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身被动技 第3607章

作者:熬夜吃苹果

  名修不成,通往大道的路可不止这条,便问:“那你继剑念之后,三十年来,又修了什么呢?”

  话一出口,脑海里闪过神之遗迹的诸般画面,徐小受已经有了答案。

  果不其然,八尊谙颔首言道:

  “剑,我。”

  剑我?

  不,老八这厮,说话不仅咬文嚼字,细节处更见真章。

  方才他说这俩字时,分明停顿了一下……

  “剑我?”

  “还是‘剑’,与‘我’?”

  这似是同个问题,又有本质不同。

  八尊谙一笑,不置可否,转而聊起了别的:“神亦,教过你古武吧?”

  徐小受点头,并不作声。

  便听老八主动说道:

  “我与神亦,也聊过古武,所得颇丰。”

  “道若在灵,百花齐放;道若在剑,三境开门。”

  “此二者,都要做选择,要在大道三千,或古剑九术之中,择一小道、小术,修至极致,封神称祖。”

  一顿,他话锋转回,声音中都多了几分欣赏:

  “可道在古武,十分纯粹,不必过多思考,按部就班修完,走至尽头时,祖神之位,唾手可得。”

  “那么,古武之道,是什么?”

  这题徐小受还真会。

  因为神亦也同自己讲过,他道:“九宫八门七宿六道,四舍三界两仪一尊。”

  八尊谙点头补充:“缺五,无极。”

  是了,确实还有这俩个东西。

  “缺五是拳,五于缺拳。”

  “无极太上,更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是战祖留给古武之道更进一步的一个念想。”

  “此二者,姑且不论。”

  回到“九宫”至“一尊”的排列上,八尊谙阐述道:

  “而由九归一,这‘一尊’,便是昔日战祖所企及之境界,相当于封神称祖。”

  “后来者修道,再是自信满满,不可好高骛远,不得以道悟道——这如以名悟名,太容易步入歧途。”

  “因而,还是得如同以剑念修名那般,以技入道,再返璞归真,虽说可能会困囿于此,这已是最安全的路子。”

  “而我的道,在与神亦交流完后,借鉴了‘两仪’概念,决定修‘剑我’。”

  原来如此……这下,徐小受便完全弄懂了。

  “剑我”,是两仪。

  “剑”与“我”,则是两仪中的黑与白,既对立,又相互成就?

  老八野心不小啊!

  八尊谙确实也从非安分之人。

  而于古武话回“剑我”后,当八尊谙再聊回之前说的话,就显得浅显易懂了:

  “名如道,名如一尊。”

  “名之道,太过虚无缥缈,且与我相悖。”

  “名是被动获取,而我的剑纵使再行迂回,本质上亦永远是在主动出击。”

  看得出来,八尊谙很喜欢“名”,却断得干干净净:“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强求无益,我甘愿放弃。”

  八尊谙喜名,而求不得名。

  他的话,却重重击穿了徐小受的心巴。

  确实有时候谈天论地,真正能聊进人心坎里去的,只有不经意的某句话:

  “名是被动……”

  徐小受有所触动。

  细细思量之后,那“有所触动”,忽又裂变为“太有触动”。

  “徐小受,你来找我,应该不止是为了问‘剑念之上’吧?”八尊谙打断了他的思考。

  “不错,我想修道……”

  “你想修何道?”

  “方才,我尚迷茫……”

  “那现在呢?”

  “现在……八尊谙,我想修名!”

  桂折遗址,鬼佛之下,第一剑仙与第八剑仙的交流,至此升华。

  最后那般斩钉截铁的一句脱口,徐小受周身疯涌道韵,脚底下自然而然旋展出剑道盘。

  没有第二盘。

  只有唯一的剑道盘!

  繁复感悟,精彩纷呈,或似仙人指路,或如魔音贯耳,从眼底穿,透骨而过,融于自我,推陈出新。

  “修名……”

  八尊谙看不见,却能感应得出来。

  徐小受,悟了。

  他的境界,突然从十分之九的超道化,开始往上推进,且上无止尽。

  九一、九二、九三……

  直至九九!

  他似进入了一种顿悟型“虚祖化”?

  在战力上,或尚未有任何呈现形式的提升。

  于道之感悟层面,竟有了极为可观的攀涨,且随时有“走火入魔”之象!

  “名之道……”

  八尊谙自己就是不世出的天才。

  他寡言少辞,不喜同凡人废话,因为那形如对牛弹琴。

  可对于徐小受,不论是性格、为人、悟性……八尊谙一向只有赞许,只有认同。

  在感受到面前年轻人聊着聊着,忽有异变,不停的“得到”,且所得大有古怪,导致其人更有入魔之势后。

  八尊谙并无半分惊慌。

  而是有条不紊的转变了身份。

  他从一个上位的答案供予者,落回到下位的问题输出者,却犹能以下制上,驳问道:

  “修名?这不正等同于修道?难于登天!”

  徐小受确实无需再有人为自己提供答案。

  他第一次进入虚道化,如同沉浸在答案的海洋里,一切唾手可得,随口便能回道:

  “不,名之道,亦可斩分为三:名,上名,太上名。”

  八尊谙难掩心惊。

  徐小受或是入魔,或是其他。

  所言毕竟太过虚无缥缈,必须沉淀有物,否则醒来时必将一切亏空,甚至道毁人亡。

  他开始以抛问题的方式循循善诱,与徐小受对峙:

  “我修名,名如双刃剑,既成就我,亦伤害我,我解读剑我,化出两仪,你对名之道,现下又有何见解?”

  “名如道,道生两仪,则名亦可化出两仪。”

  “哦?名,何来两仪之说?”

  “名如双刃剑,既伤我、伤他,则名如火,有烈火燎原、玉石俱焚之象,修名则无往不利,修名则无坚不摧。”

  确实入魔了……八尊谙皱眉后撤,开始戒备,时刻准备动手,言辞却依旧能够保持平静:

  “单‘火’不成‘两仪’,徐小受,你偷换了概念,这只是名如双刃剑的解读,不是‘名如道,道生两仪’的解读。”

  “不,八尊谙,你愚钝了,没听出来我的意思……我说,名如火,则使名狂暴,我却还说,上名如水,滋养万物,若利用得好……夫唯不争,故无尤。”

  八尊谙突睁双目,眼前一片漆黑,耳畔全是大道真义。

  徐小受说得断断续续,他听得心骇神凛,已稍稍难以波澜:

  “诚然上名如水,不争无尤,可身在局中,孰能不争?你怕是在痴人说梦!”

  “八尊谙,你又错了。”

  “哦?”八尊谙一辈子没被人否定这么多次过,却闻徐小受再有惊言:

  “不争,非无欲无争;无为,旨顺势而为。”

  八尊谙本来是想引导徐小受走上正轨的。

  这两句听完,身周也炸开了道韵,眉眼一变间,竟也要跟着进入顿悟状态。

  他忙压下这般冲动,知晓徐小受所言尚假大空,必须落实到根处,否则空中楼阁,一吹即倒。

  “名之道,两仪是可为水火,但以水火入道,本不相容,易自取灭亡……徐小受,你又可懂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