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孤涯长漠
焰灵姬却是轻轻一笑,香软的秀发拂过了赢熙的鼻尖。
“小女子不懂这些,只看到有人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怕赢熙反驳他,将一大块水果塞在他的嘴里。
赢熙摇摇头:“你懂什么,还有重要的事要我做呢,今晚我就要住到宫中了”,说着神色大为黯然。
两女都不由心中一跳,成年的皇子入驻皇宫意味着什么,两人都是明白,在焰灵姬探寻的目光中,赢熙微微点头。
两个时辰之后,一辆黑色的马车驶入皇宫,整个咸阳宫中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求支持!!!谢谢大家!!.
第二百九十五章 始皇帝之殇
宫中灯火通明,郎卫和整顿过禁卫军全部戒严,所有的重要之处皆有岗哨,甲胄摩擦之声不绝于耳,显得异常肃杀.
一座偏殿之中,朝中位列三公的重臣、皇亲国戚、勋贵之臣,都已经云集其中,这些人随便一人都是跺跺脚就能引起风雨的人物,此时却都挤在狭小的偏殿之中。
众人皆是敛声屏气不敢多言,众人皆是有些焦躁,这个帝国的即将发生一件大事,帝国的主人,横扫环宇一统天下的始皇帝,他的生命已经即将走到尽头了。
昨日中午始皇帝昏迷之后,所有的重臣就已经全部待命,不敢稍离,昨夜一整夜都待在这里,直到半夜始皇帝终于醒了,然后进行了最后一次召见,始皇帝虽然已经在生命的尽头,但是思路仍然极为清晰。
将要嘱咐的事情说的清清楚楚,这就是所谓的托孤了,始皇帝虽然肃然严苛,但是却从没有滥杀过一个大臣,众人心中也是明白,看到他如此,都忍不住难受。
而在大殿一侧的耳房之中则是始皇帝的后妃,此时为首的一人正是云姬,正所谓母以子贵,始皇帝的后宫没有皇后,就以云姬为尊,胡亥的母亲因为胡亥叛乱,已经被打入冷宫。
云姬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块绸缎的帕子,目光之中带着无尽的哀思,那个自己一身无限崇敬爱慕的丈夫,已经无比虚弱,昨夜她一夜未睡,一直守着他。
昨日他召见了所有的妃嫔,将所有的事情嘱咐明白,而且有一道旨意也将在今日宣读,这是一份封后的旨意,自己数十年最为盼望的东西一朝得偿所愿,只是心中却没有欣喜,有的只是无限的哀伤,有些胆小的女子已经忍不住在流泪了,只是宫规森严,不敢哭出声音,只能死死地咬着帕子。
此时御医医官都在大殿之外候着,每一个都是一脸苦涩,始皇帝作为最尊贵的帝王,他的生命到了尽头,或许朝中重臣太子殿下,就会迁怒于他人,这种迁怒需要人命来填,而御医自然就是最好的出气筒。
肃杀之气、沉闷之气环绕着这里i,只有一人肃然而立,站在始皇帝面前,他的掌心凝聚着一股绝强的内息,章邯焦急的站在一边,这个世上的宗师高手寥寥无几,内息如此生机勃勃的也只有十二公子了,此时为始皇帝输入内息不是为了救命,而是延命。
过了一炷香左右,赢熙缓缓收回自己的春生之气,流云一般的内息缓缓消失,始皇帝轻轻咳嗽一声,慢慢睁开眼睛。
“朕昏睡多久了?”始皇帝开口道。
“回禀陛下,已经三个时辰了”,章邯虎目之中微微含泪。
始皇帝叹了口气:“朕曾经为了讨论军略数日不眠不休,仍然觉的得精力旺盛,此刻刚刚睡醒,竟然还是头昏目眩”,说着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
赢熙知道这已经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了,他最后的生命力正在逐渐溃散。
“父皇宽心,有儿臣在父皇可无忧”。
始皇帝微微一笑:“好,帝国就要交到你的手中了,朕已经你好了遗诏,章邯会在朝会之上宣读的,你大哥在哪?”
