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秋溟
只要李松愿意先离开汉城,而不是呆在这里让那些东瀛军队给一锅端了,那么一切都还有机会。
“陛下打算什么时候离开?我丑话说在前头,东瀛大军说不准明天就能够到汉城周边,毕竟高丽是真的有点小。”方别望着李松说道。
当然,东瀛的行军速度方别是知道的,正确来说,对方先锋部队将会在三天后抵达汉城城下,正式攻城大概在五天后,但是汉城能够守多久,那就是真的一个未知数。
方别唯一知道的就是,汉城绝对守不了很久。
简单来说,就是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三日后怎样?”李松带着一点讨价还价的意思说道。
“金银细软收拾一下用不了多久的,这是战争,不是狩猎,陛下。”方别冷清说道:“陛下至少也应该立刻离开汉城,保护好自身的安危。”
李松迟疑片刻,看了看城下的风景。
然后叹了口气:“好吧。”
……
……
就像方别所说的,国王逃难,如果只带金银细软那还是很快的,带够足以保护好自身安全的禁卫军就可以走了。
但是倘若要带走汉城中的所有财宝,那就是一个迁都式的搬迁了,恐怕没有一两个月是搬不完的。
而此时,方别已经在离开汉城的马车上了。
这是一个不过数百人的队伍,除了包括李符在内的高丽王室和部分官员之外,这支队伍的大多数组成都是汉城中的精锐部队以及保护李松安全的近卫军,他们的暂时目的地是前往让平,让平在汉城之北,同样是高丽的大城,在这里等候汉城之战的消息,倘若汉城之战赢了,那么自然就可以快速地还于旧都,如果汉城输了,东瀛的军队继续向被推进,那么让平城肯定也守不住的,可能就要真的跑到大周的边境请求庇护了。
这算得上是最糟糕的情况了。
不过在马车上的方别同样没有闲着,他在颠簸的马车上手握毛笔,静静写完了一封书信,然后熟练地装进了铜管之中,随即闭上了眼睛,在马车上进入了清浅的梦乡之中。
而随着夜里一只白鸽的振翅起飞,很快,身在釜山的颜玉便收到了方别的报告。
“你弟弟寄来的信。”颜玉笑着招呼着何萍:“要不要一起看?”
“好啊。”何萍点了点头。
其实这些天里,何萍差不多没有什么动作,除了在东瀛因为方别暂时失忆而被迫扛起大局之外,最近的老板娘一直在修养。
毕竟无论如何,何萍的病始终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心腹之患。
颜玉便在何萍面前拿出铜管,拿出其中的书信,展开念了起来:“见信安好。”
“我现在已经在高丽国王离开汉城的车队中,就像之前预计的那样,我成功取得了高丽王室的信任,并且已经推动他们尽快离开汉城,以免被东瀛保卫俘获,否则的话,一切的谋划将会前功尽弃。”
“接下来,东瀛便可以全力攻城,只有攻破汉城,才能够促进高丽王室的求援。”
“你们也可以及早动身,跟随东瀛大军移动,到时候或许可以在汉城见面。”
“顺便代我向萍姐问好。”
“方别。”
颜玉很轻松地就念完了这封简短的书信,然后看向何萍:“你看,居然就这么短,竟然还有功夫向你问好,你弟弟真的是资深姐控啊。”
“因为铜管能装的信的长度本来就很短。”何萍淡淡说道:“还有,只是弟弟罢了。”
“只是弟弟吗?”颜玉一脸不相信地看着何萍:“他明明不过是你捡来的小孩罢了,你俩那样的互相关心照顾,所以真的没有日久生情吗?”
因为彼此相处的时间都很久了,颜玉此时的蜂后滤镜也已经很淡了,所以说颜玉也可以毫无忌惮地开这样的玩笑。
“只是弟弟。”何萍看着颜玉重复了一遍。
“殿下你该知道的,我并没有什么亲人。”何萍望着颜玉平静说道,她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如今何萍也已经终于正式过了三十岁的生日,哪怕说看起来依旧像是二十出头的女子,但其实年纪已经真的不算年轻了。
“所以我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这样的人能够有什么可以互相依靠取暖的存在。”
“但是那天我从洪水中将这个孩子救出来的时候,哪怕知道这大概是我一生中做出来的最错误的选择,但是我还是做了。”
“很幸运的是,这也是我一生中做的为数不多的决定中最重要的一个。”
“我获得了一个可以信赖与依靠的亲人。”
“方别是我的弟弟。”何萍看着颜玉,继续补充说道:“他也仅仅是我的弟弟。”
“这就够了。”
“这样我就非常满足了。”
“好吧。”颜玉叹了口气:“对于你们这种人,我是搞不懂的。”
“那么我姑且问一句。”
“倘若说一切结束之后,你们会去哪里?”
“一切结束?”何萍看着颜玉:“一切会结束吗?”
“说不定会结束呢?做人总是要有一些梦想不是吗?”颜玉笑了笑:“方别告诉我,如果一切结束的话,他想去找个地方再开一个客栈,就像你们当初做的那样。”
“现在仔细想来,其实当时大概就是一种告别与离开吧,只是很遗憾,蜂巢最终还是把你们重新拉回了漩涡之中。”
“如果有一天,你们可以彻底地摆脱蜂巢的束缚,是不是还是会找个地方,安静地住下来,再也不问这些江湖世事。”
何萍微妙地侧了侧头:“方别是这样说的吗?”
