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3,暗海 第484章

作者:神想出去浪

从一大早开始,赵刚接连暗访了十多家门店,大部分门店的情况都非常糟糕。

店中的服务员工作状态非常懒散,态度傲慢,甚至当着他的面还发生了与顾客争吵的情况。

说是说暗访,但赵刚很清楚,在会上说过的事,底下的人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是这个态度,这说明大家装都懒得装了。

赵刚对此毫无办法。

集团的财务已经十分紧张,盈利每个月都在下滑,进的钱越来越少,花钱的地方却一样也不少,好不容易回笼的资金当然要先保证投入再生产。

因此,赵刚也只能削减员工的福利待遇,这样一来,自然又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虽然改制已经改了好几年,但大家的思想并没有转变过来,总想着手里端着铁饭碗,还有国家兜底,这么大的福旺粮油,是不可能倒的。

但赵刚心里清楚,今时不同往日了!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福旺粮油最终的命运就是破产、拆分重组。

实际上,像赵刚这样的干部,受到的影响并不算太大,换个地方继续当官就是了,真正没了着落的还是普通工人。

这样的话,赵刚已经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过很多次了,可却根本无法扭转大家的观念,赵刚很生气,也很想不通,大家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只剩下最后两家粮油店了,这两家店也是福旺粮油在南城市最大、流水最多的两个门店。也许这里会好一点吧……

赵刚心里默默的想着。

转过一个街角,粮油店已经出现在了前方,可赵刚却突然停下了脚步。

“赵总,怎么了?”赵刚身后的南城总部负责人愕然问道。

“等等!老孙,往后退一退,咱们稍微等一等!”赵刚拉着老孙退回了转角,自己则是伸出头往粮油店方向望了过去。

赵刚看的不是粮油店,而是粮油店对面的小吃摊,他看到小摊上坐着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安小海和麦晓喻。

“那不是陈总和小玉秘书吗?他们怎么会在这里?…”赵刚眉头大皱。

在赵刚看来,安小海和麦晓喻出现在这里非常奇怪,尤其是他们还坐在路边摊上,这两个人哪里像是会吃路边摊的人?

赵刚注意到,安小海和麦晓喻的注意力似乎全都在对面的粮油店上,只要稍微留心,很容易能看出来。

“目标已经感受到微风,重复一遍,目标已经感受到微风,他正在街角处观望,报告完毕!”

耳机里传来了1号的报告,安小海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此时,刚好有两个中年妇女提着两桶油和一些调料走出粮油店,安小海立即给麦晓喻使了个眼色,麦晓喻则是在一个小本子上认真记录起来。

“赵总,究竟怎么了?”老孙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这什么情况,又试探着问了一句。

“老孙,你看到那两个人没有?”赵刚指着路边摊上的安小海和麦晓喻问道。

“看到了,是那一男一女吗?这两个人怎么了?”

“告诉你吧,那个男的姓陈,是一个大老板,听说是做能源行业的,我前阵子在聚会上认识的,那帮红港商人对他毕恭毕敬,他好像对我们集团是有些兴趣的,只是那天人太杂,我没机会跟他深聊。”

“啊,那太好了!如果他肯投资我们,那大家下个月的奖金就有着落了!”老孙立即高兴起来,搓着手说道。

赵刚咬了咬牙没说话,心中不免长叹,所有人关心的只是眼前的利益,似乎没有一个人真的在为将来着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呼~

赵刚长舒了一口气,咬着牙一言不发的继续看了下去,慢慢的,他终于看出一些门道来了。

安小海和麦晓喻应该是在统计门店流水,这让赵刚的心里燃起了一股强烈的希望。

首先,在会所里,当赵刚提出资金需求时,安小海表现得非常平静,简直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安小海这种反应可以做两种解释:

一是完全没兴趣,所以他赵刚胃口再大,安小海也无所谓;另一种就是,他提的数目对于安小海来说算不得什么大钱,完全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赵刚原本以为是前一种情况,但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后一种情况!

其次,安小海带着秘书亲自来考察门店,这种做法深受赵刚的认可。

赵刚好歹是一家大型国企的老总,各种场面见得太多了,形形色色的人也见得太多了。

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往往心高气傲,他们更善于夸夸其谈,真正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却没有几个。

安小海体现得非常沉稳,他在用最笨的方法考察福旺粮油的盈利能力,这种方法虽然看上去很笨,但却是最有效的。

最后,赵刚非常欣赏安小海的内敛、务实以及超强的行动力,先不跟你扯那么多,先亲自衡量出你的实力,再与你谈其他,如果看不上眼,那就提都不要提。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干大事、能干大事的人!

在这一瞬间,赵刚对安小海评价,一下子拔高了好几个层级。

安小海和麦晓喻一直在记录流水,渴了饿了就在路边摊上随便点点东西吃,两人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晚上7:30粮油店关门,安小海和麦晓喻仍没有离开,而是开始统计记录到的数据。

赵刚一直站在转角处默默的看着他们,越看心里越是佩服,他原本还在担心安小海不会观察太长时间,从而导致得出来的数据不准确。

要知道,粮油店在不同时间段,流量差别是非常大的,可安小海和麦晓喻,几乎可以说是在这里坐了整整一天。

不过安小海和麦晓喻越是这样,赵刚心里就越没底,万一人家得出了结论,完全丧失了对福海粮油的兴趣,那该怎么办?

