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秋溟
“虽然我确定陛下您一定会后悔,但是陛下您的决定毕竟是永远毋庸置疑的。”
“如此拙劣的激将法吗?”天禄帝叹了口气。
他从自己的座位上起身,一步一步向着方别走来。
这位已经在位三十余年的陛下身形有些消瘦,甚至隐约有种弱不禁风的感觉,毕竟他常年沉迷于修道打坐,餐风饮露,对于饮食的控制非常严格,如今年岁渐长,对于女色也不甚沉溺,此时向着方别走来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只巨大的鹤。
而这只鹤一步步来到了方别的面前,看着方别腰间的剑。
“我听说你曾经一剑斩断了秦的手臂,那么要不要对我也出同样的一剑?”
“不敢。”方别望着眼前的天禄帝说道。
他已经离自己太近了,甚至有主动引诱自己出剑的打算。
但是方别自己却清楚,自己出剑必败。
因为自己的一剑是针对对方的弱点与破绽所出的必杀一剑,之所以是必杀,那就是没有把握之前方别是绝对不会出这一剑的。
而如今,这个闲庭信步并且无比自信来到自己十步之内的男人,在方别看来,他一举一动都没有任何的破绽。
几乎到了浑然天成道法自然的地步。
方别之所以要来亲自见这位陛下一面,哪怕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就是想亲眼确认一下这个武功深不可测但是又极度存疑的男人,其真实实力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而此时方别所能够得到的答案,则是简单的三个字。
那就是看不透。
“说吧。”天禄帝站在了方别的对面,这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清瘦矍铄,表情微微有些冷峻,似乎只要方别接下来所说的并不合他意,他就会亲手将方别的性命取下。
“我从东瀛借来了二十万大军来入侵高丽,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东瀛也有这个需求。”方别望着天禄帝,丝毫不慌。
因为他知道,在这里展开战斗自己几乎必死无疑。
不要说天禄帝本人的实力已经是属于深不可测的那个级别,更因为这里完全是对方的主场,就算天禄帝不亲自动手,那些皇宫暗卫同样可以像是猫捉老鼠一样在这个幽深错杂的地下甬道中向自己发动无孔不入的攻击。
所以能不能活下去,现在反而只能依靠方别的三寸不烂之舌。
“什么需求?”天禄帝问道。
“东瀛不像神州,地大物博,幅员万里。”方别看着天禄帝平静说道
“其实东瀛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小的弹丸岛国,这个岛国如果想要继续发展,那么必须染指自己岛屿之外的土地,而他们肯定梦寐以求这片大陆上的土地。”
“毕竟身处于岛屿之上,进可攻退可守,以大海为屏障,就算当初声势浩大的瓦剌大军,也不免被神风所沉,最终无缘进攻这片大陆之外的群岛。”
“但是东瀛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近百年来,一直处于大名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
“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东瀛的统一就在地平线的远方,虽然遥远,但是终将到来。”
“我之前说过,东瀛的各大名手中都有着大量的兵力,这些兵力是他们的实力与本钱,所以不会轻易地交出去。”
“但是如果利用这些兵力来进行海外的远征,那么他们都会心甘情愿地答应,并且将自己的军队派出去为自己取得海岛之外的土地。”
“这就是这场东瀛借兵的根源所在。”方别静静解释道。
“这还不够。”天禄帝看着方别,平静而冰冷地说道。
方别这番解释确实不够。
尤其是在天禄帝已经对方别动了杀心的前提下。
“如今的大周,陛下感觉如何?”方别继续问道:“或者我说明白一点,倘若我说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大周有没有能力将东瀛从高丽国驱逐出去。”
“战场之事,瞬息万变。”天禄帝沉吟说道:“没有人能够打包票,况且这次东瀛又是倾巢来袭,他的后方又处于被大海所保护的海岛之上,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劳师远征,渡海克敌。”
“但是。”天禄帝望着方别:“尽管说将会糜耗巨大,但是我依然有把握能够将东瀛驱逐出去。”
天禄帝说这句话的时候,透露着非常的自信。
他对于自己对于朝政的掌握,对于国家的形式,对于手下将领的忠诚与能力,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了解。
因为归根到底,天禄帝并不是什么无道昏君,他虽然说对于国家视作自己的私产,一力地瘦天下而肥自身,但是他又像是一个精打细算的牧羊人,知道羊毛薅到什么程度就可以适可而止,什么时候狼来了就需要修好羊圈。
就好像此时东瀛真的入侵,天禄帝几乎一瞬间就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些异国入侵者驱逐出去,因为这将会彻底动摇自己统治的根本。
这也是天禄帝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对方别出手的原因。
因为东瀛入侵之事,现在确实成了天禄帝所需要的考虑的第一等头等大事。
而方别就是这个带来这个情报的重要之人。
“是的,现在陛下有这样的把握,但是倘若时间到了三十年之后呢?”方别反问道:“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执掌大周的并不是陛下,而是您的子孙后代,您有把握自己的子孙有能力平定这样一场入侵吗?”
