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只有成立网络交互中心,把我们的数据联通在一起,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选择我们的服务。
nsf网的政策太死板了,它甚至不允许学生在上面交换橄榄球门票。
但我们的网络不受限制,大家可以在上面做任何事,这是真正的网络自由化。”
为了更直观的体现这种网络互联的局面,迪恩在地图上摆上了几家网络运营商的logo。
“有了网络交互中心,我们连接在了一起。”随着寥寥几道线的勾勒,代表着私营运营商的线条也渐渐囊括进了地图上的大多数州。
“ibm的ans部门是单一的运营商,它能提供的在线内容有限。
想象一下,完成互联后我们能做到哪一步?”
不用他们回答,迪恩早就对这一切深思熟虑。
“compuserve的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邮箱,通过交互中心和aol的用户实现跨服务商的沟通。
psi的用户和uunet的用户,可以在同一款软件上聊天或者进行游戏。
大家虽然从不同的地点接入了网络,但我们在同一个网络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分享信息。
加入组织的运营商越多,我们的网络内容就越丰富。
毫无疑问比起单调的ans,我们的网络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大!”
好吧,迪恩描绘的场景确实打动了这里的大多数人。
虽然美联网和aol属于竞争对手,spi和uunet也属于竞争对手。
但只有把蛋糕做大,大家才能分的更多。
至于美联网和aol在这个网络中,如何争取更多的用户订阅自己的服务,这当然各凭本事。
同样的道理,用户开通网络服务选择spi还是uunet,这也是两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
“迪恩,成立网络交互中心的话,技术上能实现吗?”初来乍到的杜安,还不了解组织的运行原理。
对于他的疑问,aol的史蒂夫.凯斯笑着回答。“迪恩在很早之前已经做过了技术验证,并且还得到了科学基金会办公室的认可。”
“哇哦”杜安惊讶的看了眼迪恩,“我很好奇,斯坦福都是你这样的天才吗?还是说这属于特例?”
“这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看待它了”迪恩笑着开了句玩笑后,才回归正题。
“技术上确实已经通过了验证,不过考虑到大家的通信协议有些区别。
交互中心的路由器和网关可能需要单独定制,我个人建议选择思科。
他们的产品是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ibm和联邦政府都在使用。“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异议,不过绝对中立的第三方组织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成立的。
“so…关于商用互联网交易所”罗伯特口中的这个交易所,就是大家为这个组织所起的名字。
“我们是否该为它制定详细的规则?比如网络交互中心的地点、是否需要向通信委员会报备、以及彼此的收费标准?”
成立这样一个组织涉及到方方面面,罗伯特的这个问题算是实质性的开始探讨它成立的细节。
“就像我当初建议的那样,商用互联网交易所必须绝对中立。
它的管理负责人由在座的各方轮流坐庄,这是大家平等沟通的前提条件。”
为了防止内部出现歧视性的现象,迪恩必须保证所有参与方都能轮值。
“我同意”,“我也没有意见”…
会议室里大大小小的代表,都举手赞同迪恩的提议。
在面对ibm这个庞然大物时,大家都明白这是最合理的做法。
“另外关于收费问题,交易所的成员只需缴纳固定的费用,以支付设备和维护成本。
每个成员也都必须承诺不按传输的信息量收费,否则我们依旧不会是ibm的对手。”
现在的ibm是按照上网流量收费,这就和后世的手机流量费一样。
但迪恩认为这是无比愚蠢的规定,要不了一年用户就会被ibm昂贵的收费标准吓退。
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宽带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ibm以kb为单位的收费模式,就是在为自己挖坑。
它太贪婪了,运营商的成本并不会因为传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不过也正是ibm的贪婪,给了私营运营商机会。
现在美联网和aol的网络服务都是计时收费,虽然依旧昂贵,但比起ibm还是要良心许多。
因此对于迪恩不按流量收费的承诺,在场的众人都没有反对,毕竟他们本来就是这么做的。
“ok,数据互通、不按流量收费,对比ibm我们已经有了两大优势。”
当然迪恩为了对付ibm,想出来的办法可不仅仅只有这两处。
第180章 迂回战术
半场会议下来,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显。
ibm因为天时地利的原因,牢牢把控了nsf网大部分的主干线。
拥有这些线路,ibm的ans部门开展网络业务几乎轻而易举。
