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魔道傻瓜
“上市公司范氏药业最近股价出现大幅波动,证监会鉴于买卖现象不正常,勒令暂停买卖,直到完成调查为止。”
“至于该股票多次传出公司高层负面新闻及其它利空消息,范氏相关人士均一一否认,声明将在下周一做对公司财务做澄清公告。”
“市场方面普遍认为在缺乏新的利好消息的支持之下,下周一开盘时,范氏药业股价可能会遇上庞大压力。”
“天高证券分析员陆永坚指出,如果外部消息证实,以范氏药业的资产,每股四十五元肯定是虚高的……”.
第七百九十章 很想吃你的软饭
方诚一边观看电视播放的财经新闻,一边朝电话那边交代着事宜。
依偎身旁的简美芝,笑容甜蜜地望着男友,用牙签插上一片苹果肉,轻巧地塞进他嘴里。
沙发前,大理石茶几上。
摊着一堆报纸与财经类杂志,翻开的版面都是关于范氏药业和范氏集团的各种各样新闻。
简美芝眼眸婉转,大略瞧了几眼。
有关于董事长范展才官司缠身的报道,也有该公司最近爆出的诸多经营问题。
《证券周刊》:“范氏药业财报疑云,贷款总利息支出超1亿,账上36亿现金只是摆设?”.
《大众投资》:“高存款,高贷款,高质押,范氏药业的迷之操作,令人摸不着头脑。”
《经济日报》:“范氏药业土地购买和项目建设存在猫腻,或隐瞒与范氏集团其他子公司的地产关联交易……”
《天天日报》:“范氏集团热衷公益背后的谎言,击碎其伪善的外壳。”
《经济日报》、《天天日报》这两份报纸都是方氏集团旗下最近收购的产业,实际上就是方诚的喉舌。
当然,这些新闻报道的内容目前都没有实锤。
只是媒体人站在“公正不阿”的立场上,为广大市民投资者们的利益着想,用“合情合理”的方式,抱以监督、质疑的态度。
况且,也有好几家媒体对这些所谓“质疑”给予严正的驳斥。
《每周财经动向》这份老牌财经杂志,就刊登了范氏集团的一篇澄清文章,对市面流传的不实消息“有理有据”地进行一一反驳。
该专栏作者认为,范氏药业不断抛出的大股东增持计划、股东权益计划,说明了范氏药业实力雄厚毋庸置疑,之后必将上演绝地大反击,逆势翻红。
甚至,还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给范氏药业颁发了一个荣誉奖项,叫做“香江十大最有贡献企业。”
在一系列媒体渔轮造势下,范氏药业连续走弱的跌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两方对垒,一来一回,打得有声有色,暂时未见明显的胜负。
除了这些报纸、杂志,茶几上还摆放了一叠文件报告,似乎涉及到范氏集团的重要机密。
此刻,方诚连着拨打了几个电话,正在与不同的人商议此事,有商界,有政界,也有他的下属。
简美芝侧着艳丽的脸庞,痴痴地凝视着,没有打扰他,知道自家男友最近忙于策划一起将会轰动香江、叱咤风云的大商战。
那双深邃明媚的眼眸眨阿眨,宛如春水泛着秋波,荡漾着满满的爱慕之意。
整个身子微微发软,紧。紧挨着他,而方诚的手则搂。住她的腰肢,隔着衣衫温存摩挲着。
以前只能近在咫尺、有缘无分地相望,如今却已亲密无间、如胶。似漆。
简美芝面颊泛着红晕,内心温馨无比,怡然享受着两人独处的美好时光。
等到方诚终于结束通话,柔声询问了一句:“刚才是利莉姐打来的吗?”
“嗯。”
方诚放下电话,点了点头,没有隐瞒道:“和范氏集团的这场股市大战已经到了决胜时刻。”
“诚哥。”
简美芝稍稍犹豫了下,贝齿轻咬嘴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我也找过阿生,投资了一点钱进去。”
见她一脸持家的小媳妇模样,方诚不禁哑然失笑。
这事自己当然知道,所谓的一点钱,其实就是九百多万港币。
对于简美芝来说,这已经是她私人能筹集到的最大限额,也代表着她一番支持的心意。
方诚心头微暖,于是故意面色一肃,逗弄她道:“美芝,作为金融界的精英,你难道不知道做空一家大集团可是很凶险的,他们背后靠山或许来头很大,你不怕把老公本都赔光了?”
“什么老公本嘛?”
