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漫威当魔王 第383章

作者:天高辰远

  即使再没政治思维的移民,也在这几十年里弄清楚国家林立的地球比只受单一家族控制的外星球更文明。

  至少,地球上还有国际舆论,“洛克菲勒星”上的舆论却只会为洛克菲勒家族唱赞歌。

第576章 人类养殖场

  这里的史蒂夫·罗杰斯虽然不像被林浩改造过的真队长那样系统学习过斗争经验,好歹也是上过战场,带过队伍的老兵,又在这五十年里不断观察、不断学习,早就今非昔比。

  所以他也知道一个地下组织必须坚守严格的保密制度,有些东西,比如组织纲领和目的可以向所有成员公开,但有些东西,诸如组织成员名单和秘密交通渠道,显然不能向所有成员公开。

  瑞德借着酒劲跑来抱怨,其实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看到史蒂夫能自由出入“洛克菲勒星”,可想而知必然有自己的交通渠道,所以他想让队长行行好,先把自己带回地球。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其他一起喝酒的工友都有这种想法,只要史蒂夫敢开口子,其他人当然就有了提要求的借口。

  是的,史蒂夫现在的队伍成分就是这么复杂。

  一群只是对财团不满却又没胆子跳出来武力反抗的移民,没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能有多大觉悟?

  资本财团被私欲操控着,这群恨不得财团老爷去死的移民还不是一样先顾着自己?

  史蒂夫也想找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可年轻移民尚未看清资本财团的真面目,还被高工资陷阱遮蔽着双眼,谁敢冒险跑来陪他玩地下斗争?

  至于那些有血性,敢于武力反抗的移民,早就一批批“消失”了。

  军火巨头在美利坚放肆出售武器,但在自家独有的星球上却对武器严防死守,恨不得连一根电击棒都装上追踪器。

  毕竟美利坚是大家的,反正已经不能私有化,干脆赚钱为上,但自家的星球却是自家的,哪能放纵小屁民掌握武器?

  史蒂夫倒是不缺武器,但他还在等待一个契机。

  因为三十多年下来,移民们虽然积攒了对资本财团的许多怨气,却还没到支撑他们武装反抗的程度,更多的移民都像眼前的瑞德一样,只想逃回地球,远离财团的迫害。

  “放心,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史蒂夫安抚瑞德后,继续利用托尼为他更新换代的人工智能入侵洛克菲勒家族的网络,搜集自己想要的情报。

  五十年来,地球上的科学家自然也在推动技术的进步,许多方面早就追上了五十多年前的托尼·斯塔克,然而托尼也不是原地踏步,他有着一颗漫威编辑开过挂的大脑,这个世界虽然排斥超凡力量,却不排斥科技。

  何况,这个世界本身仍处于漫威宇宙中,尚未超脱。

  托尼的天才大脑当然还在起效,同样,林浩的大脑也是如此。

  托尼·斯塔克还是以一己之力压制着地球上的科学家,加上他本身就拥有诸多远超地球科技水平的外星技术储备,所以哪怕过去了五十年,依旧在自己擅长的机械制造、电子工程等领域保持着绝对的优势,生物科学领域则偏弱,已逐渐被赶超。

  当然,如果持续下去,他迟早要被完全超越。

  因为基因的不确定性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迟早会造就出一颗新的天才大脑,好似爱因斯坦和朗道。

  史蒂夫进行着日常情报搜集,却不料一场意外的窃听让他找到了自己苦等的契机。

  此刻,洛克菲勒家族的高层正在进行一场内部会议。

  “人力资源依旧是个大难题。”

  透过监控,史蒂夫看到一名西装革履的洛克菲勒家族成员正在主持会议。

  “经过这些年的争抢,旧星上的美利坚人口已经下降到一个亿,他们在地球上就能生活的很惬意,移民开荒的欲望越来越小。”

  “按照统计部门的估算,三十年来,十大财团平均每家只招募了两千万左右的人口,剩下一个亿美利坚人口被其他家族和联邦政府瓜分。”

  “自从华国开启星际时代后,我们已经很难吸收华裔移民,地球上的其他国家也有了另外的选择。”

  “目前,洛克菲勒家族控制下的移民数量刚刚达到两千七百五十五万,这个数量,放在我们控制下的四颗宜居星球上,只能分别支撑一两座城市。”

  “华国却在他们掌控的十五颗宜居星球上分别建造了至少十座城市,而且他们的人口实现了良性增长。”

  地球人进入星际时代半个世纪,所有人都意识到没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根本撑不起一个良性发展的星际文明。

  好比洛克菲勒家族,虽然控制了四颗宜居星球和几十颗矿物星球,却因为缺少人口,显得十分虚浮。

  每一座宜居星球上都只有一两座城市,矿物星球上更是只设立了一座矿场,分别开采主要的矿产资源,连取名都成了“煤炭星”、“铁星”、“铜星”,看上去豪横无比,实则充满无奈。

  这样的星球与其说被洛克菲勒家族占领,不如说是狗狗撒了尿,自以为是的标记成领地。

  眼下的地球人都忙着开发荒地,可一旦探索新宜居星球的速度慢下来,附近星域的宜居星球被人全部找到,争夺乃至战争必然会爆发。

  这几十年来,他们十大财团为了争夺金矿、稀土等资源丰富的矿物星球已经爆发过多次冲突。

  可想而知,一旦附近星域的宜居星球被地球人全部找到,战争将如影随形。

  毕竟宜居星球属于绝对不可再生资源。

  几十亿年的成长周期,地球人不觉得自己能等到下一批。

  眼下这种每颗星球只有零星几座城市的布局,拿什么去应对星际战争?

