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颗泡芙
但是,当一个纸醉金迷的拜金女,对自己宣扬了她的价值观,并且怂恿自己也踏入进那个圈子的时候……
这些有着姣好面容,三观积极健康,性格大方,才华横溢的女孩们,便被唐思文直接忽视。
金钱的气息,优渥的环境,特权的体验……
我都想要。
但是,我不能像那些把自己当成商品待价而沽的表子一样,那样没有尊严。
我要站在光里。
或者,我要变成光。
咔。
灯光亮起,比赛开始,唐思文接过话筒,跟评委老师们打完招呼后,并按照着主持人的引导,侧着身子,看着屏幕中正在播放的短新闻。
嘈杂的录制现场,完全无法干扰唐思文。
我已经面对过很多次这种场合了。
之前在省台工作的时候,虽然我表现的并不算好,但幸好的是,搞懂了这个行业的一些规律。
那就是,如果在一线工作,永远都是最新的,最紧急的,最突然的。就像是一条马路上,有无数的车穿行,其中就有一辆,明显的逆行了。
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像是交警一样,得把那些突发情况,当成逆行的家伙,毫不慌张的拦截。
想起来,这并不难。
精准的概括出事件的关键字,将语言逻辑在脑海中形成,整理出一条路线,在前期,这条线索一定是单线的,在中期,可以分叉出两条,但最多只能是两条,而且最后要记得,收回成一条。
砰,砰砰,砰砰。
视频进行到一半,心脏开始突然的加速了。
不过,冷静下来!不要慌,要清楚,这并不是异常状况,只是视频的速度,超出了自己理解的速度,导致节奏紊乱而已。
不管了,继续看,看完,至少,要不露掉一个细节的,看完……
叮。
伴随着计时的闹钟开始,视频播放完毕,唐思文现在有30秒钟的整理思路。
轻轻呼出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回想。
这是一个事件性新闻,事情的经过是,一位父亲因为陪同孩子看病,承担不起住宿的费用,违规停车了。而交警在处理的时候,看到了一张解释的纸条——拜托,不要贴罚单,孩子要看病,实在是住不起宾馆,所以就在这里停几晚。而值班的交警看到后,拿不定主意,请示了上级,在领导‘不处罚’的要求下,交警决定,贴罚单但不罚款,并且写下了‘兄弟加油,祝愿孩子早日康复’的字条……
等等。
这并不简单!
新闻的内容的确简单,没有反转,也没有后续,甚至只是一个微小到不足以造成什么社会影响的事件,但是,解说困难。
情理or法理?
不行,不能乱说。
站情理就是不好的示范,容易对现有的交通法规产生冲击,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但站法理,太过于冷血,以自己这种‘精英阶层’的立场来说,更加会让人产生厌恶心理。
各打五十大板?
嗯,这是政Z正确,不偏不倚是不会犯错的。
先以事件来说,肯定交警的暖心举动,最后又做补充,表达‘规则秩序’的重要性。
也就是,像高考作文那样,说正确的废话。
这种层次跟结构,的确是毫无破绽。
但是,这样能拿32分?
很难,细数那些拿了32分以上的,可都不是不偏不倚。那么,这就说明从评委的胃口来说,或者说评委里面相对权威的,更倾向于有内容,且导向正确的。
可我的情况不一样…他们可都没有遇到法理跟情理这种,错一步就会被抓着把柄的题目。
以权威的媒体来说,通常都不会主动报道类似的新闻,因为它的内核,过于敏感了。
那这是让我说什么?
啊……可恶,想让我说什么你们才满意?
凭借评委的喜好就决定分数,这也太过分了……
正当唐思文习惯性的在心底甩锅埋怨的时候,她突然想到了一点。
这个视频,可不是播放新闻。
而是,播放新闻里面的新闻。
虽然有些套娃,但解释也简单——视频中播放的是,一则新闻,同时,还附带了清一色‘赞扬’的网友热评。
所以,是不是可以……
“唐思文选手,开始讲述。”
叮的一声,计时结束,主持人将话茬交给了唐思文。
“………”
而唐思文,三十秒时间已经用完的唐思文,紧张的差点失语,但用力呼吸后,她做出了并不想做,但上镜时必须出现的自信笑容。
然后,开始了她的表演………
不是法理,也不是情理,而是网络舆情。
“这?”
