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重别楼
赵姬差点晕厥过去。
嬴政听完之后,已然大致是相信面前的人了,因为,整个秦国其实很少人知道,子楚是服药而成木僵!
此人能说出来。
那是有真本事。
嬴政笑道:“好,若是你能救治寡人的父王,寡人会重重的赏你!但是,你若治不好,寡人就杀你的头,你敢不敢!!”
赵高吓得不敢动。
谁也没想到。
嬴政的话仅仅只是让陈离愣了半响,只见陈离一咬牙道:“陈离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已然知晓,除此之外,别无二路,定然会救治先王!”
嬴政先是一呆。
他更加确信,面前的人怕真有本事了。
嬴政问道:“如此治愈,需要多久商榷?”
陈离道:“先王精血既尽,自然是越快越好,但此疾,不管如何,陈离也要观察十日,确定医治之法!”
嬴政点点头,道:“好,十日便十日。”
嬴政笑道:“先生,有劳了!”
陈离受宠若惊道:“能为大王出力,乃是草民毕生所幸!”
嬴政道:“先生对寡人有如此大恩,能不能救先不说,先生此举如此大义,至少现在,先生乃是寡人的贵客,是我大秦的贵客,寡人会好好招待你,你就暂时在宫中做客卿,随时可以来找寡人,一应所需,寡人全力满足。”
“多谢大王!!”
……
一日一夜。
赵姬一语不发。
点水不饮!只顾隐隐抽泣!
深夜,嬴政赶到甘泉宫,面色骤变,对赵姬道:“母后,父亲即将醒来,此乃大喜,母后何故如此?”
赵姬说道:“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嬴政道:“太傅!!”
赵姬又问道:“你知道,他写给谁的吗。”
嬴政如何不知道。
哪怕是开始不知,后来也知!
嬴政却道:“政儿岂会知!”
赵姬忽然,哭声实在忍不住,问道:“母后难么。”
嬴政道:“母后难!政儿知!”
赵姬又问道:“但是母后也知,政儿更难!”
这就是为什么。
嬴政知道母亲的心思,知道太傅的心,知道子楚醒来。
为什么还能一脸笑意展示出来。
因为他是王上。
但是他的心里,却承受着巨大的波折和痛楚。
嬴政对子楚和赵姬不同。
他和赵姬患难与共,一生对子楚根本就没太多的印象。
对苏劫。
那是如友如父如臣,二人携手,好比孝公于商君之情谊!
君为青山,劫为松柏!
知子莫如母。
母子两的这番对话,看似简单,实则话里都有话!!!根本不用过多来解释!
嬴政为什么难,因为他是王,赵姬是太后!苏劫是臣子,子楚是先王,子楚没有死!
嬴政接着道:“母后可知,太傅亦难!”
苏劫是臣。
子楚死,那或可有法,但子楚不死,终归二人只能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子楚对苏劫有伯乐之恩。
子楚能活到现在,也是苏劫的报恩。
这等恩怨纠葛,哪说得清,道得明!
赵姬道:“好了,本宫知道了,你出去吧!”
这是赵姬的大劫!
如何破劫,可谓万劫不复,难以回旋!
孝?
忠?
义?
第七百九十九章 绝念的疯癫杀子楚(二合一)
朝野欢庆如火如荼。
甘泉宫全骤然陷入一片黑暗,赵姬三日未出宫殿。
嬴政则是在极为巨大的彷徨之中,人前他是那千古未有的君王,人后,那是不知如何处置的儿子!
夜风清凉,嬴政展开了王案上的一卷又一卷的书。
这都是关于新朝的典章拟定之法,嬴政一一看过,每一份典章的末尾,都有博士学宫各个大臣签署的名字预览,所附谏言也不多,大多都是一个字,可。
至于最终,都是李斯批复的一句:典章诸事,听王决断。
嬴政看罢,身为这些饱学之士的学问才具所折服,件件有楚典,事事有流变,确实彰显了他在朝会上着力申明的图新之意。
唯有一处,让嬴政陡然皱眉。
大秦新典之二。
乃是由周青臣,焦茅,李斯三人共同签署预拟,其中如事写到,改王号为皇号!
至于典章出处,便是出自于古来三皇,以泰皇为尊,是以,当改秦王为泰皇,以彰显尊贵。
这一点,嬴政到没什么。
可是,在李斯的批复中又如此写到,天下一统,秦王贵为泰皇,然则,上古以来,君王多有谥号,乃是后人以一个简约的名号,对先贤一生的总括性评价,此所谓谥法,此种法度,乃是中古周公所定,其本意大约在告挟君王贵族要以后世评价警醒自身,但如今泰皇之父乃是王,略有不敬之意,恳请泰皇当追尊其父为庄襄皇。
嬴政喃喃念道:“追尊!?这!!!”
嬴政看到这里,不由被提了一个大醒。
这件事,到是被他忘记了,既然新定典章,这国号,王号,以及众多制礼怕都有会巨大的变化,若是他是泰皇,那父亲必然是要被追为庄襄皇的。
关键问题来了。
子楚有很大可能要活下来了。
人没死,而用谥号,这乃是大不孝啊,在天下人来看,这不成了笑话。
嬴政顿时大惊:“来人,传李斯!!”
不到半个时辰。
李斯匆匆而来,刚一入书房,便稽首道:“不知道大王可是对新典之事?”
嬴政随即将最近宫中发生的事,一一于李斯说来。“这件事,暂不宜张扬,你知道便可,若是先王苏醒,在布告天下不迟。”
李斯何等人物,此时一听,整个人立刻愣怔当场,脑袋里可谓是千万个响雷同时炸起!
子楚。
他不认识。
也没接触。
对他李斯来说,他只认两人,一个是秦王嬴政,一个是国公苏劫。
然而,他李斯是比谁都清楚,赵姬和国公只见的事情,真要说起来,他李斯还是第一个彻底清楚原委的人。
闻此讯息,于噩耗无异!
见李斯久久没有说话。
嬴政说道:“廷尉,此事之难,难于登天啊。”
李斯深吸一口气,嬴政没有说穿,自古以来,最大的难题便是在这里,对母亲的孝,对父亲的孝,对苏劫的更多的情谊。
三者之间,几乎无法割舍。
李斯面色极为苍白,半天才说道:“忠孝自古无两全,大王才是最难的。”
嬴政叹了一口气,将大秦典章放在了李斯的面前,“其余事,先不说,就说这一法,便不可实施!”
秦国是嬴政的。
这一点,子楚是深知,臣子深知,因为子楚临终前王令并是传位嬴政,断然不可能出现一国两王之事。
就是说子楚不能追尊。
哪有追尊活人的,只能加尊。
李斯踌躇道:“不如,废除了谥法!”
嬴政神色一亮:“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