赢熙道:“已经交给影密卫看管了,父皇放心,我并没有动用私刑,大哥他很好”。
“熙儿,你自幼就非常懂事,也懂得父皇的心思,你有主见有决断,而且有容人之量,其实若是没有你,扶苏是帝国最好的继承人,若是胡亥继承了帝位,只怕你的那些兄弟姐妹,只怕没有几个可以活命了”。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始皇帝的判断冷静而准确,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历史上胡亥矫诏得了皇位之后,就立刻举起屠刀对准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最后始皇帝的血脉几乎断绝。
“父皇放心,儿臣不会杀他们,我要在咸阳以东建几座大宅院,让他们永久居住,这样一切都会安定了”。
始皇帝叹息道:“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了,当年你的祖母串通嫪毐想要谋害朕,朕亲手处决了他们生的孽种,还把你祖母关了起来,不是朕心狠,而是政治符号已经撕裂,就不会再有修复的机会了,扶苏和胡亥已经到了这一步,他们也应该有所觉悟,不过,那里的管束就交给章邯的影密卫吧”。
这番话说完,他似乎已经耗光了所有的气力,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他的气息正在逐渐溃散,赢熙和章邯对视了一眼,两人单膝跪下,章邯虎目之中的泪水再也压抑不住,四周的宦官和书记官都不由一愣,书记官强忍着手掌的颤抖,记录下最后一个字,也随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宦官们跪下之后,就有哭声大起,先是低沉嘶哑紧接着就是嚎啕大哭。
隐隐的哭声从大殿之中传出之后,宫中之人迅速明白,这位威压一个时代的强大帝王终于结束了他璀璨的一生,偏殿之中的重臣和后妃们都不由跪下,哭泣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间整个皇宫都沉浸在哭泣之中。
不多时,皇宫之中传来一声隐隐的钟声,咸阳百姓先是一阵迷惘,但是随着钟声不断地重复,也越来越清晰,京城百姓都是明白过来,无数人都忍不住朝着皇宫反向跪下,哭泣之声响彻天地!
始皇帝驾崩之事不过两日就已经轰传天下,一时间天下震动,击节叫好者有之,蓦然长叹者亦有之,但是所有人都不由松了口气,这样的一位王者,就这样溘然而逝。
不过天下残存的反秦势力并没有觉得轻松,反倒是更加苦涩,因为始皇帝已经有了一个极为出色的继承人,他用了数年的时间向整个天下证明了他的实力!
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六国余孽,或者是匈奴铁骑,都在他的剑锋之下被揉搓拿捏,只能俯首帖耳,敢于违抗者都已经粉身碎骨!
这样强大的能力已经让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个不逊色于始皇帝的可怕人物,而此时他将不再是帝国的继承人,而是会成为帝国新的主人!
他将会拥有调度整个帝国资源的能力,这样一来整个天下会何去何从?追随他的势力都是信心百倍,而那些反抗的的力量则是惴惴不安。
此时正随着项少羽返回楚国的盖聂和天明,此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盖聂听了之后不由默然不语。
“秦始皇是一个过去从来没有过,未来只怕也不会再有的帝王,他的逝去本来是这个伟大的帝国的末日,但是如今看来,这或许是一个更加可怕的开始,那位帝国的太子就要登基了”。
天明是典型的乐天派,浑然不觉的忧愁,“大叔,我们如今又重新聚在一起了,这个什么帝国的太子根本不在话下,下一回一定让他知道我天明大侠的厉害!!”
听到这里盖聂不禁摇头,乐观是好事,但是过于乐观往往就是失败的开始,对于自己这半个弟子,他太清楚他的能力了,很快他就会登基了,新的格局即将开始,这个天下不会是帝国的终点,而会是起点。
而且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办法对付的人,面对始皇帝,盖聂知道只要等待下去,反秦势力就会逐渐凝结,最后形成一股洪流摧毁它。
但是赢熙相比于始皇帝,他更加内敛,而且他极为重视实务,帝国的统治基础变得异常夯实,粮食产出大增,而税收则是在逐渐降低,百姓的生活正在慢慢变好,纵然是盖聂也难以断定,这样的世界,是不是自己盼望着的那个世界。
这一切的答案,都要交给时间去验证了。
求支持!!谢谢大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登基称帝 大秦之主
整个咸阳此时已经是一片缟素,大秦尚黑,这一片素白之色,倒是为这座都城增添了一些颜色。
赢熙此时跪在始皇帝的棺椁之前,神色悲伤,只是心中却异常复杂,对于始皇帝,他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是皇帝也是君主,他自幼就有了成年人的思维,加上前世的记忆,始皇帝这个父亲始终在心中隔着一层,难以真正把他当做父亲!.