简美芝娇嗔一句,粉颊浮现淡淡的笑靥。
继而,一双美目含情脉脉,庄重说道:“诚哥,我相信你的本事,就算把所有钱都赔光了,不是还有我们简家的产业嘛,足够你东山再起。”
“哈哈,我倒是很想吃你的软饭,可是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方诚闻言,登时畅怀而笑,张开双臂,一把将她丰腴有致的娇。躯抱到腿上坐着。
然后,重重地亲了她雪白粉嫩的脸颊一下。
望着身材长相很像大洋马的千金大小姐,柔顺地依偎在自己怀。里,表现得如同小鸟依人般,心里蓦然涌起无比的爱意。
“你放心,范氏药业这回就是煮熟的鸭子,飞不了。”
方诚笑呵呵地从茶几上取过那份文件,打开让她过目,以便令佳人安心.
第七百九十一章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范氏药业是范氏集团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香江股市最知名、业绩表现最好的企业之一。
不仅拥有大量的药品专利,十几条化学药品生产线,产业链甚至还向医院、连锁药店等终端延伸。
企业年营收额在前年就突破了15亿元大关。
说起来,范展才也是个商业天才。
入赘豪门,通过倒卖药材期货发家后,他看准香江本土没有成熟的现代化制药厂,于是在这条赛道上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1977年开办第一家制药厂开始,仅仅用七年的时间,就让范氏药业成为制药行业冉冉升起的新星。
然后,挟着资本追捧的声势,于1984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股价便开始了一路飙升的神奇过程。
短短五年时间,范氏药业股票就取得了近八倍的升幅,成为华人商圈,首个市值突破百亿的药企,也是香江股民们心中的大白马、摇钱树.
发迹速度之快,有如神助一般。
几年时间,范家的财富就超高港岛许多老牌豪门。
方诚是拥有财富运的天赋,受到财神爷的眷顾。
那么范展才呢?
除了商业天赋,估计也少不了使用“外挂”。
罗敏生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被他当做金融投资者的从业准则。
“市场景气度越高,就越容易掩盖企业内在不足,企业经营也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走上邪路。”
简单一个字概括,就是人性的“贪”。
他在分析狙击对策时,便十分敏感地抓到其中一处破绽。
通过对外的财务报告可知,范氏药业上市飞速发展的这些年,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融资高手。
通过股权、债权、贷款各种融资方式,几乎每年都会向外界筹集巨额资金,截止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历年累积的债务总共达到50多亿元。
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必然造成公司现金流动的压力,影响公司后续发展。
一旦有所闪失,甚至会造成公司控股人的变更。
奇怪的是,范氏药业似乎拥有不败金身,这些年的公司业绩一直稳中向好,飞跃发展。
而拥有最多股份的范展才同样表现得信心十足,持续不断地将自己手头上的股票用来股权质押融资,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
即使在股灾之后,范氏药业恢复速度也异常迅速,当仁不让地以高业绩吸引香江股民们的追捧。
罗敏生认为,这其中必定存在猫腻。
方诚认同他的推测,于是按照他提供的思路,秘密派遣赤道成员潜入范氏集团,寻找相关证据。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范展才的前身果然胆大包天,利欲熏心。
为了推高股价,偿还债务,在主业发展势头减缓的情况下,于是专注于副业,也就是投机市场火热的房地产和股市。
光这样也还好,毕竟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这种问题。
关键是,范展才做得更绝,竟然拿地下钱庄当中介,虚增主营业务的收入与利润,虚构各项销售业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而且,他还得到过来自海外不易监管的地方大笔融资。
除了来历不明的资金来源,或许涉及到洗钱。
光一项财务造假案如果曝光,就足以让范氏药业从股市明星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范氏药业上市五年,除了前两年还算正常,之后所谓的高成长风光背后,几乎就是由造假、融资、再造假、再融资支撑的谎言。
这家伙的经历真是完全印证了资本市场上的一句名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方诚暗自感慨,如果不是有猫妖附身之事,真想和他坐下来谈谈,交流一番各自的创业心得。
看完这些披露范氏药业内部秘密的文件后,简美芝也不禁美眸圆睁,连连咋舌。
她自己也经营着一家上市公司,自然明白其中关窍。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基本都来自于对业绩的维护。
而业绩的背后实际是跟市值挂钩的,市值越高,股东们拥有的财富也越多。
至于股价的提升,说起来很简单,只需要公司向外界展示出业绩增长的表象即可。
范展才就是通过虚增资产和收入,来提高业绩表现,继而推高股价,不断实现财富增值,顺便还能轻松地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
这简直就是股市中的旁氏骗局!.
第七百九十二章 喜欢你坏坏的样子
范氏药业的财务造假能做到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而且那么多年来都没有人发现并且举证。
要说背后没有保护伞,鬼都不会相信。
上一篇:大侠的幻想乡楽园化计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