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的小泰迪
“可!”
……
有朋堂内,公孙玲珑身穿青绿华服,快乐的像个两百斤的孩子一样,娇声笑道。
“请问兄台,可知道鸟么?”
苏越正襟危坐,淡然点头。
“这自然是知道的。”
公孙玲珑见苏越入套,笑得更开心了。
“那可知道这空中飞鸟,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呢?”
“我觉得它应该是快乐的”
苏越对着有朋堂外招手,使用了超人系召鸟果实的力量。
很快,一只背部为橄榄色,腹部为黄翠色,眉眼好似用笔画上去一般的画眉鸟,灵活的落在了他的手上。
“啾啾!”
这画眉转着自己的小脑袋,有点奇怪的看向苏越。
这个两脚兽叫自己做什么?
看着停在自己手上的画眉鸟,苏越笑着开口道。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
“啾啾!”
画眉就好像听懂了苏越的话一般,像个人类似的,拍了拍自己的翅膀。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
“啾啾!”
画眉在苏越的手上跳了跳。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快乐你就点点头!”
“啾啾!”
画眉一边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轻轻的点着头。
全场死寂。
公孙玲珑:O_o
李斯:(一-一)
伏念、颜回、张良:0_0
其他儒家弟子:(×_×)
苏越放手,让这只飞鸟重回天空,对公孙玲珑笑道。
“公孙先生,你也看见了。我问了三遍,这只飞鸟连续三次表示它很快乐。”
公孙玲珑:……
“这小鬼!”
她用面具遮住自己的脸,咬牙切齿,心中暗恨不已。
作为名家传人,公孙龙之后,公孙玲珑堪称辩和之道上的职业选手。
从幼时开始,她便参加过大大小小数十场辩和之术,常胜难败。
但是,她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样破局的!
我问鸟快不快乐,你就找来一只鸟?
那我要是问凤凰快不快乐,那你是不是还要找来一只凤凰啊!
你这么牛,你咋不上天啊!
别说对苏越并不了解的公孙玲珑和李斯。就算是与苏越相熟的张良,同样被他惊到了。
“子常居然还有这么一手驱鸟之术?”
他们都不认为,刚刚的那些动作真的是画眉自己的想法。
在场几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流沙四天王之一,白凤。
对方驾驭着一只巨大的白鸟,一样精通驱鸟之术。
“真是好一手驱鸟之术!平日里烦闷之余,陶冶情操确实不错。”
看着苏越,李斯缓缓点头,道。
“继续吧。”
显然,他并不认可这一局是公孙玲珑输了,而是苏越请求了‘场外援助’。
同样,伏念也觉得,用驱鸟之术获胜,并不符合儒家的规矩,也无法‘以理服人’。
所以,他对苏越道。
“子常,继续吧。公孙大家是名士,不要再用这种小道。”
“是,先生。”
苏越对着伏念一礼,再次看向公孙玲珑。
辩和继续。
PS:感谢‘碧落血影’的1000起点币打赏!好吧好吧,原本打算这两章连贯剧情明天一起发,你们这么说,那第二更来了。
第四十五章 语出天下惊
第二局,公孙玲珑不敢再小看苏越。
她脸上两百多斤的快乐笑容收敛起来,多出了几分气急和凝重,对苏越问道。
“请问这位兄台,胜与败是不是相反的?”
“当然不是。”
苏越轻轻摇头,故作奇怪的看向公孙玲珑。
“难道公孙先生认为,未胜就是失败吗?那现在公孙先生未胜我,就代表着公孙先生已经失败了吗?”
公孙玲珑:……
你这不按照常理出牌啊!
正常人不都觉得胜和败应该是相反的吗?
她被苏越的反驳一时噎住,只能问下一个。
“那么,生与死是否是对立的呢?”
“生与死,当然不是对立的!”
苏越再次摇头,让李斯眉头紧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辩和之术,或者说辩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顺着对方的意思走。
一旦你按照对手的思路思考下去,进了别人的套路,当然就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所以,辩论中,最重要的就是抬杠!
于是,苏越拿出了一个抬杠界十分有名的理论,稍微变幻了一下。
正所谓万物皆可薛定谔。
“公孙先生,现在假设在一个不打开就无法分辨的盒子里,有一只猫,而我们在盒子中释放了一定量的毒气。”
“这些毒气,有一半的可能将会杀死这只猫,同时也有一半的可能,猫将存活下来。那么,再打开盒子之前,能否判断猫的生死呢?”
公孙玲珑勉强笑道。
“哈哈哈哈,小兄弟之前都说了,盒子不打开就无法分辨,那当然是不行的。”
“然也。”
苏越一脸‘孺子可教’的点头。
“所以,既然根本无从判断猫的生死,也就代表着生与死乃混沌,又如何能说是对立呢?”
这道理和白马非马一样,看似荒谬,但偏偏作为名家公孙龙之后的公孙玲珑,最无法反驳。
所以,她再次吃瘪。
这两百多斤的孩子握紧了手里面具,在心里默念‘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深呼吸好几次,赶紧又换了个问题。
一旁,张良脸上已经带着淡淡笑意。
看子常的处置,这场辩和应该是稳了。
现在,就看他能否破最后公孙家的‘白马非马’。
……
“兄台,日出和日落,是否相反呢?”
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公孙玲珑已经预见到苏越还是会持否定态度了。
“当然不是。”
果然,面对公孙玲珑提出的问题,苏越再次摇头。
“日出日落,日落日出。此为天理循环,一头一尾,一来一往,万万年不变。日出后面必有日落,日落后面必有日出,二者一体,都是太阳在变化,如何能说是相反?”
公孙玲珑再次哑口无言。
在堂后,有窥看的儒家弟子咂舌不已。
“不愧是幼时被荀子师叔祖带在身边,从小于小圣贤庄内长大的子常,真是厉害啊!”
“公孙玲珑可是名家之后,最擅长辩和之术!子常能驳她到这种地步,难怪子房先生这么看好他!”
“等这事儿被传扬出去,子常也算踩着名家出头了吧?说不定还会有人来征辟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