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道真人
“债券需要有抵押,我的抵押,就是梁山泊未来收益。”
“这样,梁山泊的人,有了债券之后,上至头领、头目,下至小兵、喽啰,都会更加积极。”
“我在山寨中的权威,也能更进一步!”
思路打开,卢俊义头脑之间,瞬间闪过无数个主意。最终,他将自己要发行的债券,起了个“记饷”的名字,充作梁山泊的粮饷,承诺在获得招安、或者取得根据地后,再将记饷兑现。
“发放记饷之后,梁山泊的人,若想将其兑现,只有跟随梁山泊,继续征战一途。”
“否则,他们以前的付出,那就毫无收获。梁山泊的其他人,也不会容许人退出,坏了自己钱财!”
“这样,梁山泊的凝聚力,就能更进一步。我也能通过这件事,增强自己权威!”
控制一支军队,向以钱粮为要。卢俊义向梁山泊的人发放记饷,固然透支了自己未来收益。但是,他却能通过这手段,将梁山泊的人员,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不至于遇到困难,就有士卒逃窜。
“此事必须尽快,当做施恩之策!”
想到了这个好办法,卢俊义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件事当做自己当寨主后,对山寨的封赏。
而且,他也想要和其他人商量一下,将这个记饷政策,如何安排得更加完美,收买山寨人心!
“山寨之中,只有柴进、李应、宋清、蒋敬几人,精通钱粮之事。”
“但是柴进的名望太高,李应、宋清又掌着钱粮司,这件事交给他们,那是断不可行!”
“倒是蒋敬,如今他的审计司,并无什么事情。暂时负责记饷,倒是并无不可!”
梁山泊人员简单,审计上面本就没有多少事。由蒋敬专门负责,实在有些浪费。
因此,想到如今记饷之事并不牵扯到实际钱粮,卢俊义打算让蒋敬这个“神算子”,暂时兼管这件事。
“还可以让他培训人员,为以后开办票号,或者类似票号的机构,提前做些准备!”
想着,卢俊义立刻命亲卫,将蒋敬请了过来。让他组建记饷处,专司记饷之事。
蒋敬这些日子虽然忙着审计司的事情,却并非没有余力。听到卢俊义让他为山寨兄弟记饷,顿时来了精神。
只是,想到如今山寨中的情况,他又有些担心地道:
“寨主,如今山寨之中,多有家在梁山周围之人。”
“这些兄弟有的家中极为穷困,甚至有亲人饿死。”
“若是他们以父老穷困为由,想将记饷兑现,那该如何是好?”
第176章 括田所、花石纲(修)
“梁山泊的兄弟,竟然有亲人在家中饿死?”
“难道大宋天下,已经到了如此境地吗?”
听到蒋敬所言,卢俊义皱着眉头,说道。
他是大名府的员外,不但家中豪富,对山东这边情况,也是不大了解。所以,在听到蒋敬所言后,卢俊义眉头紧皱,显得极为不解。
虽然他知道宋徽宗穷奢极欲,将大宋搞得民生凋敝,却也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山东地界,竟然有人饿死!
苦笑一声,蒋敬道:
“元帅有所不知,自从王荆公变法以来,朝廷政令多变,残民、害民之举,可谓数不胜数。”
“尤其是今上即位后,不但痴迷享乐,更是崇信道教,大修宫庙殿堂。”
“蔡京等奸臣为了逢迎圣意,不但巧取豪夺,更是设立括田所,强夺四方田地。”
“梁山泊之所以能立寨,阮氏兄弟等人之所以上山,便是因为朝廷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划归西城括田所。为了收取租税,先后杖死良民千余人。”
“若非活不下去,这些梁山泊的渔民,又何必落草为寇呢!”
说着,蒋敬叹了口气,又想到江南那边。山东这边只是因为受到括田所的毒害,但是江南那边,在花石纲荼毒之下,形势却更劣几分。
以他估计,只怕用不多久,江南就会起一场大乱子。若非自己是湖南潭州人氏,在江南始终受到摩尼教的排斥,他也不会带着黄门山的人马,来山东投靠梁山了。
卢俊义虽不知这些曲折,但他却敏锐察觉到,这件事情之中,有着他的机会。
如果说,他能将这件事情解决,那么梁山泊的周围,都会成为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即使招安不成,自己也有根基。
转着这些念头,卢俊义却没有说出。而是向蒋敬道:
“既知兄弟们的困难,我这个做寨主的,如何能够在梁山安坐?”
“这样,蒋兄弟你在记饷之时,注意记录哪些兄弟家中有着困难。”
“若是愿意上山的,我梁山泊来者不拒。”
“若是不愿上山的,我们就按功劳,允许梁山泊的兄弟,把一部分记饷兑换之后送回去。”
“这样这些兄弟有了盼头,以后对我梁山,自然也就会更尽力!”
蒋敬闻听此言,心中大是称赞。不过,他却仍旧问道:“若是有兄弟既没有立下功劳,家中又有困难,那该如何是好呢?”
呵呵一笑,卢俊义道:
“若是那样,就按他们资历,从晁天王上山开始,如今在梁山待了几年,就按几成发放。”
“这样既照顾了老兄弟,山寨其它兄弟,也会理解这些!”
晁盖上山是五年前的事情,以此计算资历,梁山泊大多数人,连记饷的一半都拿不到。这样一来,提前兑换记饷的人,也就不会太多了!
上一篇:假面骑士开局一群老逢魔
下一篇:玄幻之太虚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