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81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从2008年至今,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已成为全球化工行业面临的共同危情。

  北美的还面临着生物入侵的威胁,农业产业损失惨重,杜邦和陶氏等化工巨头的口碑也日趋下降。

  此外,和全王也有关系。”

  “噢?”

  瞿阳说:“全王在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业务上抢了不少陶氏在国内的业务,其业绩经营压力很大。”

  郭阳看向了会议室里的余秦,在他的面前也同样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老余,你来说说?”

  余秦咳嗽了两声,笑道:“严格来说,确实和全王有不少的关联,首先是天敌昆虫的应用,直接就抢占了部分农药的市场份额。

  其次,在新型农药的应用上,陶氏益农的乐本斯、艾绿士杀虫剂主要是应用在果树、蔬菜和棉花上,这点它们完全竞争不过全王的速杀,尤其在高端市场上,几乎是全线溃败。

  目前速杀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杜邦的康宽。康宽在国内的水稻杀虫剂市场上的扩展很快,其也想进入玉米杀虫剂市场,但拼不过全王的渠道。

  另外,陶氏益农的盖草能和麦施达等除草剂,和全王的青刈除草剂在作物应用上也高度重合;

  杀菌剂上,其产品也主要针对的果蔬等作物,也在被全王的天敌昆虫和生物农药蚕食市场份额。

  所以,陶氏益农在在华业务衰减得很厉害,杜邦由于有康宽和先玉335,也就稍微好一点。”

  陶氏益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进入了华夏市场,乐斯本和盖草能更是其明星品牌,在国内都有10年以上的市场开拓历史,得到了众多农民的信赖。

  不过随着瞿阳和余秦的述说,众人才知道陶氏在华业务已经迅速萎缩,业绩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

  除了在华业务,其他地区也深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北美大本营,生物入侵的余毒也蔓延到了农化领域。

  陶氏益农赖以为傲的除草剂和杀虫剂根本控制不了老美农田里蔓延的铁蒺藜和赤红火蚁。

  慢慢的,农民更愿意用物理手段消灭杂草,除草剂等化学产品逐渐的被抛弃。

  除了陶氏,杜邦化学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陶氏和杜邦的股价下跌都很厉害,应该是想通过兜售资产,改善经营情况。”

  “都这么几年了,老美都还没能控制住杂草和红火蚁啊!”

  “这两种生物还真是厉害,现在全球都在严防检测北美的农产品,其农产品对外出口受影响很大。”

  “四大粮商这两年也很难。”

  “现在确实是收购的好时机。”

  一阵议论过后,余秦出声说道:“老板,我认为全王可以借此收购陶氏在南亚的业务,阿三的经营环境确实一般,但国内和巴基斯坦合作密切。

  巴基斯坦实际耕作面积3亿多亩,也是一个体量不小的市场。”

  郭阳沉吟道:“我赞同收购陶氏益农的海外资产,这样,余秦也组织人手去阿三一趟,后续的收购以全王为主体。

  但还有另一件事值得关注,陶氏和杜邦都在兜售资产,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与会的人都思考了和议论了起来,但没人说出郭阳推断的结果。

  “其它的农化企业有异动吗?”

  战投部的苗兰春道:“据搜集到的信息,这两年全球主要的农企业绩都在大幅下滑,已经有不少的企业破产倒闭,或者是被兼并。”

  郭阳:“有大并购诞生吗?”

  “还没有。”

  “这就是问题所在。”郭阳拍了拍桌子,提声道:“我判断,陶氏化学和杜邦化学,这两家企业可能在谋划一场超级并购!”

  “杜邦和陶氏合并?!!”

  “这……有可能吗?”

  顿时,就接连有人发出了惊呼声。

  陶氏和杜邦都是世界级的农化巨头,两者市值都在600亿美元以上,在全球农化领域,仅次于德国巴斯夫。

  一旦合并,全球化工领域就将诞生一个超级巨无霸。

  余秦、瞿阳等人都默不作声。

  陶氏和杜邦在世界种子和农药领域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天禾和全王,天禾和全王联手也比不过一个陶氏。

  一旦二者完成合并重组,所面临的压力将成倍提升。

  郭阳等着众人消化他的推断。

  “剥离非核心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一直是杜邦和陶氏对外宣称出售资产的理由。

  但这也可能是两者在为合并重组做准备。

  农产品价格下跌,美元强势,两家公司一直面临农用化学品需求低迷的困境。

  杜邦去年在全球的种子销售额下降了30%,农药下降了50%,全年经营性亏损超过10亿美元。

  陶氏也不遑多让。

  两家公司都饱受股东的非议,精简业务,重点发展快速增长的业务部门是两者现在正在做的。

  但明显,联合起来找到出路的机会更大,联想到老美迟迟未能解决铁蒺藜和红火蚁。

  郭阳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这场世纪并购的时间提前了几年。

  ……

  北美,密歇根。

  “里维斯,你们不能这么做,陶氏益农在南亚的资产不能出售给嘉禾!”

