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重别楼
很快,卢生出现,太一山众人都坐在苏劫堂下的左首,卢生一眼看到苏劫,神色略有些疲惫,不过此时也是展开笑脸,拱手道:“武侯,多时不见!在下有礼了。”
苏劫也起身拱手笑道:“本侯国事繁重,少来封地,卢兄和雀掌事,本侯心中也多是挂念,快快入座。”
工雀等人见苏劫彬彬有礼,心中满意无比,随后便按苏劫所言落座在太一山众人对面。
两边的人马也都相互看了两眼,没有多言。
忽然工昌说道:“武侯,这三苗人世居蛮夷之地,不懂礼数,武侯亲邀都迟迟不来,在下来看,那是没把武侯放在眼里,连武侯都敢怠慢,还想在关中传道,在下谏言,武侯你不如将三苗驱逐出去,有我等和太一山在,三苗必定不敢放肆。”
苏劫等人闻言,顿时愣住了。
这黎山是当面背刺啊,可以想象,这二族应该是因为天丁,矛盾闹大了啊。
忽然,一道极为悦耳,如春晓初啼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了进来。
“我等苗民不知礼数,却还知道武侯身份尊贵,此次相见岂有不备大礼的道理,而黎山空手而来,敬献的是谗言和唇舌相斥,此乃行径,就是你们黎民的作风?”
随着声音的出现,苏劫等人顿时朝着门外看去。
太一山众人也都纷纷镇住。
黎山众人更是面红耳赤。
因为来人实在是太过美艳了。
苏劫的三个夫人,哪个不是绝世佳人,各有特色,但是此时连苏劫见到来的女子都不由惊叹万分。
陆采薇优雅,芈辛庄重,腾丽雅热情,面前的女子就是将艳丽展现到了极致。
殷红的唇,凤眼横生,非寻常女子扎的发髻,而是带着一盏金色的蛇冠在发髻之前,显得极为庄严。
黑色发丝从左右垂下,异于常人的尖尖的耳朵从发髻中隐隐刺出。
脖子上还着一圈金箍,雕刻着纹路。
女子身穿红黑相间的衣袍,面带着透明的红纱,让嘴唇显得更加血红。
女子看了一眼黎山众人,黎山等人纷纷低头,这背后说人闲话被人抓了个正着,此时武侯当面也不敢出言争执,干脆撇过头去。
女子率着一干掌事纷纷走了进来,来到苏劫的面前,盈盈拜下,道:“苗女文王庙杜莎,参见武侯,武侯相邀,苗女惶恐,特为武侯准备了一些薄礼,故稍稍来迟,还请武侯不要见怪。”
杜莎和苏劫相隔不远。
苏劫更能感受到杜莎身上善发着非比寻常的魔力,此时,他知道这便是文王夫人了,那个被黄歇惦记的女人。
难怪!
苏劫连连道:“今日本侯初见夫人,亦是本侯幸事,夫人有心了,还请入座。”
杜莎轻轻一笑,道:“武侯唤我杜莎便可,文王夫人不敢当武侯唇舌。”
杜莎的身后只跟着一男一女,此时这才走到了太一山的一边,面对着黎山坐下。
不过,此时杜莎看着黎山人的目光变得无比幽寒。
苏劫见三族都到了,气氛顿时微妙了起来,不由举起酒樽道:“诸位在本侯封地,为百姓所做的一切,本侯都铭记在心,借此薄宴,本侯廖以薄酒,以表谢意,诸位请!”
三族之人纷纷举杯对着苏劫一饮而尽。
苏劫大笑,将酒樽放下,环顾看向四处,感叹的道:“华人,黎民,苗民,能在本侯的府邸齐聚一堂,让本侯感慨万分,来,这第二樽,敬我等先祖。”
三族人皆心中万般震动。
对啊,三族追溯到先祖,那都是恩怨了几千年,何曾这般齐聚一堂啊。
顿时气氛微妙了起来。
其实,各族的先祖,在轩辕统一后,本就一直相安无事,各自呆在自己的封地,当年所言的那一箭之仇,却重新点燃了战火。
众人再次饮下。
陆采薇此时忽然嫣嫣一笑,道:“妾身所想,这第三樽,应该敬东皇太一,若非太一,我等三族也不可能在此欢聚一堂,想必上一次如此这般,已然都已千年之久,我等后辈却无法一窥当年之盛况,只能心中缅怀。”
杜莎听闻,两眼也放出丝丝光彩。
东皇太一是苗人心中,也就是现在楚国人心中的至高信仰!黎山虽然不喜东皇太一,但是毕竟也算他们炼气士的领袖,自然也无话反驳。
众人尽数起立,纷纷举起酒樽,面向秦岭方向,道:“敬东皇太一!”