但是始皇帝却将帝国交到自己手中,缓慢而又坚定,他能顺利接手帝国,始皇帝也是承受了相当的压力,毕竟有些政务赢熙的处理方式,已经超出了成例。
而且就像之前胡亥所说,始皇帝对于他已经足够宽容,他豢养军队几乎已经在挑战皇权,可是最后也只是闭门思过一年而已,这显然是已经在为帝国培养继承人了。
当然,赢熙也是不负所望,南征北讨之下,稳固了帝国的疆域,将帝国的敌人逐一歼灭,战绩彪炳无出其右,他用自己的剑证明了他的实力,可谓是冠绝当代,也正因为如此,始皇帝也终于放下了最后一丝顾虑,彻底将帝国交给他。
因为他的力量加上始皇帝的诏书,就能让原本可能充满变数的传承变得顺风顺水,这对于一个大帝国极为重要。
整个皇宫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无论是真是假,最起码表面如此,赢熙数日之中都只吃了一些简单的食物,一边为始皇帝守灵,不知不觉已经七天了。
今日就是始皇帝入殓之日,一时间整个咸阳都被素白之色淹没,禁卫军、郎卫簇拥着始皇帝的棺椁进入了骊山陵墓,这座耗资巨大的坟墓早已经完工了,在目光之中沉闷黢黑的山脉带着幽幽的黑暗,将埋葬所有的秘密。
空中不知何时飘着细细的雨点,带着一丝冰冷,整个仪式秩序了整整一天,大军才慢慢返回,其实绝大部分人只能留在外围,并不知道陵墓的具体位置,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那里的布置。
随着一道道巨大的青铜门和石门的闭合,整个地宫归于沉寂,赢熙转身的背影也被永远定格在这沉寂的一幕。
第二天的大朝会之上,章邯宣读了两份诏书,一份是传位诏书,另外一份则是对赢熙生母云姬的册封,大秦帝国终于有了一位皇后,不,她此时已经是太后了。
此时大秦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中,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屏息凝神的等待着,在众人翘首期盼一个人头戴冠冕身着黑色的龙纹长袍,无比威严的缓缓走来,他的每一步都异常沉静。
此时大殿之中为首的两人看到他走进来,急忙跪下:“臣拜见皇帝陛下!”,这两人正是李斯和冯去疾,他们两人作为百官之首,自然要领头拜见新皇帝,行的是最为尊贵的三拜九叩大礼!
这就是君臣大礼,此番礼节之下君臣之分就算是定下了,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此时都不由跪下,口中高呼‘拜见皇帝陛下’!
此时大殿之中汇聚了帝国的所有的重臣,就连在外地领军的大将,也连夜疾驰飞奔而回,就连驻守南境的大将军任嚣,以及百战穿甲兵的主帅王离,以及蒙恬等人也都赶回,甚至就连王家和蒙家的家主,都颤颤巍巍的赶到,向新皇帝跪拜行礼!
在众人的高声之下,赢熙默默走上了那代表着最高权力的王座,轻轻坐在上面,俯瞰着文武百官,就像是在俯视着整座帝国!
这是一种绝对的权力,也是绝对的责任,从此以后亿兆黎庶都在自己的肩膀之上,甚至整个华夏民族的希望也在自己身上,自己将要统领这个帝国建立无上功业。
甚至让整个世界都匍匐在大秦的铁骑之下!这个世界异常精彩,此时西方的罗马帝国正在进入鼎盛时期,国力之强甚至不在秦国之下,若非后来罗马出了一个‘卡拉卡拉’,实在太过愚蠢,将异常珍贵的公民权全部下发,让整个帝国陷入了混乱,才让这光彩夺目的帝国彻底分裂了。
不过那些事情还是太过久远了,此时大秦不过是统一了华夏故地罢了,整个北方、西北、西南,还有无限广阔的疆域,正在等待始皇帝的征服!
“众卿平身,诸位皆是朝中重臣,是我大秦的柱石,帝国刚刚经历国丧,可谓是百废待兴,朕初登大宝,还有很多事需要学习,众卿家一定要不吝赐言”。
朝中重臣都是人精,都不由点头,这位小皇帝倒是颇有明君气象,赢熙环顾四周,微微点头,很多重臣趁机将自己早就写好的奏折拿出,赢熙处理政务多年,自然是得心应手,几番下来,所有的处理方法都是沉稳妥当,而且成本很小。
而且那些一直保持中立,对赢熙并不熟悉的官员此时都看出来了,这个新皇帝的手段高明至极,看人看事如掌上观纹,众人只要稍有隐瞒,都会被他言辞犀利的找到漏洞,然后清晰的说出原因。
这可一下子将那些老臣震慑住了,虽然赢熙并没有处罚那些有小心思的人,但是大庭广众之下被皇帝驳斥的哑口无言,可谓是丢脸丢到家了,都不由纷纷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应对。
一天的时间赢熙就让这些大臣赶到了恐惧,这不是因为他的武力,而是他对于政略的清楚明白,其中清晰透彻之处可谓是极为难得,而且也不知道他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得,帝国的各种数据几乎都在他的脑子里。
各郡各县有多少民众、牛羊,各地有多少驻兵,主帅是何人,生卒年月几何,经历过那些大战,整个大秦官吏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仿佛都被他掰开揉碎了,任何一点隐瞒都成了笑话。
这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大殿陡然紧张了起来,让人敬畏其实就距离真正的臣服不远了,几十件大大小小的事情,竟然在这新皇帝刚刚继位的朝会上处理完了!
