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356章

作者:安静的想

  尤其是华尔街,在前段时间,网景自砍浏览器业务时,唱衰的人不在少数。

  现在被网景给予厚望的探索者3.0推出后,它的表现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股票的后续走向。

  事实证明,网景无愧于浏览器市场的霸主。

  仅仅使用体验,它就比上一版本又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得益于windows95的视觉应用组件,新平台的浏览器在ui界面的审美上,更上一层楼。

  反应速度以及部分操作优化后,收获了用户的大量好评。

  因为来自媒体的风评作用,华尔街立即做出反应,在当天网景的股票就上涨了5%。

  此外网景的应用商店模式,也引起了众多的讨论。

  大家隐隐觉得,网景或许又开创了行业先河。

  它将产品本身以免费的方式无偿分发给大众,然后通过平台的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

  这种全新的互联网模式,冲击着传统行业的运转惯例,大家都在等待市场的进一步反馈。

  不过华尔街的分析师,已经在埋头撰稿。他们大胆分析,网景将会带来的新的革命。

  “免费+开发者计划”,将是互联网的未来,网景正在创造历史!

  相比于行业和华尔街的只关注不动作,微软这里是真的急了。

  盖茨担心的噩梦终究出现了,是的,网景的应用商店就是微软最担心的东西。

  他们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自由、且有众多扶持计划的开发平台。

  最重要的是这个门槛低到不可思议,人人都能成为开发者,也人人都能在平台上推出自己的作品。

  这是连微软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因为软件开发的门槛太高,小团队无法承受失败带来的损失。

  盖茨再一次召开了高层会议,他把浏览器的优先级拔高,排在了msn之前。

  他再一次强调了互联网对于微软的意义,并且浏览器是控制用户接触互联网内容的接口这一事实。

  于是9月底,距离windows95推出刚刚一个月,微软就把他们的导航者浏览器从plus附加包里移了出来。

  并且无需用户下载,windows95会在检测到计算机联网后,直接在后台更新这款软件。

  然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当很多用户第二天打开电脑后,会发现他们的桌面上多了一款软件——导航者。

  它就这样突兀的凭空出现,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同意。

  只不过此时的人们,对计算机还不太了解,也还没有足够的信息隐私权认知。

  所以对于这一幕,大家只是嘟囔两句就过去了。

  在互联网草莽时代,软件耍流氓甚至没什么代价。

  于此同时,微软也在和计算机制造商合作。

  他们要求预装系统中,必须包含导航者浏览器的组件。

  这是准备从源头上大力推广自家的浏览器,然而事情的过程不太顺利。

  因为微软的浏览器太烂了,它不能给计算机制造商带来任何品牌增色。

  或许是知道理亏,微软暂时并没有强制这一规定。

  不过他们的为了推广导航者浏览器,能玩的花活远不止这些。

  比如凡是windows95的用户,系统设置的默认浏览器,就是导航者1.1版本。

  是的,经过了一个月的突击,微软对导航者进行了一次小版本更新。

  虽然使用体验依旧太差,但已经勉强能承担浏览器的作用。

  只不过这次强制习惯的默认设置,终于让很多用户开始感到不满。

  他们不想使用和一坨屎一样的导航者,网景的探索者3.0可以秒杀微软几条街。

  于是知道的人手动更改默认浏览器,把它改回了原来的探索者。

  不知道的用户,只能打电话给微软,来投诉他们的强盗逻辑。

  然而微软的客服大多敷衍了事,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投诉电话。

  不过有人路见不平准备拔刀相助了,能打败微软的,现在只有网景。

第366章 耍流氓

  “微软正在强制windows95的用户,使用他们的导航者浏览器!”

  办公室里克拉克急得团团转,他比ceo巴克斯代尔还要着急网景的未来。

  “微软正在挑战it行业的道德底线,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

  巴克斯代尔气愤的把手中的报纸,揉了揉扔进了垃圾桶。

  这些收了微软的公关费,正厚颜无耻鼓吹前者互联网战略的记者,让他非常恼怒。

  至于杜尔,他早就已经破口大骂过盖茨的无耻,后者总能一次次的想出恶心又让人无可奈何的手段。

  好吧,大家预料到会面临微软的竞争,但对方手段的肮脏程度依旧刷新了众人的认知。

  偷偷更改用户的默认浏览器设置?这和强盗有什么区别?这是在玷污美利坚的民主灯塔之光!