可是太一山众人,却朝着苏劫拜下。
顿时,杜莎和黎山众人纷纷大惊失色,这太一山拜的是苏劫。
陆采薇这才道:“夫君为黄帝亲封,太一山第三十三代太一,总领天下术士。”
杜莎闻言,面纱轻摆,两眼斡旋变化。
难以置信。
黎山众人也都纷纷相互看去,最后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苏劫。
苏劫伸手让众人落座,随后,拱手对着西边,看着众人道:“我知诸位肯定心中有许多疑惑,今日邀请诸位前来,便是和诸位相谈此事,诸位有所问,本侯也有所求,今日可畅所欲言。”
苏劫从秦国的武侯,身份忽然转变,成为了他们名义上的领袖。
要知道,老太一,就是被他们的前辈给害死的,新太一的出现,无疑是会回到当年的局面?这谁愿意啊。
卢生更是被惊的说不出话来。
气氛一下就变了,这是来要统一他们的?
第三百八十章 域外之人今何在?
苏劫接着说道:“本侯继承先贤之志,成为当代太一,名号上虽是统领天下术士,但本侯亦知道,岁月沧桑变化,许多事都非一人能成,遵循古训固然可期,但今时不同往日,所以,本侯没想过要制约尔等,但,本侯希望尔等能够知道先贤的历史,及我们存在的目的。”
见苏劫没有以太一的名义强加赴会于他们。
黎山人的脸色顿时好了许多。
苏劫说道:“如今之世,历经七百年战乱,民不聊生,本侯没有一日不希望这天下太平,诸位的鬼神之说,霍乱朝纲,在本侯看来,不能不说是恶首。”
苏劫的话,让所有人都面色极为难看。
他们确实是通过这些迷信之说,控制百姓,甚至是君王。
苏劫道:“但是,诸位的先祖,帮助黄帝一统天下,此乃大功之所在,难道黄帝便过河拆桥,诛杀了诸位的先祖?”
杜莎问道:“黄帝虽未诛杀我等先祖,但是,我等族中古简所记,我二族几十代炼气士,皆被太一所困,服从者,苟活于世,才有了我等后人,不服从者,便入了太一山,消失于世,想必必然是遇害了,他们虽非黄帝所杀,但却因黄帝而死。”
黎山难得的应和的说道:“确实如此,我的黎民古籍也是这般所言。”
苏劫点点头,继续道:“那恐怕让诸位失望了,黄帝怎会去诛杀功臣呢?黄帝,蚩尤,炎帝,三苗等族群一统之后,虽然在年年征战之时结下了仇怨,但这都四千年过去了,尔等心中难道真知道当年的仇恨?恐怕早被时间所掩盖了吧,那为何诸位还对此念念不忘呢?”
苏劫见众人面色狂变。
才接着道:“鬼谷子故意在庐龙山埋金镇王气,结交了楚威王,他的目的恐怕就是想通过威王结识早已在楚国根深蒂固的三苗一族,对否。”
杜莎点点头。
“这件事,杜莎听过师尊提及。”
苏劫也是猜测鬼谷当年接近威王的用意。
因为后世曾言,鬼谷在楚国呆了很多年,甚至说做过令尹,但是,没有半点记载,找不到证明的办法,只是口口相传。
鬼谷在楚国做了什么,被抹去了。
现在看来,鬼谷就是为了接近楚国的大巫。
上一代的文王夫人,就是她的师尊。
苏劫接着道:“若是在下所言不错的话,鬼谷子在结识了苗人之后,是否说过邀请你们攻打太一山,只有攻打了太一山,你们才会彻底自由,但是,你们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东皇太一是你们的信仰,最重要的是,你们打不过。”
“但是,你们却因为三苗曾经和蚩尤联手对付过黄帝,便告诉鬼谷子说,除非你们能说服蚩尤的后代,我们一起打,文王夫人便将鬼谷子,带到了魏国的黎山,请问,是否如此?”
