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重别楼
至从黎山首领和众多大巫死后,整个黎山便陷入到了封山的状态。
而黎山的玄女也前往了琅琊山,再也没有回到黎山。
此时三千苗人如此大阵仗的来到黎山,顿时吓坏了黎山众人。
长老杵着拐杖,在年轻的术士搀扶下,来到山口,左右都被黎山部落的族人围满,一个个都持着自制的弓箭。
神色严峻,如临大敌!
杜莎示意,大队苗人纷纷止步,也同样取出了各种武器,对着黎山部落众人。
此时,剑拔弩张!
而黎民长老不由走了出来,对着杜莎行了一礼,道:“老朽见过大巫。”
他是部落的长老,但不是大巫。
部落真正的大巫,已经全部死了在秦国!
真正的大巫,那都是河封,河星,工雀那个级别的,现在的黎民,想要出现大巫,最少也还要十年,二十年,面对大举而来的文王庙,自然也半点没有抵挡的办法。
杜莎并没有现身,而是继续留在八人抬起的车撵之中,随即声音从轻纱车撵中传出,道:“本座身有不适,不能现身相见,还请长老见谅。”
随后,苗人纷纷先行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黎山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这?!”
长老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别看他们现在的黎山看起来人多,真要杀起来,是根本不可能是这些苗人的对手的。
不过,长老也伸手让众人放下手里的武器,这才问道:“夫人此来,那不知所谓何事?”
杜莎道:“本座得息妫夫人托梦,不日之后,这魏地怕是会天降大水,整个冀州将会形成一片泽国,到时,百姓多死难,乃是苍生的浩劫,挽救黎民之苦乃是你黎山先祖的祖训,所以,本座不请自来,愿和共工氏一同挽救黎民百姓!这三千勇士,便是我文王庙最后的一支力量,这等天灾国难,愿为黎山所驱驰。”
在场所有人。
无不动容。
天灾,息妫夫人,泽国!
长老一个个都是吓到了,第一个想法就是:“夫人,这等时节,泽国?自古以来就未曾有过?这夫人此举会不会过滤了。”
杜莎喃喃说道:“若是寻常之梦,本座自然一笑了之,可这偏偏是息妫夫人!本座不得不慎重而待之,若是没有天灾,那固然甚好,可是,若是有,那不是因为本座的一个迟疑,却会让百万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天大的业债,岂不是让本夫人来背负了?”
黎山有占卜,天象,等奇门要术。
不仅受蚩尤部落一脉流传的学术经典,就连玄女这一脉也多有所学,苗民多学的是毒,蛊,药学之术,不善兵法韬略,奇门,这也是两族的区别。
当然,黎山长老自然清楚。
像杜莎这样的大巫绝对不会胡说的。
不过。
长老道:“夫人,真乃息妫转世!只是,如今我黎山上下遭逢大难,如此大事,都是玄女做主,可是玄女却离开了黎山,不知踪迹,老朽不敢做主啊。”
这话,实则也就是推诿之词。
更多的还是怕三苗有所图谋,他们是半点没有反抗之力。
杜莎深吸一口气,道:“长老多虑了,若是长老不信我,本座麾下这三千勇士,全部交给你来调度,我自己则入你黎山的蚩尤洞为质,若是一月之后,没有发生这等大事,本座便离开黎山,回到江夏,长老以为如何?”
杜莎一句话。
黎山和三苗族不由纷纷变色。
顿时有人劝道:“夫人,不可,大不了我等不管他们黎山,我等好意来救黎民百姓,黎山居然还如此不知好歹,夫人若有闪失,哼,整个黎山都不够赔的。”
“我三苗族若不是念在先祖于你黎族有点交情,夫人岂会如此费心!”
一个个顿时愤然不已。
蚩尤洞,那是黎族放了大错,囚禁大巫的洞穴。
杜莎顿时道:“住口!”
这才堵住了众人的言说。
长老等人终于犹豫变色,半天之后,长老这才问道:“夫人,我黎族岂敢囚禁夫人,只是老朽不知,若是真的发生这等大事,夫人为何不去见魏国的国君,而是来我黎山呢?”