  人家华国掌控的宜居星球上已经按照星球防御战略分别建造了多座城市并填充了人口,每座城市都拥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每颗星球上的人口平均过亿。

  每一颗星球都经营的十分完善,早就在预备未来大概率要发生的星际战争。

  美利坚虽然分散控制的宜居星球数量上占优,却是处处薄弱,未来真要是打起来,华国的宇宙飞船完全可以在荒芜地区登陆,他们连轨道拦截网都铺不开。

  可意识到这个严峻问题的美利坚财团却再也无法抱团取暖了。

  十大财团都有了自家的领地,谁愿意为了别人的星球去奉献?

  真要是打起来,不趁机落井下石就已经够好了!

  “为什么华国的人口可以在这五十年里翻倍增长?”会议室里,有个稍微年轻的洛克菲勒发出一问。

  年长的洛克菲勒没想到他会问出如此愚蠢的问题,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最后还是他的老爸不想他继续丢人,狠狠瞪了他一眼。

  “他们的办法,我们学不来。”主持会议的男人淡漠开口。

  东方大国的人口之所以能在五十年里成倍增长,当然是因为现有制度相对限制了勋贵世家的私欲,给普通人带去更好的福利待遇。

  收入变多,生活压力变小,普通国民自然就有多生孩子的欲望。

  正如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推翻大山的人民爆发出旺盛的繁衍欲望,仅仅二十多年,人口从四亿翻倍增长到八亿。

  美利坚的这帮资本财团当然学不来,因为这要求他们放松对底层的剥削。

  看上去只要他们有点长远见识,多点良心,就能换来丰厚的回报。

  可是,由私欲驱使的资本财团只有抢肉吃的时候能做到上下一心,如果要他们分出一部分肉来,那问题可就多了!

  大家族最多的是什么?

  虽然钱多,可人也多啊!

  普通人生不起、养不起,他们还用担心这个?

  尤其是洛克菲勒这种延续了两百年的大家族,有多少旁系分支?

  这么多族人大多都在近三十年里从地球转移到自家的主星,掌控着主星上三座城市、十八座集镇和上百座矿场、养殖场的上上下下。

  上头的大人物要吃肉,下面的小角色总得跟着喝口汤吧?

  否则,对得起我这“洛克菲勒”的姓氏吗?

  于是乎,上头将税率定为十分之一,层层加码之下,下面就敢收到十分之五。

  当然,手段会相对隐蔽一点,以各种方式回收财富。

  比如分管养殖场的家族成员缺钱,就可以随便找个借口给肉类涨价,反正由移民买单。

  大家吃肉喝汤,正开心着,你一句话就想让我们放弃这些灰色收入?

  凭什么?

  有本事你们上头的大人物放弃自己的奢靡生活,以身作则啊!

  这……这不要了老爷们的命嘛!

  从小锦衣玉食惯了的老爷,能吃这种苦?

  所以这种家族模式的星际开发,根本做不到让利于民,有能力走进星际时代的家族必然不可能只是结构简单的小家族,不能不顾及到旁支族人的感受。

  偏偏血脉相连,甚至无法借鉴国家机器那一套,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过是罚酒三杯。

  尤其又是眼下这种仍有大量待开发资源的状态,大家族内部根本不可能狠下心来搞整顿。

  否则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拓荒的时代里,不靠血脉姻亲,难道靠外人?

  地球上,大一点的家族企业尚且要遇到这类问题,何况在一颗没有其他监督力量的地外星球?

  让利于民,从而促进人口自然增长的模式,在大家族主导的星球上根本行不通。

  “那就只能加大对人工智能和全自动生产线的研发投入。”

  面对人力资源紧缺问题,洛克菲勒家族做出了与现实中的美利坚相同的选择,试图以机器取代人力。

  只不过现实中的老美缺的是廉价劳动力,这里的洛克菲勒都缺。

  其实本质上都在追求廉价劳动力。

  “这当然是个好办法,但是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会更大!”主持会议的男人叹了口气:“对这类人才,金钱反倒没了吸引力……”

  因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开发时代,东西方两大体系,所有能够迈入外太空的势力团体都在发了疯一样争夺人才。

  如果说对普通移民的恶性竞价还有一个心理上限,对人才的争夺,各方势力根本不设上限,什么条件都敢开,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天赋。

  争抢了半个世纪,洛克菲勒家族照样无法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一段时间内吸引到的人才数量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值。

  “在这一点上,斯塔克工业的优势比我们这些家族都要大……”说着,这名洛克菲勒不由骂了一句:“该死的托尼·斯塔克!”

  “那要不我们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自己培养人才,只要基数大了,总会有人才源源不断冒出……”

  刚才那个愣头青又一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可毫无意外又被他爸打断。

  “给老子闭嘴!”

  这倒霉孩子,不知道教育产业由自家分管?不知道你老子前些天刚让主星上的学校涨了学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咱家屁股后面多少人跟着一起吃饭呢!

  星际大开发中,能够发挥较多作用的人口,当然不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必须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在培养大基数的知识青年这件事上,东方大国的成就又比美利坚财团高!

  延续原有制度的东方大国没有抛弃义务教育,投入大量补贴对新增的人口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