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185章

作者:安静的想

  当迪恩在楼下见到黑色的林肯汽车时,就知道是华尔街的人来了。

  西海岸这里的人从来不开林肯汽车,它们太古板、太严肃,远没有各种跑车受欢迎。

  来到楼上会议室,果然那位费舍尔先生正坐在那里,面带微笑的和大卫.摩根塔勒他们交谈。

  气氛很和谐,但迪恩却吃了一惊。

  因为这位费舍尔先生,竟然穿上了运动衫外套和卡其布衬衫?

  他的装甲翼皮鞋呢?他的细条纹西装呢?还有那别致的袖针呢?

  “嗨,迪恩!天呐,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理查德热情的给了迪恩一个拥抱。

  “额费舍尔先生,见到你我也很高兴。”迪恩满是怀疑的看了他一眼,这真的是上次一丝不苟的华尔街来客。

  “叫我理查德就好了。”他敞开自己的衣领,“我喜欢加州自由的海风,这让我感觉自己充满了活力。”

  理查德故意放松的表情有些生涩,但他已经很努力了。

  现在供求关系转变,摩根士丹利想要得到承销比特公司ipo股票的机会。

  理查德依然记得上次,自己来这里时见到的情景。

  他那价值3000美元的西装与丝绸领带,在加利福利亚休闲风的t恤和短裤海洋中显得与众不同。

  所以他在努力改变自己,他期望能融入他们,哪怕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也不错。

  迪恩古怪的看了眼故作轻松的理查德,老实说他还是喜欢对方之前的老钱做派。

  大卫.摩根塔勒朝他耸耸肩,瞧,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第217章 定价

  “好吧,理查德,我想我们这次可以进行更愉快的交谈?”

  迪恩没有在意他时不时扯动的运动衫衣领,看的出来这样的装束并没有让他那么放松。

  “当然,这一次摩根士丹利必定会竭尽所能,拿出最具诚意的方案。

  瞧,在华尔街的知名投行中,我们依旧是第一个来拜访比特公司的人。”

  论行动力理查德确实比同行们迅速了很多,就像他第一次接到阿瑟.洛克电话时一样。

  他不确定自己横跨北美大陆飞过来是否会有收获,但只要有生意,他就来了。

  “很好,欢迎你们再次来到西海岸。”迪恩很满意对方的态度,这才是投行服务时该有的样子。

  “我喜欢西海岸,我喜欢这里自由的海风。”理查德张开双臂,仿佛在拥抱他所见到的一切。

  在华尔街那么多年,理查德明白了一个真谛,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生意而服务。

  他的祖上乘坐“五月花”号来到了北美大陆,论传承在美利坚也属于家世显赫。

  他喜欢古典主义风格,从豪华办公室的装修到西服袖口上的袖针,目光所及之处一切都很考究。

  但为了拿到承销比特公司ipo股票的机会,理查德可以完全抛弃它们,换上他以前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沙滩风。

  对于华尔街的人来说,必要的时候可以配合客户改变自己的审美。

  “ok,很高兴你这么说。”迪恩和他简单的拥抱了一下,“我们坐下来谈吧。”

  随着一杯杯的咖啡被端上来,会议室的气氛也轻松了少许。

  “那么这一次摩根士丹利准备对我们的ipo,提出哪些建议?”抿了一口咖啡,迪恩主动挑起话题。

  “ipo的目的是为上市公司,筹集经营或者扩张所需要的资金。”理查德朝众人摊手道。

  “所以这取决于比特公司准备融资的额度,以及准备释放的股权比例。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它们决定了比特公司的估值和股票定价。”

  听到理查德的问题,众人对视一眼,然后都把目光集中向了迪恩。

  “这次ipo我们准备融资1亿美元,释放5%的股权。”

  迪恩无比自信的报出了比特公司的目标,在此之前他们内部已经有过了一轮讨论。

  大卫.摩根塔勒捏着烟斗的指关节隐隐发白,瓦伦丁则低头慢条斯理的剪着雪茄。

  只有杜尔一人敢直直的盯着理查德,那平静之极的目光仿佛在说:小子,想好了再回答。

  至于阿瑟.洛克…,好吧,他干脆错开了目光避免和理查德对视。

  他担心对方会用目光质问他,阿瑟,比特公司的这些人都是疯子吗?

  是的,阿瑟.洛克觉得他们都疯了!这一轮的估值是当初摩根士丹利报价的整整两倍!