像这样的人一旦得出了结论,下定了决心,他人就很难左右了。

“我说陈总,那个赵刚怎么还不过来啊?我都快累死了!”麦晓喻轻轻的咬着门牙,闭着嘴巴小声问道。

“他在纠结,在患得患失”,安小海微微一笑:“不过应该差不多了,他再不过来我们就要走了。

再说了,他也该饿了,说不定一会儿他会请我们去吃顿好的。”

“啊!…”麦晓喻目瞪口呆,忍不住狠狠捶了安小海两拳:“你怎么不早说?我刚吃了两碗云吞面!”

“喂,小玉秘书,你不要跟我搞的这么暧昧好不好?一会儿老赵还以为我是个玩物丧志的人……”

“你说什么?”麦晓喻的目光变得危险起来。

“对不起!我错了!”安小海秒怂。

赵刚活动了一下麻木的双腿,这才发现自己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老孙早就顶不住先行离开了。

赵刚见安小海和麦晓喻好像已经有了离开的意思,他咬了咬牙,终于从拐角处走了出来。

第585章 第一轮交锋

“陈总你好,小玉秘书好!”

赵刚隔着老远就大声打起了招呼,安小海赶紧起身,迎上前去,伸出手和赵刚握了握。

“陈总啊,辛苦了!”赵刚感叹道:“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一个青年企业家难能可贵的务实、细致和执着。

不容易啊!我自叹不如。

其实,我在一旁看你们很久了,怕打扰你们统计数据,才一直没过来。

我看你们统计得差不多了,现在也刚好到饭点儿了,我请二位一起吃个晚饭吧,我已经饿得不行了呢,呵呵!”

“也好,我也很想跟赵总好好交流一番,学习学习,上次的场合又不太合适,所以没把握住机会,这次刚好可以长谈一番。

您比我年长,还是我请你吧。”

“哈哈,太好了,那我们走吧!”

三人就在附近找了一家看上去不错的饭店,要了一个包厢。赵刚让安小海点菜,安小海点了三道菜,赵刚又补了三道。

席间,赵刚并没有聊工作上的事,只是和安小海扯了些家常,直到晚饭结束,服务员撤走残羹剩菜,换上了茶水,谈话才进入了正题。

“陈总,你考察了一整天了,我很想听听你对我们福旺粮油究竟是个什么印象?”赵刚深吸了一口气,眉头微皱的问道。

赵刚的问话让安小海对他的印象也有了加分,看得出来,赵刚是真心实意想要带着福旺粮油好起来的。

“这个…赵总想听实话吗?”

“想,当然想!”赵刚猛然抬头看着安小海说道:“我也跟你说实话,我们福旺粮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我心里很清楚,我是真心想听听你的看法的。”

“可实话往往会很扎心。”

“没关系,我不怕,你大胆说,我绝不会生气的,我老赵,这点心胸还是有的!

只要陈总说得对,我都能接受,如果你说错了,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就好。”

“好,那我就实话实说了!”安小海点了点头,表情严肃的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才说道:

“赵总看到我脸上这道疤了吧,我相信你也听人说了,这是我在押运LNG船经过南方海域时,遭遇海盗留下的疤痕。

因为经历过生死,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有了改变。

做能源生意虽然赚得多,但风险也非常大,一次失败很可能就会倾家荡产,所以我决定转行,从事一些安稳的行业。

考察了一圈后,我觉得粮油行业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毕竟老百姓每天都离不开柴米油盐。

我第一次见到赵总时,其实就有了合作的心思,只不过我对这个行业了解的实在太少,所以我决定先做一番深入了解,然后再去找赵总聊,要不然连个话题都找不到。

没想到,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我刚刚做完调研就遇上赵总了,这也算是天意吧。”

安小海的开场白听得赵刚连连点头,在商场上,作为掌握主动的一方,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会选择打压对手。

安小海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这让赵刚倍感亲切,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我对赵总的第一印象非常好,赵总是个务实而真诚的人,所以我就花了些时间,对福旺粮油做了一个还算全面的考察。

我发现福旺粮油具备几个非常大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其他企业很难比拟的。

第一,福旺粮油的供销链条非常健全,销售网点遍布整个江南区域,尤其是海东海西两省,更是深入到了几乎所有乡镇;

第二,福旺粮油的门店产权都是自己的,这样不但非常稳定,还能节约大量成本,成为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

第三,福旺粮油的品质非常好,这也是为什么福旺粮油能存活到现在的根本,我们的产品哪怕卖得贵一点,门店里的服务人员哪怕态度差一点,仍然有不少消费者会一直选择购买。

第四,福旺粮油经营的时间很长,又是国企,群众基础非常好,不需要再花费成本让消费者采信。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来的福旺粮油的优势所在。

当然,福旺粮油还有很多优点,但这些优点只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我就暂时省略了。

好,既然有了这个初步的印象,我就在想啊,如果我要进入粮油市场,成为福旺粮油的竞争对手,我该怎样,将福旺粮油这些优势一一打破。”

赵刚猛然一呆,他完全没想到安小海话锋一转,居然转到了这个角度。

安小海没有理会赵刚的反应,而是继续说道:

“第一,针对福旺粮油的供销链条,我觉得要击破并不难。

供应方很好解决,无非就是价钱而已,我手上有钱,我只要把收购价格提高个百分之五到十个点,我相信供应商会把原料卖给我的。

至于销售,也好办,现在全国各地的超市正在蓬勃发展,我直接进超市,就可以解决至少三分一的销售问题。

剩下的三分之二,就由遍布各处的小卖店、夫妻店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