方别静静问道。
天禄帝在那一瞬间陷入了沉默。
他没有这个把握。
毕竟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虽然说天禄帝相信自己一定会相当长寿,但是生死之事,从来没有绝对。
现在的大周有能力平定东瀛的入侵,但是三四十年之后呢?
“如果知道一个炸弹迟早会爆炸,那么陛下会等待它慢慢爆炸,还是说提前将这个炸弹引爆,然后将一切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呢?”
方别继续反问道。
天禄帝不由笑了起来:“所以我应该谢谢你对吧?”
“如果单纯是这件事情,那么陛下确实不用谢谢我。”方别看着天禄帝:“毕竟我是真的引发了战争。”
“但是就像我之前说的,战争是由我一手引发的,并且,如果大周消灭了这批渡海远征的东瀛军队,那么东瀛的统治者就很难再凑出来同样一批身经百战的强兵悍将,相反,因为自己国内的大名受到了普遍的削弱,他们就可以进一步控制那些大名的权力和军队,从而达到彻底平定乱世的效果。”
“所以说——即使远征高丽的东瀛军队全军覆没,这也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一种后果之一。”
天禄帝看着方别微微眯起了眼睛。
因为这个少年说了比较危险的事情。
倘若说是将这二十万条人命当做了自己的筹码,这样的男人未免有些太可怕了一点。
“那么你的意思是?”天禄帝看着方别。
“我们在渡海之前,已经和织田信长说好了,要他做好大败的准备。”方别看着天禄帝:“毕竟那些暂时臣服他的大名其实心中各怀鬼胎,随时准备着反戈一击,织田信长对于他们毫不信任,也乐于见得他们将自己的宝贵武士进行挥霍在远方的土地。”
“当然,一场大胜,同样是织田信长所乐见的。”
“所以说。”方别顿了顿,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最终倚仗。
“其实我这次前往东瀛,是和颜玉殿下一起去的。”
“颜玉殿下与东瀛的天皇直接对话,达成了协议,并且促成了东瀛的统一,而协议的另一面,就是东瀛统一之后的这场远征。”
“东瀛将会派出二十万亡魂,来协助颜玉殿下的回归。”
“如果今天我能够从这里活着出去。”
“那么陛下就会收获一场就好像是被有人导演好的酣畅大胜,将来在后世,陛下就会是一位轻易平定了东瀛之乱的旷世明君。”
“但是倘若我死在这里,那么就说明我与陛下的谈判破裂,按照我和颜玉的约定,颜玉殿下将会全力帮助织田信长征服高丽。”
方别看着天禄帝。
笑了笑。
“所以,球又回到了陛下的手中。”
第十二章 生死
天禄帝望着方别,就好像在望着一个死人。
“自从朕登基以来,从来还没有人敢这样对朕说话。”
什么叫做球又回到了陛下的手中。
又有谁敢和皇帝本人做交易。
但是方别此时,就是用自己的性命与二十万东瀛大军放在了天平之上,让天禄帝去选择哪一边。
这几乎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选择。
但正因为如此,才让天禄帝感到了微微的愤怒。
“所以陛下不是应该开心吗?”方别平静说道。
“毕竟在下只是单纯地想活下去而已。”
“如果你想活下去的话,为什么不跪在我面前苦苦哀求呢?”天禄帝望着方别,冷冷道。
“如果求饶有用的话,那么陛下恐怕谁都杀不掉吧。”方别摇头道:“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别人的怜悯上是很不好受的事情,所以我不会将自己置身于这种情景之下。”
“你说的也挺有道理的。”天禄帝微妙地点了点头:“所以这就是你的计划吗?”
“什么计划?陛下所说的我有点不太明白。”方别微笑说道。
天禄帝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聪明绝顶之人,甚至说天禄帝的问题就是他太过于聪明,反而本能地不相信任何人。
聪明与多疑其实本身就是一体两面的存在。
“你想让玉儿有一个真实的身份回到燕京对吧?”天禄帝看着方别问道。
玉儿当然便是颜玉。
尽管从未公开过,但事实上,颜玉就是天禄帝的孙女,也就是拥有皇室血统的公主殿下。
当然,原则上可以叫公主殿下,但是实际操作上,她并没有什么名分。
“是的。”方别点了点头:“必须承认,颜玉殿下是我第一效忠的对象。”
“换句话说,所有的蜂巢成员都应该向她效忠。”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事实上,如今蜂巢的大部都归属于了秦,而另外的一部分,则被薛铃所控制。”天禄帝看着方别静静说道:“就算玉儿能够回归蜂巢,她也很难重新成为蜂后了。”
准确来说,颜玉现在的身份大概处于一种近似废帝的状态。
或者说废后。
上一篇:斗罗之瑶瑶公主是团宠
下一篇:哥布林萝莉想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