杜莎道:“长老,我三苗族在楚国之所以能有今日,其中的道理,想必不用本座来和你一一详说了吧。”
杜莎停顿了一下,道:“而在冀州,以百姓对黎族的信奉,你们便可轻易的发动你们在冀州的力量,调动百姓,远离灾厄之地,若真有天灾降下,亦可抚慰安民,救灾济世,那时,多少百姓会感恩黎山对苍生的救赎,如此天大的功德,本座岂有给魏国,而不给黎族的道理。”
此时!
黎山确实被杜莎给说动了。
他们黎山要生存离开得了朝堂,但是离开不了百姓。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按杜莎所言,天降大泽,而黎山发动自己的影响力,撤离这里的百姓,对苍生便是天大的功德。
百姓会怎么看待黎山。
没有黎山,他们便会家破人亡,那时候的黎山,声威将会更上一层楼啊。
现在,黎山的人意识到,原来三苗族来这里居然是为了这件事来,确实与人家没有半点关系!
长老们聚集在一起议论了很久。
终于一人走了出来道:“夫人,我等商议,愿按夫人所言行事。”
杜莎终于松了一口气,也惊喜的说道:“苍生有福,长老一定不会为今日的决定而后悔,既然如此,那本座也就放心了。”
忽然!
杜莎接着道:“灾厄之后,冀州大地,百姓如蜉,农田不收,屋舍难建,本座会调集文王庙多年存储的粮食,赠送于你黎山用之以赈灾,若需良木,只要为了百姓,你们大可开口,只要我文王庙尚有,就是舍了四百年积蓄,也会支持你们黎山,不过,我也希望黎山上下,千万不要让本夫人失望才是,我知你们心中有所顾忌,本座会带人退出黎山两百里,若真有大泽之日,本座在行到来。”
杜莎如此一说。
黎山是再无怀疑。
等于这次救济灾民,杜莎是又出人,又出力,又出钱。
这,这!!!
长老们和黎山的年轻术士们也都动容不已。
仿佛真的是息妫夫人当世。
只有息妫夫人,才会如此的无私!
苗族三千人忽然一动,便要改变了阵势,离开黎山脚下。
长老忍不住道:“夫人留步,敢问夫人,夫人此等善举,到底为了什么?”
杜莎笑道:“长老不用多想,本座行事,自然是为了苍生。”
说完!
三苗族的大队缓缓离开。
留下独留在黎山脚下山口的黎山部落众人。
杜莎看着远处的雪山,缓缓心道:“夫君!这样做,天下,就没人敢说秦国,也没人敢说你了,对吗。”
脸颊布满了红霞。
两手轻轻的放在肚子上,虽然看不出任何不同,但是这肚子里仿佛就是她的期望!
实则。
苏劫看的更远,杜莎永远也想不到,因为她一举,给秦国消除了一个多么巨大的祸患。
第五百九十三章 将军,上游怎会有惊雷!
五日之后!
王贲再次前往了大梁去要人,此时,又再一次回到了营帐之中。
面色看起来比较难堪,随即两步来到苏劫面前,拱手垂头,道:“上将军,那魏国胆小如鼠,不敢出城,也找了借口不肯增派民夫,我等就是有意相救,怕是也不行了。”
苏劫道:“既然如此,那就别管了,济水,淮水,鸿沟三处的堤坝如今如何了?”
张唐立刻拱手回应道:“回上将军,济水和淮水的堤坝已经填满,如今蓄水已经开始,不过水势续集的极为缓慢,毕竟,这年月……”
济水和鸿沟相交有一个堤坝!
一般建了堤坝之后,济水的水位会高,鸿沟会低。
然而,在大梁城外的鸿沟,有两处水流进入鸿沟。
除了济水,还有一个就是淮水。
这两处的水流都会进入鸿沟!
现在,济水和淮水都被做了堤坝,但是,水位都太低了。
这也就是众将的担忧。
然而,除了这两处。
鸿沟又有一个分支,会直接进入大梁北面的莆田之园。
莆田之园乃是一个类似于分洪的大渠,现在的莆田之园,可以说没什么水。
而莆田之园又汇聚了大梁的航运和水门。
这就是大河和大梁的关系。
苏劫道:“王贲,将所有的沟渠,三日内,挖通到莆田之园!”
众人猛然变色。
此前,王贲受命,假借被魏军吓到了,在城外掘穴避寒,顺带围困大梁。
掘穴避寒这一点乃是冬日行军常见的事情。
魏军自然没有怀疑。
最多,这秦军也就是挖的多一些,将大梁给围了,随即,又为了保险,围着大梁挖了足足三层。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