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82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在里维斯的劝解下,布林逐渐放下了心结,嘉禾只是在华夏强,而陶氏和杜邦市场遍及全球。

  两者只是农业板块的营收加起来就超过了200亿美元。

  这样的实力,足以让任何竞争对手脊背发寒。

  …

  酒泉,四月,春回大地。

  郭阳端着茶杯,坐在老板椅上望向窗外,桌子上是一份份关于杜邦和陶氏的资料。

  在三月份的时候,杜邦宣布剥离高性能化学品业务,加大生物技术、化工和材料领域的研究力度。

  同样,《华尔街日报》也爆料陶氏化学已经制定了出售或分拆价值40亿美元的大宗化学品资产计划。

  再加上,陶氏化学对陶氏益农部分农业资产的兜售。

  一直埋头做加法的巴斯夫……

  可以预料的是,天禾对陶氏巴西、全王对陶氏南亚的收购都将比较顺利,但杜邦和陶氏的合并,就像是头鳄鱼潜伏在水面下。

  杜邦和陶氏的合并不远了。

  那拜耳和孟山都,中化和先正达也会提前上演吗?还是说另有变局?

  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但郭阳清楚,嘉禾要想在国际竞争中所向无敌,最好的方法就是破坏再建设。

  “阿三就是第一个试点。”

第429章 天禾巴西;改变南亚策略

  【斥资近20亿美元!国内种业龙头出海补齐国际化短板】

  “日前,天禾种业与陶氏益农签署协议,约定以11亿美元收购陶氏益农在巴西特定玉米种子业务,预计将在两个月内完成交割。

  此次交易包括育种研发中心、巴西玉米种质资源库的非排他使用权、Morgan种子品牌,以及Dow Sementes品牌。

  育种研发中心被收购前占巴西玉米种子市场份额18.5%,位居巴西前三位,其育种材料在巴西市场保持着绝对领先的优势。

  育种研发中心的收购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天禾种业国际化战略落地……

  此外,同为嘉禾系的全王生物,也正与陶氏益农商谈对其南亚业务的并购,预计交易金额将达9亿美元以上!”

  伴随着一篇海外快讯,天禾种业在国内再次掀起阵阵浪潮。

  “种业航母扬帆起航,风雷激荡闯未来!”

  “从西北走出的国际种业巨头。”

  “零的突破,反攻的号角,国内种企第一次跨国并购!”

  天禾收购陶氏巴西,让玉米育种界人士热血沸腾,大量的专家学者对这起并购的意义做出了解读。

  长期从事玉米研究工作的豫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郑单958的培育者堵纯信在接受种业周刊的采访时表示:

  “天玉系的问世实现了我国突破性玉米品种的持续供给,天禾种业也首建了高效的商业育种体系,但我国玉米育种仍有短板。

  虽然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全球第一,但并不是玉米的起源地,种质资源匮乏。

  玉米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外来种质的引进与利用,破解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卡脖子”问题,补齐玉米育种短板一直是行业发展共识。

  天禾种业收购陶氏益农巴西玉米育种研发中心,意味着国际优质玉米种质将加速进入国内,为补齐玉米育种短板奠定种质基础。

  具体说来,如果能够和欧美优质玉米种质资源做育种创新,并培育出适合华夏土壤、气候的高产玉米品种,可夯实华夏粮食安全基础,这是引入巴西玉米种质资源的最大战略意义!”

  玉米是种业板块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品种之一,是国际种业巨头必争之地。

  而天禾的海外并购,让玉米补短板引发了育种人员的热议,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媒体分析,国内种子企业除了隆平高科等少数几家企业在菲律宾、印尼、尼日利亚有少量业务销售,大部分种子企业都没有走出去。

  即使是隆平高科,在海外的投资金额也极少,尼日利亚投了300万元建研发中心,印尼投了1000万元……

  对比之下,嘉禾是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进行计价。

  两者的悬殊天差地别。

  李登海等业内人士,心里即使再酸涩,但面对记者采访时,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此次并购是华夏种业龙头对标世界种业巨头的尝试,天禾为国内其它种业龙头出海做出了示范。”

  记者问:“那登海种业也准备效仿天禾补齐短板吗?”