  杜邦化学的总裁布林,在这两天又得知了一个忧心的消息:继巴西的玉米种子业务后,陶氏在南亚的业务也在和嘉禾谈判。

  “有这回事吗?”

  “里维斯,这么大的事,你的下属没给你汇报吗?”

  “等等,布林,你说的是南亚,也就是阿三对吧,那一块目前也是陶氏的非核心业务,属于要剥离的资产。”

  “那为什么要卖给嘉禾?”布林气愤道:“嘉禾可是陶氏和杜邦在华夏市场最大的敌人之一,这些年吃的苦头还少吗?”

  “抱歉,我对陶氏益农在华夏的业务不太熟,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嘉禾的开价是目前最高的。”

  “该死,里维斯,你该和农业部门的人沟通下,那你才会知道嘉禾的威胁有多大,我们要阻止他进入全球市场!”布林揪心的说道。

  里维斯道:“布林,你太高看华夏人了。”

  布林道:“不,里维斯,你不能轻视嘉禾,有兴趣听听杜邦在华夏的遭遇吗?”

  “当然。”

  布林深深呼吸了口气,在他心里,对嘉禾充满了恨意,这是一个让杜邦付出了惨痛代价的对手。

  那时他还不是杜邦化学的总裁,只负责全球农业业务的管理。

  在他的判断和规划中,经过十八年的布局和研发,杜邦在华夏的业务即将开花结果。

  事实也如他所料,杜邦先锋培育出的先玉335在品种评审试验中的表现,超出了当时华夏所有的玉米品种。

  堪称颠覆性的产量,以及极佳的抗性,让先锋公司预感到这将是一个改变华夏玉米市场格局的品种。

  为此,杜邦先锋制定了极为周密严谨的营销计划,甚至考虑借助华夏种业套牌的乱象推广先玉335。

  然而,变故出现了。

  当先玉335准备大干一场时,天玉1号以无可比拟的姿态横空出世,并迅速挑落华夏玉米种业的霸主郑单958,成为新一代的王者,并持续至今。

  被寄予厚望的先玉335虽然业绩也不错,但却被天玉1号压得死死的,与布林等人的期望相去甚远。

  三年前,杜邦又研发出了全新一代杀虫剂:康宽,当年就在布莱顿世界植保大会上获得了“最具创新的化学奖”。

  广谱杀虫,长效持效,低毒性,强混配性……种种优势,让康宽在上市两年的时间里,迅速有问鼎全球第一大杀虫剂的趋势。

  然而,康宽在华夏又遇到了劲敌:来自全王生物的速杀。

  康宽在水稻领域势如破竹,但在玉米、棉花、蔬菜、果树等市场上却乏善可陈,只因为速杀在这些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所以,当得知陶氏益农要出售巴西玉米业务给嘉禾时,布林只发了通牢骚,毕竟玉米育种需要时间。

  但陶氏在阿三的业务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以农药业务为主的分公司,销售渠道完善。

  而速杀是几年前就在华夏上市,又是危害性极低的生物农药,想通过国外的登记并不难。

  相当于,嘉禾一旦完成对陶氏阿三的收购,速杀就将登录南亚市场!

  布林恨恨的说道:“里维斯,你们现在这样就相当于是在资敌!陶氏益农在华夏的业务衰减也是嘉禾造成的。”

  里维斯静静地听完了布林的讲述,他对陶氏益农的具体业务没那么熟,同样也不如布林敏感。

  在他想来,可能嘉禾的竞争有一定因素,但金融危机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将锅完全甩给一个企业,这是很可耻的行为。

  他也知道康宽在全球势如破竹。

  但对杜邦化学这种级别的公司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核心业务。

  布林有些急了。

  里维斯说道:“布林,作为一名决策者,我们更应该从整体考虑,尽快剥离非核心业务,陶氏和杜邦的合并必将会面临反垄断调查。

  而陶氏和杜邦的产品线交集主要在种业和农作物化学品领域,这是反垄断部门监管的焦点。

  我们需要在向外界公开前,就尽快剥离相关资产,以便快速通过审查。”

  布林叹气道:“所以,你并不排斥陶氏的业务出售给嘉禾吗?”

  “对,这是陶氏管理层的一致意见。”里维斯沉吟道:

  “我们需要对股东负责,嘉禾目前的报价是最高的,或者陶氏也可以考虑把资产出售给拜耳、巴斯夫、先正达和孟山都。

  你认为嘉禾的威胁比他们大吗?”

  “shit!”

  陶氏和杜邦都是化工巨头,主要包含三个领域:农业、材料科学及特种产品。

  如果说嘉禾在农业领域对陶氏和杜邦形成了竞争压力,那拜耳、巴斯夫、先正达则是全方位的竞争。

  孰轻孰重,这点布林还是分得清的。

  里维斯说道:“放心吧,一旦完成合并,陶氏杜邦将在种子和植保领域拥有全面和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强大的产品研发计划,这样的实力将对嘉禾实现碾压。”

上一篇:我的99次完美狩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