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307章

作者:安静的想

  它的竞争对手是迪士尼,而且这可能只是第一批资金。”

  卡森伯格执掌过迪士尼动画事业部,所以他深知要打造可以和迪士尼动画抗衡的工作室,就必定要烧钱。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因为一部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至少两年起步。

  而卡森伯格为什么要把迪士尼列为竞争对手,好吧,这里面的恩怨情仇有点长。

  事情还要从84年说起,那时候迪士尼陷入经营危机。

  然后高层请来了派拉蒙影业的总裁迈克尔.艾斯纳和华纳兄弟影业的副董事弗兰克.威尔斯。

  当时卡森伯格是艾斯纳的下属,他跟着后者一起从派拉蒙跳槽到了迪士尼。

  在上班的第一天,艾斯纳就指着窗外停车场对面的一个建筑,对卡曾伯格说,“那个地方现在归你负责了!”

  那里就是迪士尼动画部门,此后十年他见证了迪士尼的复兴。

  这家风雨飘摇的公司市值从14亿美元,一路飙升到了280亿美元。

  就在这时候,迪士尼的左膀右臂之一弗兰克.威尔斯,因为直升机坠毁而意外身亡。

  咳~,又是一个牢大。

  而这件事也成为了卡森伯格,离开迪士尼的导火索。

  几年前艾斯纳曾经向卡曾伯格承诺过,“如果威尔斯离开,你就接替他的位置。”

  现在威尔斯真的彻底离开了,然后卡森伯格就去找艾斯纳暗示自己应得的位置和酬劳。

  但艾斯纳避重就轻,他岔开了话题。

  几次之后,卡森伯格终于失望,他直接挑明。

  “如果得不到提升,我将会离开迪士尼。”

  结果几个星期后,艾斯纳就联系了自己的律师,然后辞退了卡森伯格。

  不仅如此,他还拒绝支付卡森伯格应得的那一小部分红利,大概一亿多美元。

  同时也阻止迪士尼董事会给予他任何东西,艾斯纳彻底抛弃了卡森伯格。

  这一切发生时,43岁的卡森伯格为艾斯纳工作了19年,这是他全部的职业生涯。

  他曾以为艾斯纳会珍惜他的忠诚,至少会把他当成自己人。

  但是现实让他的所有幻想,连带着多年来的辛勤工作一同灰飞烟灭。

  卡森伯格对艾斯纳的仇恨无需多言,虽然他从未在媒体面前承认过此事。

  但这次成立新动画工作室的动机,他毫不掩饰。

  迪士尼就是他的复仇对象,他深知自己一个人无法抗衡巨头之一的迪士尼。

  所以他找到了同样影响力巨大的斯皮尔伯格,以及擅长商业竞争的大卫.格芬。

  其实斯皮尔伯格一开始并不同意大卫.格芬的入伙,因为他觉得后者是一个可怕的人。

  他为了达到商业目的往往不择手段,对待前老板的态度更是让人诟病。

  但卡森伯格说服了他,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人物,才能让梦工厂尽快打开局面。

  不过仅有他们三人还不够,因为就像刚刚说的,动画制作是烧钱的玩意儿。

  他们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且那个人最好是他们的朋友。

  迪恩的出现正是时候,他和斯皮尔伯格刚刚完成了一次大满贯式的合作。

  最重要的是他有钱,非常有钱的那种。

  在三人期盼的目光下,迪恩又问了一个问题。

  “我可以得到多少股份?”

