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暗浮士德
[你发现了一条阴谋。]
[一些士子对你颁布的政令相当不满。]
[他们似乎是打算在您前往孝陵的路上,搞一些事情出来……]
“嗯?”舒义潮微微摩挲自己的下巴。
“嘿-
“这个新鲜啊!”
“有点意思。”
“我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儿。”
第771章-状告本官?
“起!!”
一场盛大的祭拜仪式,在明孝陵前如期举行。
朱璟溧穿着盛大华美的祭祀专用服饰,带领着一干文武官员,以及无数的市井百姓,在明孝陵前宣读祭文。
作为难得的,舒义潮肯花点钱的仪式,这次的祭拜终于不像朱璟溧日常生活那般寒酸了。
随行的军队百姓,足足有十余万。
通往享殿的甬道两侧,排列着威武而不失仪态的仪仗队和军乐队,台基上则是站满了盛装的军政要员。
“惟我太祖奋起草野,攘除奸凶,光复旧物,十有二年,遂定大业—”
作为理论上此刻大萌的统治者,悼念祭文的任务,自然是丢给了朱璟溧。
此刻,这位皇帝便抑扬顿挫地念着祭词。
“建奴乘间,入据中夏。”
“俊杰之士,飚发云起。”
在祭文中,朱璟溧回顾了一番太祖皇帝驱逐鞑虏,摆脱夷狄,光复故土的丰功伟绩。
随后又沉痛地宣告了过去建奴入关,几乎一度让神州再次陆沉的凄惨景象。
最后又祭告近世,宣扬了最近驱逐建奴,扫除膻腥的行迹,并将其视为对太祖皇帝功绩的承续,以告慰太祖皇帝的在天之灵…
整个祭祀过程非常完美,百姓军民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令现场仿佛置身于欢呼的海洋。
而后,煞风景的来了。
“孔子云,有头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舒义潮桀桀地笑着,让植物大军将无数的人头堆积成山,当着无数人的面筑成京观。
“哈哈哈!!”
“朱重八!”
“看见没!”
“我把其他地方的脑袋都搬了过来-
“再加上最近的,足足二三十万颗呢。”
“这份礼物满意不?”
“可惜,就是真鞑子的有点少…”
“不过没关系!”
“等我拿下那些僵尸的老窝后。”
“祖宗十八代的尸体我都会挖出来,砍掉脑袋后堆给你的------桀桀桀!!”
朱璟溧面皮微微一变,一股屈辱的神色在脸上一扫而过。
“这滇王…”
真是太不礼貌了!
这是明孝陵!
怎生这般无礼!?
这场祭典和之前的诸多仪式一样,要么是舒义潮根本就不参加,要么就是过来仿佛看耍猴。
这样重要的仪式,舒义潮又是压根不跪。
他不跪,其他人自然也不敢跪。
堂堂祭拜明孝陵,如此庄重的仪式,愣是被活生生地搞成了大联欢。
而且,这癫人竟然公然称呼太祖皇帝的小名?
他到底对皇室有没有半分尊重?
即使是那些军阀、鞑子,都起码要在脸面上要掩饰一二呢。
滇王愣是装都不装了?
而且还拿人头祭拜?
这家伙真就拿祭拜仪式当献捷啊?
朱璟溧神色一阵变幻,但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
目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他还是很了解的。
“也不知道,那些儒生到底能不能成事?”
朱璟溧穿着冕服,遥遥地望向远方,内心中悄悄地捏了一把汗。
毕竟今天即将发生的事情,可是有点………
“来了。”
看到远方的人群出现了一片骚乱,朱璟溧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这盘棋,是死是活。
就看今天这一把了。
“天启,来了。”索菲娅在舒义潮身边轻声说道。
“嘿嘿嘿,看到了。”舒义潮眯起了眼睛。
“嗯,我瞅瞅…”
“这是啥?”
“不像是刺杀啊。”
当然不是刺杀。
士子们对自己的武力值和舒义潮大军力量的对比,还是有点比数的。
只见从各个道路的尽头,出现了无数穿着青衣的儒生士子。
他们恍若因为找到食物而汇聚而来的蚂蚁一般,向着舒义潮这边涌来,仿佛浩浩荡荡的青色乌云。
这些士子顶着大萌历代皇帝的灵位,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举着写满大字的横幅。
队伍的最前面,甚至还拉着棺材。
原本正在观看祭孝陵仪式的百姓,立刻被这些士子吸引住了目光。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为什么来了这么多读书的啊?”
百姓们议论纷纷。
“嘶
“那横幅上写的啥?有几个字我不怎么认识……”
“好像是,以血卫道?”
就在百姓们议论着的时候,索菲娅再次给舒义潮咬耳朵。
“天启。”
“最前面的那几个人,从左到右分别是是黄宗羲、冒辟疆、毛奇龄,都是当地有名的大儒。”
“在江南一带非常有名望。”
“那个穿着孝服,系着麻绳的女子,名叫虞梦珂,是钱谦益的女弟子,也是本地出名的才女。”
“.....黄宗羲?”舒义潮头一歪。
“这名字我好像听过,有点熟悉诶。”
青衣士子们的队伍越来越近,而舒义潮麾下的植物大军们,则是纷纷抬起了手中的火铳。
黑洞洞的枪口遥遥地指向青衣士子们。
青衣士子们看到那一排排的枪口后,行进中的队伍当即为之一滞。
“南雷先生。”跟在黄宗羲身边的士子们,腿肚子有点抖。
萌末的士子们可不是什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乖宝宝。
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极其擅长摆“破靴阵”的疯狗,跟后世那些搞街头运动的差不多。
在当时的江南城市,读书人组织抗税、冲击官府的事情屡见不鲜。
不安分的生员们,经常组织市井百姓、街坊乡邻闹事,同时通过编造歌谣、戏剧、小说等方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接着打上“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旗号,对着官府发起舆论攻击。
甚至还带上青楼女子、小贩工人、泼皮无赖冲击衙门,大打大闹,乃至抢掠纵火,逼迫官府让步,或者是勒令官员下台。
这种士人带头闹事的情况,在萌末的江南年年都有,岁岁不绝。
由于读书人是特权阶级,是未来的官员预备役,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官员们多半不敢血腥镇压。
而那些底下的衙役,更是不敢得罪这些人。
上一篇:宿敌是不可以变成妻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