关,引天地之力灌体,洗髓伐毛,初步练就真正的武体,方才是彻底跻身宗师之境,固化一切。

  对他来说,心关、体关皆是轻松突破,最后的天地关自也拦不住他。

  寻常的六腑境,突破心关就几乎耗尽心神,突破体关就几乎将内息元罡损耗一空,到天地关就是强弩之末,因而无法越过,但陈牧这里几乎都是顺水行舟。

  一路磨砺的武道意志,攀登的又是乾坤武道,心关几乎毫无障碍,淬炼到极致的五脏六腑所具备的元罡,突破体关也是如顺水推舟,此时他心神和内息皆在巅峰,于玄关一点之中凝练之后,也没有太多的迟疑,便向外一冲。

  这一次的感觉却截然不同了。

  凝练在一起的元罡与心神,仿佛一下子刺入了一层极其浑厚的壁障之间,这层壁障由乾坤八相汇合组成,恍若试图撕裂的是整片天地的隔膜。

  只是纵然是乾坤之道,这条被称作武道中最艰难的道路,大宣立国千年以来,仅有九位修成洗髓宗师,换血境则一位不存的武道,在如今的陈牧面前依然拦不住他的步伐。

  凝练到恐怖程度的元罡,心意合一,甚至都没有再发起第二次的冲击,仅凭这一次便生生撕裂了那‘天地关’的屏障,让自己的心神与元罡内息,从玄关之中破出。

  恍然间。

  陈牧只觉得目光所及之处,视野为之变幻,犹如新生的婴孩降生天地,看到的是一副截然不同的光景,明明身处山穴的深处,但目光所及却不见山体,看到的是一片片灿烂的华光,是一条条奇异的丝线。

  这明明是在初步领悟意境,感悟天地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幻象,但此时此刻心神裹挟着犹如实质般的元罡从玄关破出,却是切切实实的看到了这些。

  “这就是大宣武典中所言的,破碎虚空,可见本相……”

  陈牧喃喃低语一声。

  这世间也有‘破碎虚空’一词,但描绘的并不是真正以武道打碎了空间,而是以武入道,照见天地的本质,窥见天地的真实本相。

  武道。

  武在前,道在后,是以武为路,以武为引,叩问天地之道。

  武最初诞生之时,尚且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是无数先贤前赴后继,最终开辟出了一条由磨皮起始,至换血为终境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是从模仿牛熊虎狼等兽,到观江河山川为引,最后由小见大,由点滴入道,直至破开玄关,达观天地,也即武道之宗师。

  远方。

  那灿烂的天地是如此的引人瞩目,恍若这世间最美的光景,陈牧在这一刻仿佛看到了比他所看过的任何意境图,都要更直指天地本质的景色。

  他的心神节节拔高,由玄关破出的元罡也是渐渐与天地交融,意识仿佛就要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掌控住世间万物,得到自在与超脱。

  但。

  差不多就在陈牧的心神几乎要完全交融在天地之间时,伴随着一声轻叹,那散开的念头迅速的收敛,散溢出的元罡从玄关再次返回体内。

  唯有在天地关初破的时候,心神会受到天地的牵引,而拔出体外,这个过程既凶险,却又是一种机遇,因为心神交融天地,所看见的是真正的天地本质,再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心神所感受到的那一切更直指武道最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