  “迪恩,你怎么看,我们需不需公布微软的厚颜无耻?”克拉克准备利用媒体,来曝光西雅图在浏览器市场的不正当行为。

  “windows95总计卖出了多少份?”出乎意料的,迪恩先关注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克拉克和巴克斯代尔对视一眼,他们很奇怪迪恩为什么要关注这些。

  “五周大概买了700多万份。”尽管纳闷,但克拉克还是告诉了他答案。

  “一个多月700万份,真是令人惊叹的数字。”迪恩知道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地位,大势已成。

  不过确实不能再这样下去了,700万已经是相当庞大的用户群体。

  虽然现在探索者3.0领先太多,绝大多数用户都会把默认浏览器手动更改回来。

  但架不住微软日积月累的轰炸,有些人懒得动,说不定最后就成了探索者的用户。

  而且随着微软的后续版本更新,这个趋势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所以网景这里不能毫无回应,他们得教教微软该如何守规矩。

  “把这些证据素材都保存起来,至于媒体曝光尽力就行,但不必过于纠缠。”

  你可以说微软不正当竞争,甚至也可以去起诉,但最终的结果并不能把它怎么样。

  按照正常规律,这样的案件拖個几年都不是问题。那时候再纠结这些,意义已经不大。

  “然后呢?我们总不能一直处于防守位置,谁知道微软那里还有什么更无耻的手段。”

  克拉克不想这么轻易放过,他觉得网景如果不给点颜色给微软看看,他们就会得寸进尺。

  “巴克斯代尔,你有什么建议?”迪恩把目光转向了网景的ceo。

  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这段时间也把网景打理的蒸蒸日上,所以迪恩想听听他的想法。

  “我认为微软之所以有如此激烈的反应,那是因为我们的应用商店击中了它的痛处!”

  “噢~,详细说说。”迪恩露出了饶有兴致的眼神。

  “瞧瞧我们的应用商店,最近吸引了多少慕名而来的开发者就知道了。

  在探索者3.0推出之前,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些激励计划,但最终感兴趣的开发者只有不到一千人。

  情况在一位高中生,利用网景的应用商店赚了上百万美元后,就有了显著的改观。”

  巴克斯代尔所说的例子,其背后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特拉华州的高中生。

  他是一名计算机爱好者,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极客。

  因为早早开始接触互联网,这个年轻人精通各种编程语言。

  最近两年开始大热的超文本和javascript等,自然也不在话下。

  恰巧网景在招募开发者,为探索者浏览器制作各种各样的应用插件。

  于是这位学生就把自己编写的一个标签页插件,提交了上去。

  这个插件可以帮助用户自定义自己的标签页,比如把雅虎的搜索框挪到一个单独的页面。

  与此同时在它的下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把一些常用的网站按照logo图标重新排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几乎是在设计浏览器的首页布局。

  不仅如此这份插件,还支持标签页更换各种主题,这可以让它看起来更精美、更赏心悦目。

  甚至在征得网景官方的同意后,用户的设定好的偏好,可以同步到官方服务器中。

  这样在下一次打开后,用户就可以直接使用之前编辑好的标签页。

  这个插件实用性非常高,并且功能丰富。

  在应用商店推出短短两周后,就被下载了近200万次。

  遵循网景的官方建议,特拉华州的这名高中生,将自己的插件定价为1美元。

  200万次、1美元,扣去分成后,这名高中生赚了140万美元。

  虽然还有一部分税需要缴纳,但对普通人而言,这依然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毫无疑问,这名学生成了特拉华州家喻户晓的人物。

  前来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他们纷纷想把这来自互联网的传奇故事,分享给大众。

  甚至为了顺势宣传网景的应用商店,巴克斯代尔还在记者的镜头前,亲自将网景开出的支票递到了那名高中生手上。

  轰动性的新闻就此诞生,网景的应用商店一炮而红。

  “现在我们每天会收到上万份,来自全世界各地开发者寄来的作品。

  互联网的新经济模式,注定将要载入史册!网景已经成为了一面旗帜!

  微软在恐惧我们!他们害怕这种模式会摧毁微软的根基!”

  浏览器就是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就是第三方软件开发者。

上一篇: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