  “三分之一,然后我们三人会额外再筹集一亿美金。”卡森伯格立即给出回答。

  迪恩对这个数字不置可否,好莱坞的规则果然和硅谷有很大的不同。

  在硅谷,出资的风投往往能拿到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但好莱坞却反了过来。

  他承担了新工作室80%以上的资金,却只能拿到33%的股份。

  这个估值可一点也不便宜,而且的估值的对象完全基于这三个人的资源和影响力。

  “我需要考虑一下,你知道的,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当然,梦工厂会在10月份宣布新工作室的成立,我们有四个月时间来筹划它。”

  大卫.格芬不着痕迹的点了一句,他的画外音就是迪恩大致有两到三个月的考虑时间。

  “我会的”迪恩笑着点点头,“其实我觉得电子游戏也是一门好生意。”

  最后一句话,他是对斯皮尔伯格说的。

  嘀嘀嘀

  凯特琳拿着电话走了过来,“boss,是杜尔先生。”

  迪恩向三人打了个招呼,就起身去接电话。

  “迪恩,有一笔投资你感兴趣吗?”

  “什么?”迪恩一愣。

  “关于手写电脑”

  “come on,你的eo公司已经卖给at&t了~”迪恩差点想挂断电话。

  “不,这次不是我的生意,我只是当一回中间人。”杜尔连忙解释道。

  “说说吧”不是你的项目就好,迪恩还以为这家伙拿自己当冤大头呢。

  “比尔.坎贝尔,你应该认识他。”

  “财捷的ceo?”迪恩有点印象,这是财捷今年刚任命的执行董事。

  作为影响力非凡的大股东,迪恩和他聊过。

  “是的,他手中有类似的项目,他也知道你曾经买走了go公司的penpoint系统。”

  其实比尔.坎贝尔不仅仅是财捷的ceo,他还曾短暂担任过go的执行董事。

  所以他和杜尔认识,甚至和迪恩很早之前也有过一面之缘。

  “他为什么不自己找我?”迪恩奇怪道。

  “因为你没接他电话。”杜尔语气古怪。

  “什么时候?”迪恩有些不明所以。

  “昨天晚上。”

  好吧,迪恩回头看了庄园内的某个房间。

  那时候他正在开多人会议,不穿衣服的那种。

  “所以到底是什么项目?”

  “比尔以前一个下属在搞的pda公司,名字叫palm。

  他们最近在寻找投资,比尔知道你手里有相关系统,所以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

  迪恩眉头一挑,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我大概后天回去。”

  “那我让他联系你?”

  “ok”迪恩准备挂断电话。

  “对了,探索者2.0准备什么时候推出?”

  “快了,最多两个月,我们还需要再多些准备。”

  “我等你的好消息。”杜尔心满意足的挂断了电话。

  “史蒂夫,今晚再开一场派对,这次换到我的别墅里怎么样?”迪恩转头朝草坪上的三人问道。

  “没问题,我保证来的都是好莱坞女郎。”大卫.格芬哈哈笑了起来。

  “good!”迪恩准备再调整一晚,然后就回硅谷开始干活。

  相比起来,那里的生意更让他感兴趣。

第323章 Palm

  palm公司其实在92年就已经成立,那时候go公司正遭遇一系列的经营危机。

  尽管如此,后者主打操作系统的经营策略,还是给了杰夫.霍金斯很大的启发。

  当杰夫.霍金斯还在grid系统公司上班时,他就是公司里最具创意的一员。

  这家公司是最早开发手写电脑的先锋企业,著名的grid compass在82年就已经问世。

  在公司内担任开发人员的杰夫.霍金斯,也在几年前,就提出了一套如何识别文字的理论。

  基于这些成果,他开发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手写识别系统,palamprint。

  这与微软等采用整个单词与常用单词词典,做对比的方式不同。

  palamprint将每个字符,分别与单个字符的四五种不同形态进行比较。

  这种方式大量节省了系统资源,并且识别结果相对准确。

  有了这套手写识别系统后,grid顺理成章的推出了gridpad。

  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手写电脑,它受到了许多企业和政府客户的喜爱。

  他们非常期待拥有一款能随时访问数据库的设备,個人备忘录也是这些政企人员的刚性需求。

  得益于palamprint识别系统的性能,gridpad卖的还算不错。

  在88年的时候,它甚至被个人计算机巨头之一的坦迪收购。

  但可惜grid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内部也没有独霸市场的野心。

上一篇: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