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待加载中
芊奈放松了许多,“有事情要第一时间和妈妈说哦,宝贝。”
“学习的事情不用太担心,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以后出来挣不了大钱也没关系。
健康和开心最重要。”
由比滨诚也在这时候说。
结衣没由来地想哭,不过没哭出来了。
她笑出声来,很真诚地说:
“爸爸妈妈,虽然你们有时候不看气氛地秀恩爱像个笨蛋一样,但我还是最爱你们了。”
车正经过不知名的山,山顶雾气弥漫,些许朦胧了结衣的视线。
懵懵懂懂中,结衣心想。
我们应该不是不知道怎么和父母沟通。
可能是因为父母什么都倾听,什么都想帮你。
所以我们怕说着说着就哭了,哭着哭着连一开始报喜不报忧的原则也忘了?
算啦,我是笨蛋父母的女儿,我也是笨蛋,我瞎说的~
但。这世上能真心待你好的人不多。
很多时候父母就已经占据了两个名额。
……
结衣的老家在一座很经济并不发达的县城。
很少有年轻人会选择留在那,绝大多数人都选择来到东京之类的大城市打拼。
按照大部分人的话来说,和东京相比,这里简直就是穷乡僻壤!
但大城市的人来了这里又会感慨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
所以世界其实是一座巨大的围城?
结衣不懂这些,在她心里老家是很美的地方。
记忆里夏天一到,奶奶还会带她抓鱼!
鱼是真的可以吃的。
抓到鱼自然皆大欢喜,抓不到鱼奶奶就会把小小的结衣拎起来,嘀咕道:
“今天都怪小结衣太笨害我没抓到鱼,干脆今晚吃小结衣好了。”
小小的结衣哪里懂那些?
那时候望着锅炉里不断升起的水蒸气,她还真以为自己要被奶奶吃掉了。
于是哭的稀里哗啦的。
最后奶奶还是放过了她,嫌弃地拍拍手,撇嘴道:
“小结衣哭的脸上全是鼻涕,一看就不好吃。”
啊,结衣想他们家族的笨蛋基因的源头她找到了。
上一次回来还是在孟兰盆节,距离今天已经是好几个月了。
爷爷去世的早,奶奶一直都是一个人待在老家。
爸爸想去接她到东京一起住,老人家却不知道为什么拒绝了。
不知怎的,她突然很想见到奶奶了。
……
今年返乡的人真的少了很多,归途可谓一片畅通无阻。
由比滨诚将车停好后又从后备箱拿出一大堆东西,基本都是些麦片、水果之类的。
“妈,我们回来了!”
由比滨诚朝着屋内大喊,无人回应。
“妈是不是在睡觉,还是出门了。
你有没有告诉她我们今天要回来啊?”
芊奈见迟迟没人应声,也是有些担忧。
老人家一个人的,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应该不能吧?”
诚眉头微皱,他母亲他嘴了解了。午睡是不可能午睡的,这会在隔壁家打麻将倒有可能。
“奶奶,我们回来啦!”
结衣这时也用双手围成喇叭状,朝着屋内大喊道。
“别吵啦!我在隔壁打麻将呢,你们先自个进屋!”
直到熟悉的声音从邻居家传来,诚和芊奈这才轻松了不少。
“钥匙应该在花盆那……”
诚凭借对母亲的了解和习惯说。
“找到了。”芊奈晃了晃钥匙,边开门边说,
“老公,你一会再和妈说下。
让她搬到东京和我们一起住,又不是没有空的房间。
老人接过来我们也比较放心……”
“妈那个脾气你也知道……”
“再试试吧。”
由比滨诚沉默了一会,才“嗯”了一声,而后轻声道:
“老婆,你真好。”
“瞎说些什么呢?”
芊奈开门的动作变得仓促。
结衣从侧边看去,刚好见到母亲发丝下脸蛋泛起的红晕,就像是十八岁的怀春少女。
她想,原来喜欢一个人真的表现得这么明显啊……
……
……
第364章 子与亲
?
“妈,最近身体怎么样?”
由比滨诚观察着母亲那满面荣光的模样,就知道她刚刚肯定是在邻居家赢钱赢麻了。
他脸上随之露出自然真挚的笑容。
不是因为母亲赢钱,而是见对方无论精神还是身体目前都很健康而高兴。
他当然不反对打麻将之类的行为——即便是赌博。
母亲是一个极有分寸的人,作为儿子的他再知道不过。
更何况父亲早早去世,老人家一个人在乡下,没有这些消遣娱乐,该有多寂寞?
“老样子老样子。”由比滨织夏像是敷衍般地摆摆手,视线很快从诚、芊奈还有结衣的脸上一扫而过。
一家人健健康康在一块团聚,对一个老人没什么比这还要开心的了。
由比滨织夏嘴角上扬,周围的皱纹却更清晰可见了一些。
但当她瞥见几人脚边放着的水果、麦片时,脸当即一黑,蹙起眉头,没好气得像在埋怨:
“又买这些没用的东西,我上次不是说不要买了吗?
真是的……我一个人又吃不完这些,要是你爹在就好了,全丢给他吃,啧啧。”
由比滨诚的父亲在他二十来岁就因病去世,距今已有十余年之久。
世隔多年,提及父亲由比滨诚依旧有些放不下。
好像这样铭记着他,父亲就可以一直活在自己的心里。
仿佛从未离去……
见丈夫的脸色逐渐变得沉重,芊奈也是有些埋怨老人家有事没事提起这位父亲。
不过除此之外二人婆媳关系很好,这只是小事。
否则她也不会多次地主动提出要接老人家去东京。
既然母亲主动提及这件事,千穗正好也主动把话题引诱过来。
“是啊,妈。你看你一个人生活在这多不方便,还是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吧。我们也比较放心……”
千穗的提议被老人斩钉截铁的声音打断。
“不去。”
明明年过半百,织夏的脾气依旧倔的像是小孩,任性得让人头疼。
明明这是一件好事。
照顾老人,多少人避之而不及?
那些整天把忠孝挂在嘴边的人一年都未必看望过几次父母,更别说照顾。
织夏本应为自己有这样懂事孝顺的儿子和儿媳骄傲,而后欣然答应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