  李登海:“……”

  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国内掀起了一波关于种业浪潮,时值春耕,天禾系的种子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热销。

  郭阳坐镇酒泉,时刻关注着天禾和全王的海外收购。

  媒体的报道他看了,他也收到几家媒体的采访邀请,不过都交给下面人去处理。

  实际上,如媒体们报道的一样,天禾收购陶氏巴西,最优质的资产就是那庞大的玉米种植资源库。

  美洲是玉米的发源地,陶氏的种质库里积累了上百年来搜集的资源。

  这将切实提升天禾自身的育种能力,同时郭阳也能更好的利用种子商店。

  其次,陶氏巴西的两个玉米种子品牌和市场份额,也将帮助天禾直接打入南美市场。

  但其实收购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在收购过程中,孟山都在南美的阿斯格罗公司也参与了竞标报价,同时杜邦也对天禾抱有敌意。

  如果一味提高报价,只会大幅提高成本。

  但瞿阳知道陶氏巴西和孟山都的底细,此前,陶氏巴西的玉米业务已经陷入了亏损,除了种质资源,这并不是一份优质资产。

  那孟山都缺种质资源吗?

  实际上,孟山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

  孟山都与陶氏的种质资源高度重合,孟山都在南美也有阿斯格罗和蒙索伊两大种业公司,市场渠道经营了快二十年。

  所以,收购陶氏巴西,对孟山都很鸡肋,只有一个作用: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

  然而,在金融危机和本土生物入侵下,孟山都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真要斥资10余亿美元去收购一项鸡肋的业务,恐怕股东那关就过不了。

  摸透了孟山都的底细后,瞿阳就显得没那么急了。

  一边谨慎的报价,孟山都你想抬价就抬呗,瞿阳大有一副你敢报高价,我就敢撂挑子的架势。

  另一边又通过投行去游说陶氏的股东。

  业务下降和亏损,直接影响的就是陶氏股东们的权益,而陶氏巴西玉米业务也陷入了较为严重的亏损。

  “这样的业务就是企业的包袱!”

  陶氏的股东给管理层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杜邦给的干扰份量不够,天禾的体量也不足以引起国际种业巨头的全力针对。

  就这样,天禾顺利和陶氏巴西签署了协议。

  同样,陶氏巴西的收购路径也适用于陶氏南亚,全王打算复制一遍。

  然而,阿三的行政审批限制要远高于巴西。

  “和莫汉·辛格约谈的时间在明天,这一关不好过啊!”

  “也有可能是吃定我们了。”

  南亚收购小组的余秦、程迪、苗一封、曾庆等人聚在孟买酒店的会议室里,愁眉苦脸的商议着。

  和陶氏益农的并购谈判,在艾维克投行的协助下,基本不存在问题。

  然而,库马尔根本解决不了行政层面的问题,那50万美刀佣金唯一的价值就是提供了信息。

  在阿三的种子生产经营领域的投资并购都需要有行政许可审批许可,而现在就是卡在这一环。

  在一开始的接触中,收购团队就连续吃了闭门羹。

  艾维克投行的高级并购顾问克斯顿·科尔随后转达说,阿三农业部门对嘉禾有敌意。

  ‘敌意’两字能代表很多东西。

  而他们也很快发现,在阿三各邦的媒体报道上,出现了华夏企业拟收购陶氏益农的信息。

  而这个华夏企业,是华夏生物能源林产业的发起者,是红旗河构想的提出者,是开发雅鲁藏布江华夏境内的推动者……

  陶氏益农在两年前在农药登记评审中行贿的事也被人挖了出来。

  两个‘劣迹斑斑’的企业在阿三走到了一起。

  随着天禾种业收购陶氏巴西的信息传到阿三,全王和陶氏南亚的并购似乎也不远了。

  这让阿三国内掀起了一阵阵质疑的舆论,将这两家企业赶出去成了大众的呼声。

  “要不,干脆放弃阿三市场,只收购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家的业务就得了。”

  “现在全王收购陶氏就是去触霉头啊!”

  程迪沉吟道:“这几天,我和库马尔又见了几次,他愿意再给我们引荐两家中小型种企,目标小一点,或许就没那么引人注意。”

  众人议论了片刻,又把目光看向了正中央的余秦。

  余秦抽着烟,说道:“再难也得上,没有退路,老板很坚决,一定要打入阿三市场。”

  “可是这明显要被敲诈啊!”

  “这群孙子肯定会下狠手的。”

  “老板的意思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余秦扫视了众人一眼,“别抱怨了,有这时间不如多讨论下该从哪里找突破口。”

  苗一封分析道:“现在主要卡住的环节是投行聘请的本土公关公司失效,我想,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明天和莫汉·辛格部长的谈判策略,要把解决思路放在在这上面。”

  余秦挑了挑眉,问:“换公关公司?”

  “对,也可以说是咨询公司,但这个公司一定要莫汉·辛格推荐,可以透露一部分我们的出价给他。”

  苗一封一说完,众人就懂了他的意思,有人叹道:“这个价不好报啊!”

  余秦一支支的抽着烟,老板给他交代的是‘不惜一切代价’,但这句话目前只有他知道。

  这些天,花在公关上的钱已经不少。

上一篇:我的99次完美狩猎

下一篇:返回列表