等到这些大臣走出大殿之后,都觉得如在幻梦之中,刚刚所有人都仿佛成了等待老师提问的学生,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懈怠,否则就会成为同僚之中的笑柄,
而且所谓的简在帝心就是讨皇帝欢心,此时新皇帝刚刚继位,权力尚不稳固,不会贬谪老臣,但是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在皇帝心中留下了一个无能的印象,距离离开权力的中心也就不远了。
正因为如此,所有的大臣都是小心翼翼,将自己十二万分的本事展示出来,所有也才有了如此惊人的效率,不过所有的大臣也不禁冷汗直流,甚至许多人都不禁头昏目眩,毕竟脑子转的如此之快,实在是有些累人。
而此时赢熙登基的消息已经哄传天下,这个帝国已经有了新的主人,那么天下又将何去何从呢?
回到了寝宫之中,赢熙默默感慨,不知不觉整个帝国已经是自己的了,今日就让那些老狐狸头疼一下,以后头疼的时候还多得很呢!想到那些老家伙吃瘪的样子,赢熙嘴角不由多了一丝笑意。
“哎,已经登基为帝,也该分封后宫了,那两个丫头也该入住皇宫了!”
终于登基称帝了,这一卷结束了,新的篇章即将开始!!!.
辽阔天地 疆域百国
第二百九十七章 组建内阁 册封贵妃
一页崭新的历史正在掀开,不知不觉赢熙登基已经数月有余,这几个月的时间对于那些大臣而言,却是极为难捱,这位新皇帝相对于始皇帝的风格却是大为不同。
他们父子俱是一般果断决绝,但是这位新的天子却是更加天马行空,处理事务往往出人意表,昔日只是帝国公子之时,赢熙自然有有意克制,但是如今既然是爷们做主了,那么他也就不再顾忌,将自己许多想法付诸实施。
帝国许多耗资巨大的面子工程全部停摆,比如骊山陵墓外围的许多建筑,以及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主体建筑的阿房宫,将钱粮全部囤积起来,并开始借助自己暗中培养的亭长的管道,将这些粮食慢慢分发给劳苦百姓.
天朝对百姓的赈济是古已有之,但是想要有效的赈济百姓有两个难题,第一就是如何分辨那些人需要赈济,第二就是如何有一个廉洁高效的系统来做这件事,防止官员贪污受贿。
这可是一个困扰了古今中外所有君主的大难题,皇帝们想到了很多办法,比如设置御史台,让官员们自查自纠,只是收效甚微,因为只要这些御使会回到官员们中间,没有一定的隔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西方所谓的三权分立,最为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权力专属化,让权力持有者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顾忌,从而将自己的权力贯彻下去,但是又会受到制约。
但是对于赢熙而言,自己组建的庞大的情报网络,甚至监察百官的力量,就让自己几乎没有掣肘,就能把自己的意志全部贯彻下去,而且他甚至不用事必躬亲。
作为帝国的皇帝,他也不必事必躬亲,只需要把握住大方向,掌控好财权和军权,以及重要职位的任命,就能很好的掌控这个帝国了。
而且赢熙打算组建属于自己的内阁,而阁臣则是从整个天下官员之中直接选拔。
帝国的百官先是不解,但是仔细一研究之后就明白了,所谓的阁臣就是皇帝的御用参谋,一旦进入内阁,虽然品阶不会太高,但是将绕过三公九卿,直接在帝国最根本的事物当中发表意见,与最高权力的距离,将决定权力的大小,这样一来简直是一步登天!
而且阁臣的选拔赢熙规定了三个极为严苛的标准,第一就是年纪不能超过五十岁,第二就是不论出身还是品阶,只看政绩,只要能真正的做出为国为民的成绩,就有资格进入内阁,第三个标准则是,通过科举考试者优先。
如此一来整个帝国的官员都沸腾了都开始铆足了劲,想要冲击内阁的位置,那个靠近皇帝靠近最高权力,能一步登天的位置!
皇宫之中一座偏殿之中,丞相李斯正在处理政务,因为新皇帝的处理首重务实,帝国因为建立无上功业所起的骄傲之心,都因为这个新皇帝遭到了抹杀。
这样高强度的行军一下子让一些尸位素餐之辈难受之极,很多老官僚因为难以承受,甚至起了辞官不做的心思,李斯看到有些官员递上来的折子不由冷笑一声,提笔在折子上写下来处理意见。
“这般尸位素餐之辈,就应当被全部清洗掉,哎,这位陛下当真是好手段,不做恶人就已经让这些家伙自己退出了,只是可惜了,一旦内阁建立,我这左丞相的风光只怕也要暗淡下去了”。
上一篇:斗罗:元素天使,传承七大元素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