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暗浮士德
李思国现在已经被吓破胆了。
虽说在看到舒义潮的那一刹那,他就断定自己绝对惹不起唐军。
攻向呼罗珊的途中,唐军沿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也预料到了。
但他真的没想到,唐军的进攻原来这么夸张——
骑狮子的武士从天而降,然后一个个施展神通变成巨人,随即木鹿城就成了他们的游乐场。
坚固的城市,在巨型武士俑的手中,就仿佛用沙砾和泥土堆积起来的玩具,他们想怎么摧毁,就怎么摧毁。
身经百战的呼罗珊军团,在他们的脚边,就宛若随时可以踩死的蚂蚁。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能阻挡他们?
李思国想象不出来。
因此,他只能将自己的头更加恭顺地低下。
第198章-我们中出了叛徒
整个初春,呼罗珊地区都是在惊悚和惊喜中度过的。
惊喜的是那些被残酷压迫的安斯人和非天方教徒。
舒义潮的攻势是如此地迅猛和疯狂。
战术非常简单。
武士俑们骑着飞狮跃过城墙,从天空中降落后化为恐怖的巨俑,然后将守军的阵地搅个稀烂。
紧接着,就是幽灵如同白雾一般弥漫而出,配合着天空的安西鬼骑清扫所有敢反抗的敌人。
可就是这样简单的战术,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抵挡得住一天。
城内的平民和奴隶,可以欢快地看着,那些以往将他们如同猪狗一般对待的阿拉萨人被舒义潮清洗一空。
简直是狠狠地替他们出了一口恶气啊。
当然,最为惊喜的还是舒义潮每克一城,安西鬼骑们就开始习惯性地按照唐朝的条例给他们分地……
毕竟,这里有地的基本都是阿拉萨人和改姓的安斯人。
而这群大地主基本快被舒义潮给清空了——
空出来的土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分了算了。
这下,呼罗珊的居民欣喜所狂。
我的天!
那可是土地诶!
没有人能比他们更明白,在这个时代家里有十几亩、乃至几十亩地的价值了。
天啦,活了几十年,这天上居然还掉馅饼了!
各种各样的黑莲庙,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当然,这些土地可不是白给的。
安西鬼骑当年可个个都是老油条。
要地?
可以。
把你们的阿拉萨主人绑来,亲手放血杀了。
他们甚至还别出心裁地,在舒义潮竖立的招魂塔上,刻上这些人的名字,以及「战功」……
这样,手里有了阿拉萨人血债的这帮家伙,就算是彻底绑到安西军的战船上了。
从今往后,都只能乖乖地给大唐当臣民。
惊悚的,自然就是还臣属于阿拉萨帝国的地区了。
呼罗珊地区最重要的城市,通常也就四个。
一是巴里黑,帝国坟场最北部的阿姆河南岸。
二是赫拉特,安斯高原与帝国坟场北部交界。
三尼沙布尔,安斯西北角。
四是木鹿。
而现在,这些座城市已经全落到了舒义潮手里。
阿拉萨人都已经傻了——
真神在上啊,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几个月前,不还是塔希尔将军,在哈里发的调遣以及真神的祝福下,率军北上,讨伐唐军贼寇吗?
怎么一眨眼,塔希尔就将他的呼罗珊军团全部赔进去了?
除此之外,阿拉萨帝国在西亚的其余军力,也被唐军扫荡一空——
前前后后加起来,那可是近二十万大军啊!
当初和诺玛帝国的大决战,阿拉萨帝国都才出动两万多人……
还不等他们想明白,舒义潮就和武士俑们,就已经带着钢鞭来挨个给他们开瓢来了……
然后他们就发现,唐军还真是字面意义上的天兵。
惊恐的阿拉萨人,弃城而
逃的有,负隅顽抗的亦有,但不管怎么样,呼罗珊地区,都将彻底地挂上大唐的旗帜。
至于李思国,已经幸福得快晕过去了。
没想到一切竟然如此顺利。
此时距离阿拉萨帝国灭亡安斯,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他万万没想到,在安西军先魂介入后,不过短短数月,他们就要王者归来了。
他进入了赫拉特城。
他真正进入了安斯高原,站在了整个安斯高原的大门前。
等到舒义潮再打下锡斯坦,安斯王国的大旗,就可以正式打出来了。
唯一可惜的是,李思国自封的安斯王,目前很多安斯人并不承认。
你丫又不是自己打赢的。
全程请天兵代打,靠着皇恩碎地拳才从一介总督跃升为安斯王,拽什么拽?
因此,很多安斯人喜欢直接去找舒义潮——
你李思国跪得,我跪不得?
而且我们跪的姿势还更加标准。
大都护,我们觉得我们也可以竞选一下安斯王的。
你瞧,今年的朝贡我们都带来了。
狮子?
有的有的。
有好几十头呢。
高原,圣城。
“你说什么?”
“河中出现了唐军!?”
当这个消息砸到赞普琳耳中的时候,她只觉得难以置信。
要知道这半年来,唐军针对昆仑铁门关的进攻就没停过。
开始是泥俑。
随后又变成了幽灵。
不变的是那如同海啸一般涌来的数量。
铁门关的战斗,惨烈到无法想象。
尽管赞普琳已经及时地在前线换上了战傀,但战傀的制造、维护、保养、运输……
无不需要花费天文数字般的金钱、粮食、矿石、药品。
更何况,她还得为战傀大军,预备上一支能够随时控制它们的巫师队伍。
这支巫师队伍,也是要花大价钱供养的。
总之,现在的吐末帝国,每天都要蒸发山一般的粮饷。
无数的牧民被抢走了他们的最后一只牲口,大量的农奴被夺走了他们嘴里的最后一口粮食,难以计数的旷工倒毙在了矿井之中……
饶是这样,也依旧入不敷出,不得不四处搜刮、摊派、加饷——
这样一来,自然会激起剧烈的反抗。
很多农奴都不堪忍受日益严重的盘剥,揭竿而起。
而那些本就野心勃勃的藩镇,更是开始阳奉阴违。
而为了镇压那些造反的农奴,以及桀骜不驯的藩镇,赞普琳又不得不进一步加重盘剥。如此一来,吐末帝国自然是四处起火。
赞普琳总觉得,要是再这么下去,怕是要不了几年,不用等唐军出手,吐末帝国自己就要先玩完了。
在财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她自然急需加大与外部的贸易,以减缓吐末帝国的经济压力。
而好巧不巧的是,在吐末帝国的境内,正好有一条和中亚、西亚相连,与丝绸之路并行的食盐之路。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这年头的中亚、西亚还真不怎么产盐。
这些地区食盐的重要来源之一,便是高原的吐末帝国。
上一篇:宿敌是不可以变成妻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