  曾经他们还坐在一起,齐声批判杜尔15亿美元的不切实际。

  结果,短短一周之后,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

  “噢~天呐!”果然听到迪恩的打算后,理查德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他第二次上门,他已经做好了迪恩狮子大开口的准备。

  但这绝不包括,在上有一次估值的基础上“直接翻倍”这个选项。

  “这太疯狂了,迪恩!融资1亿美元,释放5%的股权,这意味着比特公司的估值是20亿美元!

  迪恩,相信我,你根本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甲骨文、莲花、微软,他们成立并上市后几年也达不到的高度,没有人会对此持赞同意见的。”

  “理查德,比特公司值这個价。”迪恩据理力争,“你看到了,我们的ip电话业务有多受欢迎。

  还有你们华尔街分析师的评估报告,这难道不是对比特公司的认可吗?

  最重要的是我们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7400万美元,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理查德。”

  “迪恩,伱听我说。”理查德努力用双手比划着,“估值,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比特公司,也不是由摩根士丹利决定。

  你可以对自己估值20亿美元,甚至是100亿美元,但这没有意义。

  重点是市场是否承认它,投资客是否认可这样的价值。

  如果估值太高,股票定价超过大家承受的范围,那么没人会对比特公司的ipo感兴趣。

  摩根士丹利能做的就是辅助比特公司,把股票定价到市场所能接受的临界值附近。

  我们的佣金和比特公司的股票息息相关,从利益上来说我们目标一致。

  所以我希望你能明白,我们是伙伴,而不是谈判的竞争对手。”

  理查德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错,承销商是在辅助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定价。

  彼此双方都希望顺利把发行的股票卖出去,也就是找到愿意接手的大型投资机构。

  对于经验丰富的承销商来说,比如摩根士丹利,他们会提前评估新股的潜力。

  哪些客户会对这些新股感兴趣,以及他们大致能接受的范围,摩根士丹利内部都有大概的预估。

  当这个价格超出内部风险专家给出的警戒值时,摩根士丹利当然要慎重考虑是否承销此次ipo的新股。

  “但是我们合作的方式是包销,这其中显然有较大的利润差异。”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马库斯提出了质疑。

  包销,顾名思义,就是承销商和上市公司签订协议,以固定价格买下全部的发行股。

  承销商再把这些发行股卖给一级市场,也就是各大投资机构或者基金。

  通常再次转卖的价格会高于包销价,这部分的差价就是承销商的利润。

  马库斯认为摩根士丹利在故意压价,以此来获得更高的差价,并赚取更多的利润。

  理查德被这个天真的问题搞的哑然失笑,“come on,我以摩根士丹利的百年信誉担保。

  我们包销的价格和转售给一级市场的价格,不会有超过8%的波动。

  如果差价超过一定的比例,我们甚至可以签补偿协议。

  此外,包销的风险极大,我们必须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利润。”

  现如今在ipo过程中,包销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对发行人而言风险极小。

  只要和承销商签下协议,上市公司的融资基本就算完成了。

  剩下的股票如何发行,以及最终被卖给谁,这和上市公司关系已经不大。

  因为即使卖不出去,承销商也会进行兜底,上市公司融资的钱依旧会到账。

  而在整个过程中,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风险都被转嫁到了承销商身上。

  所以作为承担高风险的回报,通常股票差价也会给承销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但是这个回报率基本都限制在一个范围内,比如刚刚理查德所说的8%。

  这是华尔街上百年金融历史所沉淀下的规则,马库斯所担心的那种巨额差价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因为承销商在定价时,有两个互为掣肘的目标。

  首先,作为公司代理人,他们希望尽可能提高给定数量的股份的价格。

  同时,出于保护自家公司免于遭受损失以及维护自身市场声望的考虑。

  承销商力图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出售全部的发行股份。

  怎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卖出全部发行股?当然定价更容易让潜在的客户感兴趣。

  通俗的说就是定价低了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定价高了又影响承销商在投资机构那里的声誉。

  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对股票有一个合适的定价,这对于华尔街来说是一门艺术。

  因为有这样的制约关系存在,所以摩根士丹利并不会故意低估比特公司的估值。

  毕竟差价的范围已经大体框定,而且基准价格越高,摩根士丹利赚的也越多。

  1美元的8%和10美元的8%,那可是两个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听了理查德的解释,迪恩他们总算对ipo的定价规则有了比较详细的印象。

  其实大卫.摩根塔勒、杜尔、瓦伦丁,以及阿瑟.洛克他们都知道这个规则。

  作为风险投资人,他们参与过不止一次的ipo。

  甚至瓦伦丁在去年思科上市时,就和摩根士丹利有过一次合作。

上一篇: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