工雀是经历过当年的事的。
那时候自己还只有十几岁。
确实是楚国人带来了一个人到部族,等到后来自己成为了掌事,才知道前因后果,就如苏劫所言的如出一辙。
黎山的工雀皱眉看着苏劫,半刻才点头。
苏劫道:“诸位,事后,鬼谷子是不是说,你们二族难道不想报当年的一箭之仇吗?什么仇要四千年?难道不是打着报仇的目的,来实现你们各自的目的?”
工雀面色难看,道:“太一,那你是否知道,我等为何会答应鬼谷子?”
苏劫笑道:“本侯当然知道,鬼谷子从结识楚威王开始,其目的就是苗人,然后在通过苗人结识黎民,因为你们苗人先祖和黎人先祖都一同对抗过黄帝,所以,在本侯看来,你们全部都中了此人的奸计,若是本侯想的不错的话,你们黎山和文王夫人当时商议的是拒绝鬼谷子,但鬼谷不死心,说,如果我能控制秦国,我们便一起攻打太一山,对不对。”
工雀问道:“你,你怎么知道!”
苏劫道:“所以,鬼谷门徒,张仪,范雎,蔡泽,吕不韦,宣太后,四贵,尽数都是楚国人和魏国人,这是鬼谷子给你们证明,证明他能让楚国人和魏国人占据秦国,从而便可让你们相助。”
苏劫说到这里。
别说是两族,就是太一门人,也都睁大了眼睛。
陆采薇他们只知道一部分,不全,目的是什么,也没人知道。
确实是这样啊。
杜莎凤目抬起,问道:“太一,鬼谷为什么要这么做,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苏劫走到堂中,道:“鬼谷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本侯多方考量,成为太一那日起,得到了黄帝的密令,终于恍然大悟。这其一,是希望我神州大地,灭绝术士的领袖东皇太一,让炼气士大乱,乘机而入,成为他鬼谷一人控制的土地。”
“他控制的是什么?这大地上,除了人权,还有神权啊,神权固然虚无缥缈,但是本侯清楚,若不扼杀,哪怕就是过上两千年,依旧会存在人的心里,国家如何强大?百姓如何强大?”
苏劫看向美艳无边的杜莎,说道:“至于第二点,鬼谷的身份,知道了他的身份,就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以本侯推测,此人,恐怕同样是你二族的后人啊。”
“什么?”
“不可能,鬼谷说他来自西域,我等各族此前,根本没有去西域的道路。”
苏劫道:“诸位稍安勿躁,说同样是你二族的后人,本侯不会无的放矢,难道,你们自己说的都忘了?你们不是有一群先祖被太一所关押,一生未见吗?”
工雀惊道:“你的意思是说,他是那些不肯服从太一命令术士的后人?”
苏劫点头道:“十有八九,此人乃是尔等另一方先祖的后代,却被人藏匿在西域,代代流传了下来。”
“你们以为那群先祖死了?并没有死,不仅没死,活着还好好的,但是,他们其中有一部分,曾经为了抵抗太一,为了重现轩辕时代的神权,建立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叫虞朝,世人知道夏商周,却不知还有一个虞。”
“本侯在咸阳宫中翻遍了典籍,果然和本侯所想,只言片语之间,从左传,到春秋,寥寥字迹,隐隐证明了这个虞朝是一个完全的神权之国。”
“谁抹去了一个一千五百年的王朝?”
“虞朝在本侯的推测中,不肯离开故土,为了对抗太一,建立的神权国家,而这个国家的存在理念和太一黄帝乃至华夏的理念彻底违背,这便是为什么会被太一所抹去,其中历经一千五百年,发生了什么样的惨烈之事,或许,如今只有鬼谷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