“是这样的吗?”
“能这样说?”
“确实,视频最后的确放出了网友评论,所以‘舆论’姑且也在视频的要素里面,不算偏题。”
“虽然不算偏题,可这个观点……是不是太微妙了。”
“的确是微妙,但事实就是,这个新闻发出后,真正的评论,表扬跟鼓励的只占很少数,多数真实的评论是——破坏了规则,以后也会学着这样做,占公共道路。”
“啊这……”
五位评委,明显的产生了分歧,对于唐思文表现的讨论时长,远远超过了对其他选手的。
最后,那位新华社的名记者,作为代表,向唐思文问道:“你的意思是,这本来是一件善举,扣分不罚款的行为,让法理中渗透了人性,值得表扬。但着重宣传这件事情的媒体需要批评。对吗?”
“……”
稍稍愣神的唐思文,反应过来,点了点头,直接承认道:“我认为是的,老师。”
而在场的几百位观众,全都发出了惊讶的声音。
因为有个小插曲是,这个新闻省台也做了报道,而省台的副台长,正坐在评委席里面,给选手打分。
说这种话,无疑是在置疑跟批评。
不可取,很愚蠢。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副台长发话后,台下的选手们,更加慌得一批了,他们都替唐思文感到慌张。
这波,是当面对线。
“我觉得……”
我现在是名记者,我是白岩松,我不是小职工,不是那种会因为打了一个喷嚏,就被吓死的小公务员,所以不必畏畏缩缩。这不就是你们想看到的思想,跟深度吗?
那么,我就试试。
停顿数秒后,唐思文认真的说道:“我觉得,不应该被报道。”
“……”
一片哗然。
而这些声音,让唐思文都开始动摇,毕竟太走极端了,而且还傻了,当着人家的面批评。但是,事已至此,没有办法,她只能继续说道:“这次的事件…本来只是普通的举动,没必要拔高,更不需要宣传。如果宣传了,负面的导向……是要大于正面的。最现实的就是,在以后,‘拜托不要罚款’的纸条会越来越多,而且交警不罚款并且还鼓励违规司机的‘正能量’新闻……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最坏的情况。”
说罢,唐思文的心,也提到了最高。
这次她的新闻演说,其实内容并不好,毕竟自己读的书看得新闻太少了,没办法做到深入剖析,在理法当面的讨论,更是空洞。不过,唯一有亮点,或者说有争议的,便是剑走偏锋的犀利观点。
如果在座的评委,稳重而保守,那自己顶多24分。
但如果他们的意见领袖,喜欢这种论断,属于偏激进风格,就像是把国足diss的体无完肤的白岩松那样,那说不定自己能够拿到,超出自己表现的分数。
所以,你们在想什么?
僵硬的站在台上,唐思文听不到他们在小声议论些什么,只知道,按照着比赛的进度,自己的分数,应该马上就要被放出来了。
咕噜……
紧张,太紧张了。
前所未有的紧张。
学识不够扎实的人,都会在这种时刻心虚,就算唐思文嘴上说得坚定,但在内心,其实并不认可这种观点,如果认可,她能够谈的内容,会更丰满。所以,她只是认为这样,能够免于平庸。
我到底,能不能能够逃离平庸?
“好的,经过评委老师的认真讨论,唐思文选手的分数已经出来,那就是……”
侧着身子,对着大屏幕,业务熟练的主持人,拖长了声音。一直到,分数出现后才像是超市活动主持人一样,激昂道:“36.5分!唐思文选手最后的得分,是36.5分。”
主持人的讲解,唐思文完全没有听进去,评委老师们‘节奏很好,观点也很新,只不过内容信息量太小’的中肯评价,她也没听进去多少,她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大屏幕上,这一轮自己的得分是36.5分。
虽然这个分数并不算拔尖,毕竟有两位39分的存在,自己大概在18到20名左右的样子。
自己超水平发挥的极限。
但是,自己之前两轮的得分太夸张了,起点就是54分,超出了那些后来居上的家伙3,4分。
所以,分数合并后,最后的总分是90.5分。
直接超过韩莉娅的90分,晋升到第三!
现在是第三…后面没剩下几位,而且并没有太突出的选手。
所以自己应该是,稳定晋级国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