“其实对我来说。”
“只要在他的身边,我就很满意了。”
颜玉叹了口气,看向她:“没有想到你会这么小媳妇的发言啊。”
“我姑且问一句。”少女看着她。
“我想做老板娘可以吗?”
何萍轻轻抿住了嘴唇,然后笑了笑:“你去问方别比较好?”
“就是方别不同意我才来问你的!”颜玉大声说道。
“殿下,不应该和我们在一起。”何萍看着颜玉,轻轻说道。
第六章 求援
听着何萍的这番言语,颜玉不由后退了一步,然后看着远方笑了笑。
“是啊,我还是有自己应该在的地方。”
“即使你们能够抛下一切,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却做不到呢。”
何萍静静望着颜玉:“殿下,我们已经走到了现在的这一步,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是啊,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了。”颜玉点了点头:“这是当初我与他立誓的时候就该知道的事情了。”
“那么就准备出发吧。”何萍站了起来。
颜玉静静站了起来:“准备出发吧。”
“希望接下来,可以在汉城相见。”
……
……
汉城的陷落几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或许唯独不在李松的预料之中,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在汉城留下了两万的守军,并且粮草充足,就算说不能够坚守个一年半载,但是最起码一个月还是没有问题的吧。
但是最终,汉城守军给他留下的答案是三天。
在东瀛军队正式集结之后,第一天汉城的守军还敢出城尝试与东瀛军队进行较量,但是随即便被打出来了一大波溃败,几乎丧失了胆气的汉城守军开始彻底地闭门不出,却发现东瀛军队开始慢慢地从营阵之中推出来了铁炮。
这个时代的铁炮并没有后世力拔山兮气盖世,大炮开兮轰他娘的气概,虽然说红夷大炮已经开始在战船上装备了,但是那种铁炮运输不便,所以说东瀛军队送上岸的还是小号的铁炮,并没有能力直接轰开城墙,但是即使这样,也足够对汉城的守军造成降维打击。
并且那些铁炮就算轰不开城墙,但是经过了长时间战争洗礼的东瀛军队,用这些铁炮通过曲射直接杀伤城墙上的守军以及攻击汉城内部,依旧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在无法出城迎敌,持续守城又要接连遭受炮火打击的双重压力下,最终,汉城守军最终还是干净利落地宣布了投降。
毕竟连国王都已经跑掉了,那么自己坚守下去还有什么用处呢?
而另一方面,刚刚抵达让平的李松,也很快得到了汉城三天陷落的消息。
在愤怒的同时,李松一瞬间也感受到了后怕。
他已经从战报中得知了那黑压压地几乎将整个汉城团团围住的东瀛军团总数可能不下五万。
五万的数目虽然要比方别之前危言耸听的二十万要少上不少,但是考虑到如果这只是先锋进攻汉城的数目,这五万又变得非常可怕了。
整个高丽的军队真的就是面对东瀛的军队一触即溃,几乎形不成有力的抵抗,虽然说也有手下汇报说在南边有些地方已经及时兴起了义军来抵抗这些来犯的东瀛军队,他们的战斗力较之高丽军队竟然还是稍强的,但是怎奈数量实在太少了。
“听说陛下已经得到消息了?”正在李松感到无尽惶恐与愤怒的时候,他的身后突然传来了声音。
李松回过头来,发现站在身后的竟然是方别。
这个武功奇高的少年神出鬼没的,如今李松已经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离开了汉城,此时就已经将方别视作如同救命稻草一般了。
“什么消息?”李松反口说道。
此时他下意识地,还是不想将这个消息告诉方别。
方别叹了口气:“让平城中已经来了汉城的溃军,他们手脚比划着,将那些东瀛军吹成了青面獠牙无恶不作的怪物,恨不得说他们口能喷火,跺脚飞天,毕竟自己丢了汉城,总不能说自己无能吧,总得敌人威猛无比才能够让自己保留几分颜面。”
李松看方别一口就说了出来,不由望向少年:“所以说,你说该怎么办吧。”
“我没有想到,我李松一生勤政为民,到头来居然是一个亡国之君。”
在得知汉城如此之快地沦陷之后,李松原本的热血瞬间已经化作了一腔心灰意冷的死灰。
汉城之坚尚且只能抵抗三天,让平城与汉城不过有三五天的路程,等到东瀛军队大军前来,让平城又能守几天?
弃了让平,接下来就只能跑到大周边境,再往后就只能内附,自己这高丽国王,前脚还是一代贤王,转眼之间就成了亡国之君,这样的落差,让李松如何能够接受。
“陛下。”方别平淡看着李松说道:“之前不是说好的吗?”
“如果高丽能够自行守国卫民,那么当然万事无忧。”
“但是倘若高丽做不到,就只能外请强援,共赴国难。”
“强援?”李松喃喃说道。
“是的,强援。”方别看着李松:“东瀛国再如何强大,比之大周又如何?”
上一篇:斗罗之瑶瑶公主是团宠
下一篇:哥布林萝莉想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