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系统和战狂的我 第1036章

作者:黑暗浮士德

“扶锖灭妖!”

“人..妖殊途,天地纲常,岂可乱了次第?”

“那妖魔危害世间,荼毒天下,令万千百姓血泪嚎哭不止。”

“我等饱读诗书之辈,正该追随圣人之言,剪除妖邪,凭胸中这一腔正气,还世道一个朗朗乾坤。

就这样,“新政”推行得极快,几乎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落到了实处。

“哼,一群狗东西。”收到各种肉麻夸张奏章的康乾帝,冷笑着丢下手中的折子。

“我看,这帮家伙就跟看见了肉骨头的狗没什么两样。”

康乾帝一边说着,一边批了一张。

“这个家伙妖言惑众,革职查办,满门抄斩!’

丫的,拍马屁都不会拍?

妖?

你骂谁是妖呢?

一说到妖怪,就想到錯妖,继而想到僵尸,再想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华·

康乾帝的想象力,唯有在这一层如此跃进。

“不过,粮饷好歹是够了。”

新政的推行,让康乾帝快速凑到了足够的粮饷。

至于这其中沾染了多少鲜血和哀鸣,那少年皇帝就懒得去想了。

当然,作为这条仁政的交换,康乾帝还赋予了地方豪强组建乡勇团练,抗击草寇的权力和义务。

放以往,康乾帝是决计不敢这么做的。

天知道这群家伙拿到兵权后,会不会造反?

单靠绿营和八旗仿佛花椒面似的,这里撒一点,那里撒一点的兵力,要维持住帝国现有的疆域就十分困难了。

哪里还有空应付这种地方豪强势力?

但现在嘛…

攻守之势异也!

这些都是舒义潮要考虑的问题了。

为了自己的权力、富贵、土地、以及性命,这些士绅一定会和草寇拼到底的!

而不管哪边打赢了,消耗的都不是自己的实力。

自己需要付出的,也不过就是黄河以南的实际统治权而已

左右也守不住,不如丢给士绅们去充当缓冲区,和草寇狗咬狗,就算全打烂了也不心疼。

指不定他们会两败俱伤,自己还能趁着这个机会,出兵收割呢。

毕竟舒义潮在江南能耽搁这么久,可不就是因为被士绅们绊住了脚步么。

康乾帝在心里如此嘀咕。

“该选一个统帅了。

解决了兵员和粮饷问题,康乾帝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大蜻仅剩的两支部队,该交给谁统领了。

图海?

不,虽然图海年富力强,但因为川东的败仗,一定会引来诸多不满。

喇布?

逃跑将军一个,被康乾帝亲自下令抓了起来,要不是因为地位太高,且大锖的铁帽子王跟韭菜似的,被舒义潮割了一茬又一茬………

康乾帝早就下令处斩这个混蛋了。

挑来挑去。

康乾帝惊讶地发现,剩下的八旗军官里,要么是资历不够,要么是战绩不行。

要找一个既能服众,又能带兵的将领……

竟然是如此地困难。

毕竟这种人的脑袋,基本变成了南边舒义潮垒京观的材料。

就在康乾帝冥思苦想,却始终不得要领的时候,老态龙钟的孝庄太后出现了。

“你忘了一个人了吗?”

“谁?”康乾帝好奇地问道。

“鳌拜。”孝庄太后言简意赅。

...…啊?”康乾帝张大了自己的嘴。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

确实!

好像可行啊。

鳌拜可是当初建州的第一巴图鲁,入关后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要资历有资历,要战绩有战绩。

虽然因为骄横跋扈,以及其弟送掉了建州大批精锐,而被康乾帝趁机发作,革职籍没,囚禁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家伙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可是,老祖宗,他会不会……”康乾帝吞吞吐吐地问道。

其实鳌拜犯的那点事,根本就不值得康乾帝大动干戈。

毕竟他也就是有事没事圈圈地,害害民,整整两白旗………

但康乾帝为了要收两白旗的心,那就只好拿鳌拜开刀了。

鳌拜想必也是看清了这点,所以才在圈禁所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

没用了,就一脚踢开,

有用了,就又抓回来。

康乾帝实在不敢保证,鳌拜心里没有芥蒂。

“鳌拜,是忠臣啊。”孝庄太后平静地说道。

“此刻正是我大锖江山万分危急之时。”

“孰重孰轻,我想他分得清。”

“大不了

“我,亲自去劝他!”

“老祖宗何必如此。”康乾帝急忙叩首。

事实证明,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孝庄太后,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

在她的劝说下,鳌拜重新出山,担任前锋营的统帅,建州八旗的精锐尽数聚集于其麾下。

定西大将军多罗贝勒董鄂,安西将军赫业,镇西将军席卜臣,固山贝子温齐,都统瓦尔喀,副都统颜步……皆听其指挥调度。

与此同时,之前表现良好的陕甘绿营,其甘肃总兵张勇、宁夏提督赵良栋、西宁总兵王进宝……等等,也纷纷被调遣了过来。

康乾帝再一次聚拢起了精兵强将,准备和即将北上的舒义潮一较高低。

而正如同康乾帝猜测的一样,安稳了内部局势,顺便又从朱璟溧剩下的儿子中,挑了一个推上皇位,同时用整个江南的士绅脑袋,祭完孝陵之后…

舒义潮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北伐。

“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天道好还,中华有必伸之理!”

“北伐!北伐!’”

“嗯…”

“等等,这是什么东西?”

PS:

莫名其妙地被派到外地学…(这个字打不出来)了。

因为限电,所以这周更新可能会有点跟不上。

等下周应该就会好些。

...

第783章-大锖巴图鲁

南阳。

不久前才刚刚清理平整的军营校场内,一面面旌旗迎风猎猎作响,一阵阵踏步声噼啪作响。

尖锐的军号和哨子声,和铿锵的金属撞击声不时接替响起,令这里不由得充满了了一-股凌冽的杀气。

“左右左,左右左。”

“各路兄弟来入伙。”

“穿虎皮,背响火。”

“草鞋皮靴都认可。”

“左右左,左右左。”

“有肉吃,有酒喝。”

“我们的营头票子多。”

粗俗的嘹亮军歌,虽然远不如秀才士子们写的诗文那样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