更妙的是它的客户也几乎是现成的,那些大学、研究所、政府机构在选择网络服务商的时候。
很显然ibm更容易获得他们的青睐,这些机构需要为自己的数据安全考虑。
所以不知名的私营服务商,很难在这些客户群体中和ibm竞争。
而自大的ibm仗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傲慢的拒绝了为其他网络服务商提供数据传输的支持。
对方之所以有底气这样做,除了是因为拥有硬件优势,它和科学基金会办公室的利益捆绑关系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瞧瞧当初ibm发表的那份“双标声明”就知道了,这么明显的歧视行为,但科学基金会却保持了沉默。
这二者之间的承包合同要是没有猫腻,在座的所有人都不信。
不过怀疑只能是怀疑,有些游戏规则大家心知肚明。
而且他们还不能撕破脸,因为没有人敢保证网络私有化之后,科学基金会是否还会继续监管互联网。
联邦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联邦政府也没有做过任何说明,一切都处于迷雾之中。
当然也因为有一个足够强大的ibm,站在了所有人的对面。
今天大大小小十几个在线服务商才能坐在一起,共同商讨应对ibm的办法。
既然前者拒绝了所有人,并且独霸了nsf网络。
那大家就联合起来再建一个网络,这個网络属于抱团取暖,同时把ibm排挤在外。
“我大概统计了一下”迪恩看着手中的资料,“商业互联网交易所成员,所有的用户加起来大概有一百多万。
这其中包括了纽约州的政府机构,俄亥俄的企业用户,弗吉尼亚的各种研究组织。
很明显这些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大多是企业内部用户,私人用户只占据了很少的一部分。”
纽约州的用户是由spi贡献,它当初是承包了nsf网在当地的运营,用户多为大学和当地政府部门。
俄亥俄和弗吉尼亚的用户,则主要是由美联网和uunet他们贡献,用户多为企业。
这些机构性的用户虽然是主流,但他们的活跃度比私人用户低。
而商业互联网交易所成员制订的规则又是以时间收费,没有活跃度那就没有利润。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还是和现在昂贵的网络服务费用有关。
“据我所知大家的收费范围大致都在5~30美元一小时不等,这视地区和服务而定。
那么为了尽可能的吸引用户,我想知道,这还有下降的空间吗?”
“我们很难再降低费用”亚当斯无奈的摇摇头,“uunet还在扩张期,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硬件建设。”
迪恩看了看其他人,他们也是差不多的理由。
“所以对于如何从ibm那里抢走更多的用户,大家有什么计划吗?”
一百多万的用户规模可不足以和ibm抗衡,想要成为未来行业的话事人,他们需要更大的市场。
听到迪恩的问题,亚当斯理所当然的耸耸肩,“当然是在更多的地区提供网络服务,这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客户。”
“你们在铺设自己的线路对吗?”迪恩若有所思。
“没错”亚当斯和施拉德尔点点头,“为了保证数据畅通,主干线部分我们选择了光纤,它们很烧钱。”
使用光纤做主干线?这当然很烧钱!
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光纤的价格一般是铜线价格的5~6倍!
“为什么要选择光纤?”迪恩有些搞不明白,既然他们在抱怨成本,为什么还要选择最贵的那一个?
“因为nsf网的主干线也采用了光纤。”亚当斯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就因为这?”他的回答,差点让迪恩一口气郁闷的上不来。
“没错,我们不想让用户觉得uunet的设施比ibm差了太多,这不利于业务宣传。
而且一个叫戈尔的参议员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它使用的也是光纤。
这个计划现在很受欢迎,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它。”
“oh~god!”迪恩苦笑着摊了摊手,“这个计划是面对未来的,我们现在就跟进是不是太早了。
至于针对ibm的业务宣传?就因为这没人关心的理由,你们竟然硬生生的把自己的成本拔高了5~6倍!”
“没人关心?”亚当斯怀疑的看了眼迪恩,“可是ibm”
“听着亚当斯”迪恩示意对方听自己说完,“没人会关心你们用的是铜线还是光纤,用户更看重的是服务。
而且铜线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40gbps,知道nsf网使用光纤后最快的传输速率是多少吗?1mbps!
这远远达不到铜线的上限,更达不到光纤的上限。
限制网速的不是线路的材质,而是网关、路由器这些硬件设备。
nsf网之所以使用光纤,那是因为它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0km,铜线却只有100m。
在进行跨州的长途传输中,光纤确实会是更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